- 陈兆雁;程紫运;徐慧慧;柴宜;周秋雁;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需求,分析了带宽、传输时延及可靠性等方面对现有通信技术的适用性;从本地业务和远端业务两方面,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层通信组网模式、骨干层和接入层代表性通信技术的特点及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接入组网方式;并给出加强感知层的覆盖建设,推广智能终端、高速载波技术的应用,以及促进电力网与信息网的深度融合等建议。
2020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兆雁;程紫运;徐慧慧;柴宜;周秋雁;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需求,分析了带宽、传输时延及可靠性等方面对现有通信技术的适用性;从本地业务和远端业务两方面,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层通信组网模式、骨干层和接入层代表性通信技术的特点及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接入组网方式;并给出加强感知层的覆盖建设,推广智能终端、高速载波技术的应用,以及促进电力网与信息网的深度融合等建议。
2020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 ] - 陈兆雁;程紫运;徐慧慧;柴宜;周秋雁;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需求,分析了带宽、传输时延及可靠性等方面对现有通信技术的适用性;从本地业务和远端业务两方面,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层通信组网模式、骨干层和接入层代表性通信技术的特点及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接入组网方式;并给出加强感知层的覆盖建设,推广智能终端、高速载波技术的应用,以及促进电力网与信息网的深度融合等建议。
2020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龚逊东;薛溟枫;毛晓波;石坤;侯萌;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建设问题,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分层架构,分别针对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各层存在的潜在安全性攻击行为,结合各层的特点提出了分层防护措施,旨在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健康发展。
2020年01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金鑫;肖勇;王岩;王宗义;吴昊文;
对需求侧资源及泛在互联业务进行了分类,针对需求侧资源的互动需求,分别从需求侧资源互联的评价体系、平台架构以及测试信号的传递流程方面,分析了需求侧泛在互联过程中的相关测试技术。并给出了因需求响应业务中需求侧资源种类众多,需要将模型、预测、算法进行集合等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2020年01期 v.38;No.195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龚逊东;薛溟枫;毛晓波;石坤;侯萌;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建设问题,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分层架构,分别针对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各层存在的潜在安全性攻击行为,结合各层的特点提出了分层防护措施,旨在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健康发展。
2020年01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龚逊东;薛溟枫;毛晓波;石坤;侯萌;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建设问题,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分层架构,分别针对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各层存在的潜在安全性攻击行为,结合各层的特点提出了分层防护措施,旨在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健康发展。
2020年01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锦领;周俐君;戚志磊;李军;仲昭峰;曹元成;
分析了物联网柔性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及存在的能源供给问题,提出可采用无线传能技术解决能源供给问题。目前对柔性电子系统中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高性能的柔性天线和实现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柔性系统无线充电功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很好地匹配柔性电子设备的能源供给需求,是未来柔性电子设备供能的优选方式。在今后的技术发展中可从柔性设备制造工艺、柔性新材料、柔性无线传能装置的能量传递效率等方面进行突破。
2020年01期 v.38;No.19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金鑫;肖勇;王岩;王宗义;吴昊文;
对需求侧资源及泛在互联业务进行了分类,针对需求侧资源的互动需求,分别从需求侧资源互联的评价体系、平台架构以及测试信号的传递流程方面,分析了需求侧泛在互联过程中的相关测试技术。并给出了因需求响应业务中需求侧资源种类众多,需要将模型、预测、算法进行集合等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2020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鑫;肖勇;王岩;王宗义;吴昊文;
对需求侧资源及泛在互联业务进行了分类,针对需求侧资源的互动需求,分别从需求侧资源互联的评价体系、平台架构以及测试信号的传递流程方面,分析了需求侧泛在互联过程中的相关测试技术。并给出了因需求响应业务中需求侧资源种类众多,需要将模型、预测、算法进行集合等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2020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锦领;周俐君;戚志磊;李军;仲昭峰;曹元成;
分析了物联网柔性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及存在的能源供给问题,提出可采用无线传能技术解决能源供给问题。目前对柔性电子系统中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高性能的柔性天线和实现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柔性系统无线充电功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很好地匹配柔性电子设备的能源供给需求,是未来柔性电子设备供能的优选方式。在今后的技术发展中可从柔性设备制造工艺、柔性新材料、柔性无线传能装置的能量传递效率等方面进行突破。
2020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锦领;周俐君;戚志磊;李军;仲昭峰;曹元成;
分析了物联网柔性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及存在的能源供给问题,提出可采用无线传能技术解决能源供给问题。目前对柔性电子系统中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高性能的柔性天线和实现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柔性系统无线充电功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很好地匹配柔性电子设备的能源供给需求,是未来柔性电子设备供能的优选方式。在今后的技术发展中可从柔性设备制造工艺、柔性新材料、柔性无线传能装置的能量传递效率等方面进行突破。
