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斌;原帅;王琪;丛雨;刘宇;江山;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电磁暂态建模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了机电暂态仿真软件PSD-BPA至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电网模型自动转换程序。通过研究PSD-BPA和PSCAD/EMTDC电网模型(主要包含传输线、发电机、负荷和变压器模型)数据结构和参数特征,确立模型对应参数转换关系,并据此开发自动转换程序。以某省电网为例进行模型转换和仿真计算,经对比分析,转换后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节点电压相对误差不超过0.1%,验证了该转换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0年04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斌;原帅;王琪;丛雨;刘宇;江山;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电磁暂态建模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了机电暂态仿真软件PSD-BPA至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电网模型自动转换程序。通过研究PSD-BPA和PSCAD/EMTDC电网模型(主要包含传输线、发电机、负荷和变压器模型)数据结构和参数特征,确立模型对应参数转换关系,并据此开发自动转换程序。以某省电网为例进行模型转换和仿真计算,经对比分析,转换后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节点电压相对误差不超过0.1%,验证了该转换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0年04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斌;原帅;王琪;丛雨;刘宇;江山;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电磁暂态建模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了机电暂态仿真软件PSD-BPA至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电网模型自动转换程序。通过研究PSD-BPA和PSCAD/EMTDC电网模型(主要包含传输线、发电机、负荷和变压器模型)数据结构和参数特征,确立模型对应参数转换关系,并据此开发自动转换程序。以某省电网为例进行模型转换和仿真计算,经对比分析,转换后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节点电压相对误差不超过0.1%,验证了该转换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0年04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贾新民;郑璐;赵建利;赵建坤;王森;
通过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电网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建设了内蒙古电网电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集的数据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气象数据和电网数据,将地理分析与数据分析功能相结合,实现了电网气象监测、气象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电网专题图分析管理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电网,对线路跳闸故障进行气象灾害评估,在防洪防汛期间为电网提供实时的气象保障服务和气象预警服务,均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贾新民;郑璐;赵建利;赵建坤;王森;
通过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电网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建设了内蒙古电网电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集的数据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气象数据和电网数据,将地理分析与数据分析功能相结合,实现了电网气象监测、气象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电网专题图分析管理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电网,对线路跳闸故障进行气象灾害评估,在防洪防汛期间为电网提供实时的气象保障服务和气象预警服务,均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贾新民;郑璐;赵建利;赵建坤;王森;
通过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电网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建设了内蒙古电网电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采集的数据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气象数据和电网数据,将地理分析与数据分析功能相结合,实现了电网气象监测、气象预报、灾害预警以及电网专题图分析管理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电网,对线路跳闸故障进行气象灾害评估,在防洪防汛期间为电网提供实时的气象保障服务和气象预警服务,均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平均;付兆庆;刘康平;高政南;刘敦楠;马宝明;徐江;
针对现货市场下中长期交易的变化和特点,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发电商收益对现货市场报价策略的影响,将发电商现货收益引入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中,建立了有限理性下的发电商综合决策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发电商在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最优电量分配策略及现货市场报价策略。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发电商综合决策模型的正确性:发电商制订决策时会受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差距的影响,当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时,发电商采取风险规避型策略;当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时,发电商采取风险偏好型策略。相比传统的发电商决策模型,该模型更符合实际决策中发电商的行为。
2020年04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李平均;付兆庆;刘康平;高政南;刘敦楠;马宝明;徐江;
针对现货市场下中长期交易的变化和特点,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发电商收益对现货市场报价策略的影响,将发电商现货收益引入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中,建立了有限理性下的发电商综合决策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发电商在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最优电量分配策略及现货市场报价策略。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发电商综合决策模型的正确性:发电商制订决策时会受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差距的影响,当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时,发电商采取风险规避型策略;当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时,发电商采取风险偏好型策略。相比传统的发电商决策模型,该模型更符合实际决策中发电商的行为。
2020年04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平均;付兆庆;刘康平;高政南;刘敦楠;马宝明;徐江;
针对现货市场下中长期交易的变化和特点,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发电商收益对现货市场报价策略的影响,将发电商现货收益引入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中,建立了有限理性下的发电商综合决策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发电商在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最优电量分配策略及现货市场报价策略。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发电商综合决策模型的正确性:发电商制订决策时会受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差距的影响,当实际收益大于预期收益时,发电商采取风险规避型策略;当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时,发电商采取风险偏好型策略。相比传统的发电商决策模型,该模型更符合实际决策中发电商的行为。
2020年04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伟;赵克丽;徐飞;
介绍了蓄热式电采暖的工作特性,与传统的电采暖相比,蓄热式电采暖主要利用夜间的弃风和低谷电价运行,通过预留额外的灵活性容量,可以满足潜在的系统爬坡/滑坡需求,以应对实时调度时下一时段可能出现的净负荷变动,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将蓄热式电采暖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通过与传统的电采暖作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电网整体的运行模式、成本和经济效益。根据蓄热式电采暖经济价值产生的机理,分析蓄热式电采暖用户与清洁能源企业直接交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3种模式的经济价值实现过程。最后以某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为例,分析证明了蓄热电采暖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灵活调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0年04期 v.38;No.19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韩如磊;钟鸣;魏冰凌;高鑫哲;
针对光伏电站中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对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调节速度较慢,实际运行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范围往往小于国标要求的问题,对单级式非隔离电压源型光伏逆变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装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仿真证明光伏逆变器具有30 ms以内的动态无功响应时间和高于国标要求的无功容量。在考虑站内无功损耗的基础上,对整站逆变器群的无功调节能力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某光伏电站进行快速功率调节能力改造,在现场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04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如磊;钟鸣;魏冰凌;高鑫哲;
针对光伏电站中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对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调节速度较慢,实际运行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范围往往小于国标要求的问题,对单级式非隔离电压源型光伏逆变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装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仿真证明光伏逆变器具有30 ms以内的动态无功响应时间和高于国标要求的无功容量。在考虑站内无功损耗的基础上,对整站逆变器群的无功调节能力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某光伏电站进行快速功率调节能力改造,在现场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04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如磊;钟鸣;魏冰凌;高鑫哲;
针对光伏电站中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对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的调节速度较慢,实际运行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范围往往小于国标要求的问题,对单级式非隔离电压源型光伏逆变装置与静止无功发生装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仿真证明光伏逆变器具有30 ms以内的动态无功响应时间和高于国标要求的无功容量。在考虑站内无功损耗的基础上,对整站逆变器群的无功调节能力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某光伏电站进行快速功率调节能力改造,在现场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04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李伟;赵克丽;徐飞;
介绍了蓄热式电采暖的工作特性,与传统的电采暖相比,蓄热式电采暖主要利用夜间的弃风和低谷电价运行,通过预留额外的灵活性容量,可以满足潜在的系统爬坡/滑坡需求,以应对实时调度时下一时段可能出现的净负荷变动,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将蓄热式电采暖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通过与传统的电采暖作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电网整体的运行模式、成本和经济效益。根据蓄热式电采暖经济价值产生的机理,分析蓄热式电采暖用户与清洁能源企业直接交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3种模式的经济价值实现过程。最后以某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为例,分析证明了蓄热电采暖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灵活调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0年04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伟;赵克丽;徐飞;