2020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尹弘亮;程紫运;周秋雁;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客户侧设备类型多,采用的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系统互联难度大,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统一的问题,以电力需求响应业务为例,分析了目前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应用场景和信息通信技术(ICT)在该领域的深度融合方式,需要从信息互操作模式、客户侧信息模型、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统一,以解决客户侧能源设备之间的交互问题,并提出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建议。
2020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尹弘亮;程紫运;周秋雁;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客户侧设备类型多,采用的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系统互联难度大,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统一的问题,以电力需求响应业务为例,分析了目前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应用场景和信息通信技术(ICT)在该领域的深度融合方式,需要从信息互操作模式、客户侧信息模型、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统一,以解决客户侧能源设备之间的交互问题,并提出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建议。
2020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 尹弘亮;程紫运;周秋雁;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客户侧设备类型多,采用的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系统互联难度大,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统一的问题,以电力需求响应业务为例,分析了目前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应用场景和信息通信技术(ICT)在该领域的深度融合方式,需要从信息互操作模式、客户侧信息模型、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统一,以解决客户侧能源设备之间的交互问题,并提出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建议。
2020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作放;潘华;朱兆顺;肖雨涵;
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与技术架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核心是利用智能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对电力信息等进行可靠、高效、实时地传输与利用。并从信息采集、信息识别、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4个方面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难点,并提出未来展望。
2020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梁作放;潘华;朱兆顺;肖雨涵;
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与技术架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核心是利用智能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对电力信息等进行可靠、高效、实时地传输与利用。并从信息采集、信息识别、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4个方面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难点,并提出未来展望。
2020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 ] - 梁作放;潘华;朱兆顺;肖雨涵;
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与技术架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核心是利用智能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对电力信息等进行可靠、高效、实时地传输与利用。并从信息采集、信息识别、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4个方面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难点,并提出未来展望。
2020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熊菲;金翠;陆申;李琦;特古斯;
对基于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专网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内蒙古电网通信网络骨干网强、接入网弱的现状和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巨大、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电力无线专网在内蒙古电网不同供电区域的适用范围、工作频段及无线技术体制,并对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规划、多业务承载以及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2020年01期 v.38;No.19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 ] - 毛晓波;薛溟枫;
针对江苏省无锡市红豆工业园能源利用效率低与管理模式粗放的问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通过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从构建园区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园区多能互补与管理一体化、建立园区市场化交易机制3个方面,在工业园搭建了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实现了区域能源科学调度和协同运行,提升了客户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
2020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毛晓波;薛溟枫;
针对江苏省无锡市红豆工业园能源利用效率低与管理模式粗放的问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通过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从构建园区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园区多能互补与管理一体化、建立园区市场化交易机制3个方面,在工业园搭建了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实现了区域能源科学调度和协同运行,提升了客户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