介绍了蓄热式电采暖的工作特性,与传统的电采暖相比,蓄热式电采暖主要利用夜间的弃风和低谷电价运行,通过预留额外的灵活性容量,可以满足潜在的系统爬坡/滑坡需求,以应对实时调度时下一时段可能出现的净负荷变动,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将蓄热式电采暖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通过与传统的电采暖作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电网整体的运行模式、成本和经济效益。根据蓄热式电采暖经济价值产生的机理,分析蓄热式电采暖用户与清洁能源企业直接交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3种模式的经济价值实现过程。最后以某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为例,分析证明了蓄热电采暖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灵活调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0年04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宏彬;丛雨;翟寅;王立强;米夏;
以某1.5 MW永磁直驱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机组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动态入流效应,建立机组气动、传动链、发电机、变桨距执行器数学模型;结合机组的实际参数和运行特性,设计转矩控制器、发电机功率控制器和变桨距控制器,得到该直驱机组整机控制系统模型。针对传统变桨距控制器的不足,提出权值系数分配和转矩信号补偿的PI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搭建的机组模型的正确性,且控制器的性能良好。
2020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宏彬;丛雨;翟寅;王立强;米夏;
以某1.5 MW永磁直驱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机组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动态入流效应,建立机组气动、传动链、发电机、变桨距执行器数学模型;结合机组的实际参数和运行特性,设计转矩控制器、发电机功率控制器和变桨距控制器,得到该直驱机组整机控制系统模型。针对传统变桨距控制器的不足,提出权值系数分配和转矩信号补偿的PI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搭建的机组模型的正确性,且控制器的性能良好。
2020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宏彬;丛雨;翟寅;王立强;米夏;
以某1.5 MW永磁直驱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机组的动力学特性,考虑动态入流效应,建立机组气动、传动链、发电机、变桨距执行器数学模型;结合机组的实际参数和运行特性,设计转矩控制器、发电机功率控制器和变桨距控制器,得到该直驱机组整机控制系统模型。针对传统变桨距控制器的不足,提出权值系数分配和转矩信号补偿的PI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搭建的机组模型的正确性,且控制器的性能良好。
2020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武海燕;张爱军;邢华栋;刘石川;王立强;雷轲;郭裕;
基于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PSD-FDS,在内蒙古电网仿真数据中加入典型中长期模型,即火电厂锅炉及其调速器模型、发电机过励磁限制器(OEL)和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模型,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加入锅炉及其调速器模型后,机组的机械输出功率跟随系统需求的能力减弱,更好地模拟了火力发电机组的出力特性;OEL正确动作虽达到了保护发电机的目的,但却使相关节点电压明显跌落;加入OLTC后,负荷侧端电压得到提高,但在无功功率储备较不充裕的区域,分接头动作会加重系统无功缺额。对此提出提高过励恢复系数及锅炉汽包存储时间常数、合理设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参考电压、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提高电网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2020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海燕;张爱军;邢华栋;刘石川;王立强;雷轲;郭裕;
基于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PSD-FDS,在内蒙古电网仿真数据中加入典型中长期模型,即火电厂锅炉及其调速器模型、发电机过励磁限制器(OEL)和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模型,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加入锅炉及其调速器模型后,机组的机械输出功率跟随系统需求的能力减弱,更好地模拟了火力发电机组的出力特性;OEL正确动作虽达到了保护发电机的目的,但却使相关节点电压明显跌落;加入OLTC后,负荷侧端电压得到提高,但在无功功率储备较不充裕的区域,分接头动作会加重系统无功缺额。对此提出提高过励恢复系数及锅炉汽包存储时间常数、合理设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参考电压、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提高电网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2020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武海燕;张爱军;邢华栋;刘石川;王立强;雷轲;郭裕;
基于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PSD-FDS,在内蒙古电网仿真数据中加入典型中长期模型,即火电厂锅炉及其调速器模型、发电机过励磁限制器(OEL)和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模型,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加入锅炉及其调速器模型后,机组的机械输出功率跟随系统需求的能力减弱,更好地模拟了火力发电机组的出力特性;OEL正确动作虽达到了保护发电机的目的,但却使相关节点电压明显跌落;加入OLTC后,负荷侧端电压得到提高,但在无功功率储备较不充裕的区域,分接头动作会加重系统无功缺额。对此提出提高过励恢复系数及锅炉汽包存储时间常数、合理设置有载调压变压器参考电压、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等提高电网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2020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强;曹斌;王琪;赵永飞;郭凯;张秀琦;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现场检测要求高、离线仿真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应用RT-LAB仿真平台开展控制器接入的风电机组建模与仿真方法。稳态及故障状态下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RT-LAB仿真模型并网运行后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利用该模型对风电机组并网特性进行评价、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对于发生故障后,机组功率恢复过程中仿真与实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测试数据分析认为,差异是因仿真模型仅含有电气部分,而对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和变桨系统进行省略,故障消失后模型会立即恢复至满发状态。
2020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强;曹斌;王琪;赵永飞;郭凯;张秀琦;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现场检测要求高、离线仿真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应用RT-LAB仿真平台开展控制器接入的风电机组建模与仿真方法。稳态及故障状态下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RT-LAB仿真模型并网运行后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利用该模型对风电机组并网特性进行评价、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对于发生故障后,机组功率恢复过程中仿真与实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测试数据分析认为,差异是因仿真模型仅含有电气部分,而对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和变桨系统进行省略,故障消失后模型会立即恢复至满发状态。
2020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强;曹斌;王琪;赵永飞;郭凯;张秀琦;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现场检测要求高、离线仿真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应用RT-LAB仿真平台开展控制器接入的风电机组建模与仿真方法。稳态及故障状态下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RT-LAB仿真模型并网运行后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利用该模型对风电机组并网特性进行评价、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对于发生故障后,机组功率恢复过程中仿真与实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测试数据分析认为,差异是因仿真模型仅含有电气部分,而对风电机组的主控系统和变桨系统进行省略,故障消失后模型会立即恢复至满发状态。
2020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苗丽芳;曹斌;王琪;刘宇;苏珂;辛东昊;郭凯;
以内蒙古电网500 kV丰泉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基于EMTP/ATP仿真平台,建立雷电过电压电磁暂态计算模型,据此计算雷电在变电站内设备上产生的最大侵入波过电压,校核变电站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结果表明,典型运行方式下,丰泉变电站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CVT、高抗上的最大雷电过电压均小于内绝缘保证强度和外绝缘保证强度。在丰泉变电站变压器端和每回线路入口处安装避雷器、母线上不安装避雷器的防雷保护布置方案,可满足变电站的防雷保护要求。经计算,丰泉变电站站内设备的雷电安全运行年为1455 a,满足标准要求。
2020年04期 v.38;No.198 53-5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 ] - 荣俊;蔡斌;韩义;王研凯;于英利;王磊;
针对33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排烟温度高、布袋除尘器寿命短、负荷受限的问题,使用热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限制机组技术出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该机组技术出力受限的问题,燃煤低位发热量和含水量有影响,起关键作用的是空预器传热性能;变煤种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技术出力;采用内螺纹管空预器进行改造后,能够完全解决机组负荷受限问题,满负荷时排烟温度降低33.09℃,锅炉热效率提高1.773 4%,燃煤年运行成本节约近1 171.22万元,节能经济性显著。
2020年04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荣俊;蔡斌;韩义;王研凯;于英利;王磊;
针对33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排烟温度高、布袋除尘器寿命短、负荷受限的问题,使用热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限制机组技术出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该机组技术出力受限的问题,燃煤低位发热量和含水量有影响,起关键作用的是空预器传热性能;变煤种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技术出力;采用内螺纹管空预器进行改造后,能够完全解决机组负荷受限问题,满负荷时排烟温度降低33.09℃,锅炉热效率提高1.773 4%,燃煤年运行成本节约近1 171.22万元,节能经济性显著。
2020年04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荣俊;蔡斌;韩义;王研凯;于英利;王磊;
针对33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排烟温度高、布袋除尘器寿命短、负荷受限的问题,使用热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限制机组技术出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该机组技术出力受限的问题,燃煤低位发热量和含水量有影响,起关键作用的是空预器传热性能;变煤种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技术出力;采用内螺纹管空预器进行改造后,能够完全解决机组负荷受限问题,满负荷时排烟温度降低33.09℃,锅炉热效率提高1.773 4%,燃煤年运行成本节约近1 171.22万元,节能经济性显著。
2020年04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苗丽芳;曹斌;王琪;刘宇;苏珂;辛东昊;郭凯;
以内蒙古电网500 kV丰泉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基于EMTP/ATP仿真平台,建立雷电过电压电磁暂态计算模型,据此计算雷电在变电站内设备上产生的最大侵入波过电压,校核变电站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结果表明,典型运行方式下,丰泉变电站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CVT、高抗上的最大雷电过电压均小于内绝缘保证强度和外绝缘保证强度。在丰泉变电站变压器端和每回线路入口处安装避雷器、母线上不安装避雷器的防雷保护布置方案,可满足变电站的防雷保护要求。经计算,丰泉变电站站内设备的雷电安全运行年为1455 a,满足标准要求。
2020年04期 61-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苗丽芳;曹斌;王琪;刘宇;苏珂;辛东昊;郭凯;
以内蒙古电网500 kV丰泉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基于EMTP/ATP仿真平台,建立雷电过电压电磁暂态计算模型,据此计算雷电在变电站内设备上产生的最大侵入波过电压,校核变电站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结果表明,典型运行方式下,丰泉变电站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CVT、高抗上的最大雷电过电压均小于内绝缘保证强度和外绝缘保证强度。在丰泉变电站变压器端和每回线路入口处安装避雷器、母线上不安装避雷器的防雷保护布置方案,可满足变电站的防雷保护要求。经计算,丰泉变电站站内设备的雷电安全运行年为1455 a,满足标准要求。