2020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毛晓波;薛溟枫;
针对江苏省无锡市红豆工业园能源利用效率低与管理模式粗放的问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通过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从构建园区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园区多能互补与管理一体化、建立园区市场化交易机制3个方面,在工业园搭建了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实现了区域能源科学调度和协同运行,提升了客户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
2020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 ] - 熊菲;金翠;陆申;李琦;特古斯;
对基于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专网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内蒙古电网通信网络骨干网强、接入网弱的现状和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巨大、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电力无线专网在内蒙古电网不同供电区域的适用范围、工作频段及无线技术体制,并对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规划、多业务承载以及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2020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熊菲;金翠;陆申;李琦;特古斯;
对基于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专网的发展概况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内蒙古电网通信网络骨干网强、接入网弱的现状和配电网终端节点数量巨大、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电力无线专网在内蒙古电网不同供电区域的适用范围、工作频段及无线技术体制,并对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规划、多业务承载以及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2020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胜博;张凯;冯剑;白新雷;陈宋宋;朱栋;高赐威;
通过定义用电特性指标、划分负荷重要性等级,建立了针对精细化需求响应的新型负荷特性分析指标体系。以某企业用电数据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用电行为影响因素,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了用电行为影响因素特征量。并结合实际算例,研究了用户典型用能模式的特点及其行为原因,为需求响应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2020年01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孙胜博;张凯;冯剑;白新雷;陈宋宋;朱栋;高赐威;
通过定义用电特性指标、划分负荷重要性等级,建立了针对精细化需求响应的新型负荷特性分析指标体系。以某企业用电数据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用电行为影响因素,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了用电行为影响因素特征量。并结合实际算例,研究了用户典型用能模式的特点及其行为原因,为需求响应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2020年01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孙胜博;张凯;冯剑;白新雷;陈宋宋;朱栋;高赐威;
通过定义用电特性指标、划分负荷重要性等级,建立了针对精细化需求响应的新型负荷特性分析指标体系。以某企业用电数据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用电行为影响因素,利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了用电行为影响因素特征量。并结合实际算例,研究了用户典型用能模式的特点及其行为原因,为需求响应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持。
2020年01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 ] - 卢超;付连宇;李佳泽;柴国柱;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受电磁干扰和通信安全限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相对缓慢的情况,介绍了可支撑泛在物联的电力无线专网,根据电力新兴业务的通信需求,比较1.8 GHz和230 MHz TD-LTE系统的技术指标,选择前者作为工作频率构建无线专用网,并根据地形和通信需求设计了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方案。实测数据表明,任何1个基站发生故障后,信号覆盖率均能达到1 Mbit/s的要求,所建无线专网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020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超;付连宇;李佳泽;柴国柱;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受电磁干扰和通信安全限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相对缓慢的情况,介绍了可支撑泛在物联的电力无线专网,根据电力新兴业务的通信需求,比较1.8 GHz和230 MHz TD-LTE系统的技术指标,选择前者作为工作频率构建无线专用网,并根据地形和通信需求设计了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方案。实测数据表明,任何1个基站发生故障后,信号覆盖率均能达到1 Mbit/s的要求,所建无线专网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020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卢超;付连宇;李佳泽;柴国柱;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受电磁干扰和通信安全限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相对缓慢的情况,介绍了可支撑泛在物联的电力无线专网,根据电力新兴业务的通信需求,比较1.8 GHz和230 MHz TD-LTE系统的技术指标,选择前者作为工作频率构建无线专用网,并根据地形和通信需求设计了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方案。实测数据表明,任何1个基站发生故障后,信号覆盖率均能达到1 Mbit/s的要求,所建无线专网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020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昊;陈毅然;
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对售电侧电力市场的影响,对售电侧电力市场成员进行了分类和价值目标分析,阐明了市场成员在售电侧电力市场中的主要目的和利益需求。通过对我国售电侧市场发展的分析,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建立售电侧电力市场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第一阶段是售电公司逐渐形成竞争性的商业模式;第二阶段是形成需求侧介入售电市场的商业模式,认为该模式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售电侧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2020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昊;陈毅然;
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对售电侧电力市场的影响,对售电侧电力市场成员进行了分类和价值目标分析,阐明了市场成员在售电侧电力市场中的主要目的和利益需求。通过对我国售电侧市场发展的分析,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建立售电侧电力市场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第一阶段是售电公司逐渐形成竞争性的商业模式;第二阶段是形成需求侧介入售电市场的商业模式,认为该模式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售电侧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2020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昊;陈毅然;
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对售电侧电力市场的影响,对售电侧电力市场成员进行了分类和价值目标分析,阐明了市场成员在售电侧电力市场中的主要目的和利益需求。通过对我国售电侧市场发展的分析,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建立售电侧电力市场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第一阶段是售电公司逐渐形成竞争性的商业模式;第二阶段是形成需求侧介入售电市场的商业模式,认为该模式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售电侧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2020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祝永坤;李盟;张杰;毛勒尔;杨雪城;
为提高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水平,同时提升巡检工作效率,针对内蒙古地区输电线路运维跨度大、环境复杂、单向辐射半径长、人员到岗率低等问题,研制了基于泛在物联网的多机编队智能自主巡检移动式机舱。该机舱可搭载5架无人机编队自主多任务飞行,实现巡检数据全面采集、运行状态全面感知。采用广域/局域通信技术,实现边走边巡、异地起降;配置12位智能充电柜,实现远程操控寻址充电接力续航;配置GPS/RTK双模导航系统,通过采用前端识别+边缘计算+后端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一键生成缺陷分析报告及智能巡检APP审批消缺功能。该移动式机舱在呼伦贝尔地区进行巡检应用,效果显著。
2020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祝永坤;李盟;张杰;毛勒尔;杨雪城;
为提高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水平,同时提升巡检工作效率,针对内蒙古地区输电线路运维跨度大、环境复杂、单向辐射半径长、人员到岗率低等问题,研制了基于泛在物联网的多机编队智能自主巡检移动式机舱。该机舱可搭载5架无人机编队自主多任务飞行,实现巡检数据全面采集、运行状态全面感知。采用广域/局域通信技术,实现边走边巡、异地起降;配置12位智能充电柜,实现远程操控寻址充电接力续航;配置GPS/RTK双模导航系统,通过采用前端识别+边缘计算+后端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一键生成缺陷分析报告及智能巡检APP审批消缺功能。该移动式机舱在呼伦贝尔地区进行巡检应用,效果显著。
2020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祝永坤;李盟;张杰;毛勒尔;杨雪城;
为提高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水平,同时提升巡检工作效率,针对内蒙古地区输电线路运维跨度大、环境复杂、单向辐射半径长、人员到岗率低等问题,研制了基于泛在物联网的多机编队智能自主巡检移动式机舱。该机舱可搭载5架无人机编队自主多任务飞行,实现巡检数据全面采集、运行状态全面感知。采用广域/局域通信技术,实现边走边巡、异地起降;配置12位智能充电柜,实现远程操控寻址充电接力续航;配置GPS/RTK双模导航系统,通过采用前端识别+边缘计算+后端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一键生成缺陷分析报告及智能巡检APP审批消缺功能。该移动式机舱在呼伦贝尔地区进行巡检应用,效果显著。
2020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颖;
立足电力系统投资型工程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现状,结合相关业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典型项目规划计划、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运行维护、退役报废5个阶段周期性特点。通过物联网芯片编码研究,贯通资产各阶段的项目编码、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等各类专业编码,解决前端项目物资信息难以与后端设备、资产信息追溯及共享的问题,提高业务处理时效性,实现资产在全周期管理各阶段全流程贯通,提升企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2020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颖;
立足电力系统投资型工程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现状,结合相关业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典型项目规划计划、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运行维护、退役报废5个阶段周期性特点。通过物联网芯片编码研究,贯通资产各阶段的项目编码、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等各类专业编码,解决前端项目物资信息难以与后端设备、资产信息追溯及共享的问题,提高业务处理时效性,实现资产在全周期管理各阶段全流程贯通,提升企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2020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颖;
立足电力系统投资型工程项目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现状,结合相关业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典型项目规划计划、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运行维护、退役报废5个阶段周期性特点。通过物联网芯片编码研究,贯通资产各阶段的项目编码、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等各类专业编码,解决前端项目物资信息难以与后端设备、资产信息追溯及共享的问题,提高业务处理时效性,实现资产在全周期管理各阶段全流程贯通,提升企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2020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李西明;赵斌;杨一帆;李祎;
现有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灾后处理方法,在极端恶劣天气大范围影响配电网稳定运行情况下,不能满足配电网发展需求。为此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方面对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优化,实现在极端恶劣天气下对配电网故障进行预判,进而能够主动防御,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1期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西明;赵斌;杨一帆;李祎;