2020年04期 61-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郝向新;韩伟;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通信距离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超远距离数据链信息实时传输技术。无人机超距离通信数据链平台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及天线自动对准技术,应用MAC(物理)层设计、抗多径均衡算法及计算机软件进行搭建。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主链业务上行、下行速率分别达25.6 kbit/s、2 Mbit/s,满足高清视频回传需求;副链业务上行、下行速率均可达25.6 kbit/s,满足飞控通信需求;主、副链通信试验距离为80 km,满足远距离巡线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推算分析,认为主、副链通信距离可达150 km以上。
2020年04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向新;韩伟;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通信距离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超远距离数据链信息实时传输技术。无人机超距离通信数据链平台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及天线自动对准技术,应用MAC(物理)层设计、抗多径均衡算法及计算机软件进行搭建。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主链业务上行、下行速率分别达25.6 kbit/s、2 Mbit/s,满足高清视频回传需求;副链业务上行、下行速率均可达25.6 kbit/s,满足飞控通信需求;主、副链通信试验距离为80 km,满足远距离巡线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推算分析,认为主、副链通信距离可达150 km以上。
2020年04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向新;韩伟;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通信距离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超远距离数据链信息实时传输技术。无人机超距离通信数据链平台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及天线自动对准技术,应用MAC(物理)层设计、抗多径均衡算法及计算机软件进行搭建。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主链业务上行、下行速率分别达25.6 kbit/s、2 Mbit/s,满足高清视频回传需求;副链业务上行、下行速率均可达25.6 kbit/s,满足飞控通信需求;主、副链通信试验距离为80 km,满足远距离巡线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推算分析,认为主、副链通信距离可达150 km以上。
2020年04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波;贾斌;焦晓峰;
针对汽轮机结构复杂,监测项目和测点数量众多,监测参数具有类型多、数量大及价值密度低等原因造成运行状态预警困难的问题,首先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对机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监测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历史数据采集设备异常数据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及选择合适的聚类个数,最终建立了机组运行状态预警最佳高斯混合聚类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机组状态期望值与状态预警值,通过对机组状态影响参数进行排序,实现机组运行状态预警。将基于该模型开发的汽轮机组状态预警系统实际应用到某台汽轮机组后,定量计算了机组状态预警值,实现了该机组的运行状态预警,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波;贾斌;焦晓峰;
针对汽轮机结构复杂,监测项目和测点数量众多,监测参数具有类型多、数量大及价值密度低等原因造成运行状态预警困难的问题,首先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对机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监测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历史数据采集设备异常数据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及选择合适的聚类个数,最终建立了机组运行状态预警最佳高斯混合聚类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机组状态期望值与状态预警值,通过对机组状态影响参数进行排序,实现机组运行状态预警。将基于该模型开发的汽轮机组状态预警系统实际应用到某台汽轮机组后,定量计算了机组状态预警值,实现了该机组的运行状态预警,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晓波;贾斌;焦晓峰;
针对汽轮机结构复杂,监测项目和测点数量众多,监测参数具有类型多、数量大及价值密度低等原因造成运行状态预警困难的问题,首先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对机组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监测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历史数据采集设备异常数据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及选择合适的聚类个数,最终建立了机组运行状态预警最佳高斯混合聚类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机组状态期望值与状态预警值,通过对机组状态影响参数进行排序,实现机组运行状态预警。将基于该模型开发的汽轮机组状态预警系统实际应用到某台汽轮机组后,定量计算了机组状态预警值,实现了该机组的运行状态预警,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春博;陈燕;
针对35~220 kV变电站内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触头表面氧化、脏污严重、操作卡滞,液压线夹无排水孔等问题,研制了检修带电作业组合工具。该工具可实现地电位作业,即在设备带电情况下,完成打磨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氧化层、接触面喷涂纳米导电涂膜、液压设备线夹开排水孔等带电作业项目。实际应用中,可降低检修人员高空作业危险性,完善变电一次设备C、D类检修的日常维护项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另外也可作为母线侧设备热缺陷处理的消缺工具,避免因热缺陷被迫大面积停电造成电量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
2020年04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春博;陈燕;
针对35~220 kV变电站内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触头表面氧化、脏污严重、操作卡滞,液压线夹无排水孔等问题,研制了检修带电作业组合工具。该工具可实现地电位作业,即在设备带电情况下,完成打磨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氧化层、接触面喷涂纳米导电涂膜、液压设备线夹开排水孔等带电作业项目。实际应用中,可降低检修人员高空作业危险性,完善变电一次设备C、D类检修的日常维护项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另外也可作为母线侧设备热缺陷处理的消缺工具,避免因热缺陷被迫大面积停电造成电量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