现有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灾后处理方法,在极端恶劣天气大范围影响配电网稳定运行情况下,不能满足配电网发展需求。为此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方面对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优化,实现在极端恶劣天气下对配电网故障进行预判,进而能够主动防御,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1期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西明;赵斌;杨一帆;李祎;
现有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灾后处理方法,在极端恶劣天气大范围影响配电网稳定运行情况下,不能满足配电网发展需求。为此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方面对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优化,实现在极端恶劣天气下对配电网故障进行预判,进而能够主动防御,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1期 69-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 ] - 鲍音夫;张平;杜智超;
针对传统保电工作手段单一、难以管理等问题,基于配电物联网,建设以智慧保电平台与智能配电台区结合的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以开放的标准,促进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在保供电期间做到精准可靠、智慧指挥、全面感知。智慧保电平台分为可视化大屏幕、配电自动化平台、监测终端3部分,可实现人员、车辆、物资等保电资源全景可视化监控和主动指挥,为全网保电资源的统一调配与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智能配电台区以TTU(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搭配末端感知设备,实现台区数据全面整合应用。建立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节省人力物力,可极大提高重大保电期间的用电可靠性。
2020年01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鲍音夫;张平;杜智超;
针对传统保电工作手段单一、难以管理等问题,基于配电物联网,建设以智慧保电平台与智能配电台区结合的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以开放的标准,促进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在保供电期间做到精准可靠、智慧指挥、全面感知。智慧保电平台分为可视化大屏幕、配电自动化平台、监测终端3部分,可实现人员、车辆、物资等保电资源全景可视化监控和主动指挥,为全网保电资源的统一调配与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智能配电台区以TTU(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搭配末端感知设备,实现台区数据全面整合应用。建立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节省人力物力,可极大提高重大保电期间的用电可靠性。
2020年01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鲍音夫;张平;杜智超;
针对传统保电工作手段单一、难以管理等问题,基于配电物联网,建设以智慧保电平台与智能配电台区结合的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以开放的标准,促进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在保供电期间做到精准可靠、智慧指挥、全面感知。智慧保电平台分为可视化大屏幕、配电自动化平台、监测终端3部分,可实现人员、车辆、物资等保电资源全景可视化监控和主动指挥,为全网保电资源的统一调配与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智能配电台区以TTU(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搭配末端感知设备,实现台区数据全面整合应用。建立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节省人力物力,可极大提高重大保电期间的用电可靠性。
2020年01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 ] - 吴倩;靳雯皓;张广飞;
提出了具备感知终端海量接入、网络计算集成协作和业务应用按需定制等特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设计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包含感知设备层、网络传输层和平台应用层的变电站基本架构,并结合变电站常规业务与发电企业、电网等新业态的实际发展需求,从感知设备层、网络传输层、平台应用层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
2020年01期 76-8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倩;靳雯皓;张广飞;
提出了具备感知终端海量接入、网络计算集成协作和业务应用按需定制等特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设计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包含感知设备层、网络传输层和平台应用层的变电站基本架构,并结合变电站常规业务与发电企业、电网等新业态的实际发展需求,从感知设备层、网络传输层、平台应用层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
2020年01期 76-8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倩;靳雯皓;张广飞;
提出了具备感知终端海量接入、网络计算集成协作和业务应用按需定制等特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设计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包含感知设备层、网络传输层和平台应用层的变电站基本架构,并结合变电站常规业务与发电企业、电网等新业态的实际发展需求,从感知设备层、网络传输层、平台应用层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
2020年01期 76-8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孙利强;郭科研;
针对传统的水质分析仪器在大机组火电厂应用过程中存在阻抗不匹配、测量信号衰减,静电、电磁场干扰,以及传统高效离子色谱分析法代表性不强,测量数据传输不及时,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大等问题,研制了电极常数为0.001 cm~(-1)、测量范围0~0.001的专用在线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并在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出各种离子的质量分数,应用效果良好。
2020年0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利强;郭科研;
针对传统的水质分析仪器在大机组火电厂应用过程中存在阻抗不匹配、测量信号衰减,静电、电磁场干扰,以及传统高效离子色谱分析法代表性不强,测量数据传输不及时,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大等问题,研制了电极常数为0.001 cm~(-1)、测量范围0~0.001的专用在线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并在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出各种离子的质量分数,应用效果良好。
2020年0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孙利强;郭科研;
针对传统的水质分析仪器在大机组火电厂应用过程中存在阻抗不匹配、测量信号衰减,静电、电磁场干扰,以及传统高效离子色谱分析法代表性不强,测量数据传输不及时,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大等问题,研制了电极常数为0.001 cm~(-1)、测量范围0~0.001的专用在线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并在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出各种离子的质量分数,应用效果良好。
2020年0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龙;冯兆辉;薛凯友;郝晓亭;韩方韬;周维;
乌海超高压供电局通信机房、变电站内线缆标签采用的传统纸质标签信息量小,线缆物理连接关系复杂,且连接关系变更后难以维护及信息共享,工作人员需携带大量图纸资源备查。对此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开发了二次线缆标签移动管理系统,可使用移动设备读写通信线缆标签信息,包括基础信息采集、线缆物理连接图绘制、连接关系查询等,极大提高了二次线缆维护的工作效率。
2020年01期 v.38;No.19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王慧泉;吕茵;陈建斌;吴宇霆;岑嘉洛;徐海珊;
针对换流站中换流阀水冷回路PVDF(聚偏氟乙烯)水管损伤导致漏水问题,首先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了冷却水管内外侧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换流阀运行条件下老化作用对PVDF水管的影响,相较于低氧环境的内侧,暴露于空气中的外侧样品分子中有含量不高的羰基(C=O)和羟基(-OH);这些极性基团的引入使得内外侧PVDF结晶度与晶片厚度产生差异,但并未对水管机械性能等方面造成明显影响,建议后续对水管材质作进一步质量测评。
2020年01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慧泉;吕茵;陈建斌;吴宇霆;岑嘉洛;徐海珊;
针对换流站中换流阀水冷回路PVDF(聚偏氟乙烯)水管损伤导致漏水问题,首先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了冷却水管内外侧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换流阀运行条件下老化作用对PVDF水管的影响,相较于低氧环境的内侧,暴露于空气中的外侧样品分子中有含量不高的羰基(C=O)和羟基(-OH);这些极性基团的引入使得内外侧PVDF结晶度与晶片厚度产生差异,但并未对水管机械性能等方面造成明显影响,建议后续对水管材质作进一步质量测评。
2020年01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慧泉;吕茵;陈建斌;吴宇霆;岑嘉洛;徐海珊;
针对换流站中换流阀水冷回路PVDF(聚偏氟乙烯)水管损伤导致漏水问题,首先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了冷却水管内外侧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换流阀运行条件下老化作用对PVDF水管的影响,相较于低氧环境的内侧,暴露于空气中的外侧样品分子中有含量不高的羰基(C=O)和羟基(-OH);这些极性基团的引入使得内外侧PVDF结晶度与晶片厚度产生差异,但并未对水管机械性能等方面造成明显影响,建议后续对水管材质作进一步质量测评。
2020年01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岳龙;冯兆辉;薛凯友;郝晓亭;韩方韬;周维;
乌海超高压供电局通信机房、变电站内线缆标签采用的传统纸质标签信息量小,线缆物理连接关系复杂,且连接关系变更后难以维护及信息共享,工作人员需携带大量图纸资源备查。对此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开发了二次线缆标签移动管理系统,可使用移动设备读写通信线缆标签信息,包括基础信息采集、线缆物理连接图绘制、连接关系查询等,极大提高了二次线缆维护的工作效率。
2020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龙;冯兆辉;薛凯友;郝晓亭;韩方韬;周维;
乌海超高压供电局通信机房、变电站内线缆标签采用的传统纸质标签信息量小,线缆物理连接关系复杂,且连接关系变更后难以维护及信息共享,工作人员需携带大量图纸资源备查。对此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开发了二次线缆标签移动管理系统,可使用移动设备读写通信线缆标签信息,包括基础信息采集、线缆物理连接图绘制、连接关系查询等,极大提高了二次线缆维护的工作效率。
2020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飞;于丹丹;
针对变电站电抗器投切过程中易产生过电压,导致真空断路器爆炸、烧毁等问题,分析了投切电抗器时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及常规治理措施的不足。提出通过在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达到限制过电压水平、减少过电压对真空断路器冲击的目的。在锡林郭勒电业局220 kV高力罕变电站串联电抗器及220 kV玉龙变电站并联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后,有效降低了电抗器投切时的过电压水平。
2020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飞;于丹丹;
针对变电站电抗器投切过程中易产生过电压,导致真空断路器爆炸、烧毁等问题,分析了投切电抗器时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及常规治理措施的不足。提出通过在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达到限制过电压水平、减少过电压对真空断路器冲击的目的。在锡林郭勒电业局220 kV高力罕变电站串联电抗器及220 kV玉龙变电站并联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后,有效降低了电抗器投切时的过电压水平。
2020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刘志飞;于丹丹;
针对变电站电抗器投切过程中易产生过电压,导致真空断路器爆炸、烧毁等问题,分析了投切电抗器时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及常规治理措施的不足。提出通过在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达到限制过电压水平、减少过电压对真空断路器冲击的目的。在锡林郭勒电业局220 kV高力罕变电站串联电抗器及220 kV玉龙变电站并联电抗器加装过电压吸收装置后,有效降低了电抗器投切时的过电压水平。
2020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小平;
从线路和设备改造、通信方式选择和通信网络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化整合3方面介绍了乌兰察布电业局凉城供电分局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经验。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引入信息点概念,便于通信材料、设备的统计确定;在光缆敷设施工过程中,使用光纤刨接熔接技巧,尽量减少光缆熔接点,降低光传输衰耗;在光缆网络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路径,绘制光网络拓扑图等,为光缆网络的后续拓展和运行维护奠定基础;管理方面,提出应及时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专人负责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建议。
2020年01期 v.38;No.19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付学礼;杨泽华;