2020年04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春博;陈燕;
针对35~220 kV变电站内断路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触头表面氧化、脏污严重、操作卡滞,液压线夹无排水孔等问题,研制了检修带电作业组合工具。该工具可实现地电位作业,即在设备带电情况下,完成打磨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氧化层、接触面喷涂纳米导电涂膜、液压设备线夹开排水孔等带电作业项目。实际应用中,可降低检修人员高空作业危险性,完善变电一次设备C、D类检修的日常维护项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另外也可作为母线侧设备热缺陷处理的消缺工具,避免因热缺陷被迫大面积停电造成电量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
2020年04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耀东;付文光;郑璐;
为保证断路器精益化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了SF_6断路器精益化评价评分系统。评价流程分为数据填报和数据评分2个阶段,分别由设备管理单位和评价评分单位利用相应的程序模块完成。精益化评价的各评价项目被称为评估因子,结合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和相对重要度,为各因子赋予权重,将所有因子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后即可得到断路器的精益化评价分值。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使SF_6断路器精益化评价数据的填报和评分计算工作更加精确、标准,评价效率明显提升。
2020年04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胡耀东;付文光;郑璐;
为保证断路器精益化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了SF_6断路器精益化评价评分系统。评价流程分为数据填报和数据评分2个阶段,分别由设备管理单位和评价评分单位利用相应的程序模块完成。精益化评价的各评价项目被称为评估因子,结合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和相对重要度,为各因子赋予权重,将所有因子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后即可得到断路器的精益化评价分值。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使SF_6断路器精益化评价数据的填报和评分计算工作更加精确、标准,评价效率明显提升。
2020年04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耀东;付文光;郑璐;
为保证断路器精益化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了SF_6断路器精益化评价评分系统。评价流程分为数据填报和数据评分2个阶段,分别由设备管理单位和评价评分单位利用相应的程序模块完成。精益化评价的各评价项目被称为评估因子,结合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和相对重要度,为各因子赋予权重,将所有因子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后即可得到断路器的精益化评价分值。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使SF_6断路器精益化评价数据的填报和评分计算工作更加精确、标准,评价效率明显提升。
2020年04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杉;武天宇;
为了实现配电网中并联电容器的合理配置,提出一种针对辐射型配电网的潮流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优化配置模型,并在1.0 IEEE-33节点测试模型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安装并联电容器,5节点、6节点、7节点优化配置方案均可有效降低系统有功损耗,在3 a内即可回收投资成本;6节点、7节点方案经济性优于5节点,考虑节点多对应运维工作量大,最终选择6节点方案。
2020年04期 v.38;No.198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郭杉;武天宇;
为了实现配电网中并联电容器的合理配置,提出一种针对辐射型配电网的潮流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优化配置模型,并在1.0 IEEE-33节点测试模型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安装并联电容器,5节点、6节点、7节点优化配置方案均可有效降低系统有功损耗,在3 a内即可回收投资成本;6节点、7节点方案经济性优于5节点,考虑节点多对应运维工作量大,最终选择6节点方案。
2020年04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杉;武天宇;
为了实现配电网中并联电容器的合理配置,提出一种针对辐射型配电网的潮流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优化配置模型,并在1.0 IEEE-33节点测试模型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安装并联电容器,5节点、6节点、7节点优化配置方案均可有效降低系统有功损耗,在3 a内即可回收投资成本;6节点、7节点方案经济性优于5节点,考虑节点多对应运维工作量大,最终选择6节点方案。
2020年04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格图;李孝林;张鑫;王鑫龙;
对内蒙古电网110 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模块划分涉及的原则进行讨论。通过收集内蒙古西部地区气象台(站)资料并进行频率模型计算,得出通用设计基本风速的选取范围为27.0~31.0 m/s,并以Ⅱ型直线塔为例,对塔质量和基础作用力进行计算,确定通用设计基本风速的级差设置为2 m/s。并介绍了输电线路覆冰、海拔高度、地形条件、回路数、导地线选择等其他设计条件的选取原则。最后确定内蒙古电网110 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6个铁塔模块,基本能够满足输电线路设计需求。
2020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格图;李孝林;张鑫;王鑫龙;
对内蒙古电网110 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模块划分涉及的原则进行讨论。通过收集内蒙古西部地区气象台(站)资料并进行频率模型计算,得出通用设计基本风速的选取范围为27.0~31.0 m/s,并以Ⅱ型直线塔为例,对塔质量和基础作用力进行计算,确定通用设计基本风速的级差设置为2 m/s。并介绍了输电线路覆冰、海拔高度、地形条件、回路数、导地线选择等其他设计条件的选取原则。最后确定内蒙古电网110 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6个铁塔模块,基本能够满足输电线路设计需求。
2020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牛格图;李孝林;张鑫;王鑫龙;
对内蒙古电网110 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模块划分涉及的原则进行讨论。通过收集内蒙古西部地区气象台(站)资料并进行频率模型计算,得出通用设计基本风速的选取范围为27.0~31.0 m/s,并以Ⅱ型直线塔为例,对塔质量和基础作用力进行计算,确定通用设计基本风速的级差设置为2 m/s。并介绍了输电线路覆冰、海拔高度、地形条件、回路数、导地线选择等其他设计条件的选取原则。最后确定内蒙古电网110 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6个铁塔模块,基本能够满足输电线路设计需求。
2020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斌;李瑞连;刘永江;高正平;郭瑞君;蒋媛媛;