针对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电费远程充值失败的问题,通过分析电费远程充值原理及电费远程下发过程各环节,确定其主要原因为电费下发流程出现错误。在此基础上分析集抄功能和远程充值功能的差别,提出电费远程充值成功率指标,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远程充值成功率的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充值成功率明显提高。
2020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付学礼;杨泽华;
针对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电费远程充值失败的问题,通过分析电费远程充值原理及电费远程下发过程各环节,确定其主要原因为电费下发流程出现错误。在此基础上分析集抄功能和远程充值功能的差别,提出电费远程充值成功率指标,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远程充值成功率的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充值成功率明显提高。
2020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付学礼;杨泽华;
针对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电费远程充值失败的问题,通过分析电费远程充值原理及电费远程下发过程各环节,确定其主要原因为电费下发流程出现错误。在此基础上分析集抄功能和远程充值功能的差别,提出电费远程充值成功率指标,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远程充值成功率的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充值成功率明显提高。
2020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润平;李国良;李世杰;金涛;
针对现有通信资源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错的问题,基于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设计了通信资源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通信资源信息管理,记录各通信资源的业务特征及通信资源之间的联系,并能以图形方式展示站点间设备的连接关系、端子跳接关系等信息。经实际应用,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2020年01期 v.38;No.19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赵耀俊;
针对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变频凝结水泵振动大的问题,通过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电动机变频全频率段振动测试及振动频谱分析,确定原因为凝结水泵发生系统共振。对此采取在电动机导向轴瓦处增加支撑、提高系统动刚度等措施,有效避开共振区,解决了变频凝结水泵振动大问题,凝结水泵恢复正常运行。
2020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赵耀俊;
针对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变频凝结水泵振动大的问题,通过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电动机变频全频率段振动测试及振动频谱分析,确定原因为凝结水泵发生系统共振。对此采取在电动机导向轴瓦处增加支撑、提高系统动刚度等措施,有效避开共振区,解决了变频凝结水泵振动大问题,凝结水泵恢复正常运行。
2020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耀俊;
针对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变频凝结水泵振动大的问题,通过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电动机变频全频率段振动测试及振动频谱分析,确定原因为凝结水泵发生系统共振。对此采取在电动机导向轴瓦处增加支撑、提高系统动刚度等措施,有效避开共振区,解决了变频凝结水泵振动大问题,凝结水泵恢复正常运行。
2020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卢小平;
从线路和设备改造、通信方式选择和通信网络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化整合3方面介绍了乌兰察布电业局凉城供电分局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经验。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引入信息点概念,便于通信材料、设备的统计确定;在光缆敷设施工过程中,使用光纤刨接熔接技巧,尽量减少光缆熔接点,降低光传输衰耗;在光缆网络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路径,绘制光网络拓扑图等,为光缆网络的后续拓展和运行维护奠定基础;管理方面,提出应及时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专人负责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建议。
2020年0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小平;
从线路和设备改造、通信方式选择和通信网络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化整合3方面介绍了乌兰察布电业局凉城供电分局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工作经验。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引入信息点概念,便于通信材料、设备的统计确定;在光缆敷设施工过程中,使用光纤刨接熔接技巧,尽量减少光缆熔接点,降低光传输衰耗;在光缆网络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路径,绘制光网络拓扑图等,为光缆网络的后续拓展和运行维护奠定基础;管理方面,提出应及时健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专人负责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建议。
2020年0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润平;李国良;李世杰;金涛;
针对现有通信资源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错的问题,基于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设计了通信资源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通信资源信息管理,记录各通信资源的业务特征及通信资源之间的联系,并能以图形方式展示站点间设备的连接关系、端子跳接关系等信息。经实际应用,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2020年0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润平;李国良;李世杰;金涛;
针对现有通信资源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错的问题,基于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设计了通信资源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通信资源信息管理,记录各通信资源的业务特征及通信资源之间的联系,并能以图形方式展示站点间设备的连接关系、端子跳接关系等信息。经实际应用,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2020年0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