针对内蒙古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大、火电机组参与调峰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对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以电网总发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对机组进行组合。通过调节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和爬坡速率,计算不同额定容量火电机组的启停和出力决策结果,分析其灵活性改造对提高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改变额定容量300~350 MW火电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对风电消纳能力影响较大,改造过程中可考虑将其作为目标机组。
2020年04期 v.38;No.19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孙凌涛;李全海;刘建国;祝金;敖雅倩;杜飞;宋楠;
针对薛家湾地区高压隔离开关热缺陷返修率高的问题,总结热缺陷返修部位,分析返修主要原因为镀层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以及接触面烧蚀。建立基于热力学理论的高压隔离开关温度数学仿真模型,分析接触电阻及烧蚀面积与温升的相关性。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影响接触电阻及烧蚀面积的因素,即镀层清洗、蚀点焊接和镀层修复与温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进行现有检修工艺改进,采用激光清洗技术清洗氧化层,采用冷焊技术焊接烧蚀点,采用无氰电刷镀银法修复镀层。经过3年的连续跟踪统计,热缺陷返修率由改进前41.19%降至7.75%。
2020年04期 95-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凌涛;李全海;刘建国;祝金;敖雅倩;杜飞;宋楠;
针对薛家湾地区高压隔离开关热缺陷返修率高的问题,总结热缺陷返修部位,分析返修主要原因为镀层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以及接触面烧蚀。建立基于热力学理论的高压隔离开关温度数学仿真模型,分析接触电阻及烧蚀面积与温升的相关性。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影响接触电阻及烧蚀面积的因素,即镀层清洗、蚀点焊接和镀层修复与温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进行现有检修工艺改进,采用激光清洗技术清洗氧化层,采用冷焊技术焊接烧蚀点,采用无氰电刷镀银法修复镀层。经过3年的连续跟踪统计,热缺陷返修率由改进前41.19%降至7.75%。
2020年04期 95-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凌涛;李全海;刘建国;祝金;敖雅倩;杜飞;宋楠;
针对薛家湾地区高压隔离开关热缺陷返修率高的问题,总结热缺陷返修部位,分析返修主要原因为镀层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以及接触面烧蚀。建立基于热力学理论的高压隔离开关温度数学仿真模型,分析接触电阻及烧蚀面积与温升的相关性。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影响接触电阻及烧蚀面积的因素,即镀层清洗、蚀点焊接和镀层修复与温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进行现有检修工艺改进,采用激光清洗技术清洗氧化层,采用冷焊技术焊接烧蚀点,采用无氰电刷镀银法修复镀层。经过3年的连续跟踪统计,热缺陷返修率由改进前41.19%降至7.75%。
2020年04期 95-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斌;李瑞连;刘永江;高正平;郭瑞君;蒋媛媛;
针对内蒙古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大、火电机组参与调峰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对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以电网总发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对机组进行组合。通过调节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和爬坡速率,计算不同额定容量火电机组的启停和出力决策结果,分析其灵活性改造对提高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改变额定容量300~350 MW火电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对风电消纳能力影响较大,改造过程中可考虑将其作为目标机组。
2020年04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斌;李瑞连;刘永江;高正平;郭瑞君;蒋媛媛;
针对内蒙古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大、火电机组参与调峰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对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以电网总发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对机组进行组合。通过调节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和爬坡速率,计算不同额定容量火电机组的启停和出力决策结果,分析其灵活性改造对提高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改变额定容量300~350 MW火电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对风电消纳能力影响较大,改造过程中可考虑将其作为目标机组。
2020年04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巨慧;杨凯峰;
针对输变电工程项目模型创建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建模时间长、项目成本高,缺少可视化的智慧工地建设管理平台等不足,制订了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及构件资源库标准,并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及特性,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创建了变电站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及其构件资源库。该模型的应用,实现了变电站建设进度质量的可视化管理。在乌海苏海图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该电力工程信息模型构件资源库,提高了模型构件复用率,缩短了建模时间,缩短乌海苏海图项目模型创建的效率。
2020年0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张巨慧;杨凯峰;
针对输变电工程项目模型创建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建模时间长、项目成本高,缺少可视化的智慧工地建设管理平台等不足,制订了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及构件资源库标准,并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及特性,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创建了变电站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及其构件资源库。该模型的应用,实现了变电站建设进度质量的可视化管理。在乌海苏海图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该电力工程信息模型构件资源库,提高了模型构件复用率,缩短了建模时间,缩短乌海苏海图项目模型创建的效率。
2020年0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巨慧;杨凯峰;
针对输变电工程项目模型创建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建模时间长、项目成本高,缺少可视化的智慧工地建设管理平台等不足,制订了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及构件资源库标准,并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及特性,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创建了变电站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及其构件资源库。该模型的应用,实现了变电站建设进度质量的可视化管理。在乌海苏海图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该电力工程信息模型构件资源库,提高了模型构件复用率,缩短了建模时间,缩短乌海苏海图项目模型创建的效率。
2020年04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专用型在线式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对水汽中的离子含量进行连续、在线分析测量,以便随时监督、控制水汽介质中离子的含量,从而有效扼制和缓解因腐蚀对火电厂安全经济生产所构成的威胁。该装置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获得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创新成果奖。该装置已在十几个发电企业安装,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利税800多万元。
2020年04期 v.38;No.19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特点和新能源调度的实际需求,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了包括新能源信息采集与监控、功率预测、AGC、运行统计等功能的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为内蒙古电网新能源调度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保证了内蒙古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0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专用型在线式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对水汽中的离子含量进行连续、在线分析测量,以便随时监督、控制水汽介质中离子的含量,从而有效扼制和缓解因腐蚀对火电厂安全经济生产所构成的威胁。该装置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获得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创新成果奖。该装置已在十几个发电企业安装,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利税800多万元。
2020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特点和新能源调度的实际需求,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了包括新能源信息采集与监控、功率预测、AGC、运行统计等功能的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为内蒙古电网新能源调度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保证了内蒙古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0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特点和新能源调度的实际需求,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发了包括新能源信息采集与监控、功率预测、AGC、运行统计等功能的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为内蒙古电网新能源调度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提高了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保证了内蒙古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0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专用型在线式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对水汽中的离子含量进行连续、在线分析测量,以便随时监督、控制水汽介质中离子的含量,从而有效扼制和缓解因腐蚀对火电厂安全经济生产所构成的威胁。该装置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获得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创新成果奖。该装置已在十几个发电企业安装,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利税800多万元。
2020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纳米喷涂材料采用团聚造粒技术,将粒径为50 nm的Fe-Al/Cr_3C_2制备成复合喷涂粉末,用高速火焰喷涂在结构材料表面,形成纳米Fe-Al/Cr_3C_2复合涂层。经测试,纳米涂层在孔隙率、硬度、结合强度性能及抗电化学腐蚀、抗高温腐蚀、抗磨损、抗冲蚀性能方面显著高于微米涂层。项目组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三个地区电力系统进行防腐防磨治理,取得良好治理效果。纳米Fe-Al/Cr_3C_2喷涂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能充分发挥涂层抗磨损、耐腐蚀性能,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中,解决了电力系统设备腐蚀、磨损问题,为我国纳米材料、纳米喷涂材料、纳米涂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2020年04期 v.38;No.19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火电厂超低排放集成技术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神华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该技术通过低氮燃烧器技术优化改造、SCR脱硝系统优化改造及旋汇耦合、高效喷淋、管束式除雾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实现了氮氧化物控制和高效的脱硫除尘,确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2020年04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纳米喷涂材料采用团聚造粒技术,将粒径为50 nm的Fe-Al/Cr_3C_2制备成复合喷涂粉末,用高速火焰喷涂在结构材料表面,形成纳米Fe-Al/Cr_3C_2复合涂层。经测试,纳米涂层在孔隙率、硬度、结合强度性能及抗电化学腐蚀、抗高温腐蚀、抗磨损、抗冲蚀性能方面显著高于微米涂层。项目组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三个地区电力系统进行防腐防磨治理,取得良好治理效果。纳米Fe-Al/Cr_3C_2喷涂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能充分发挥涂层抗磨损、耐腐蚀性能,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中,解决了电力系统设备腐蚀、磨损问题,为我国纳米材料、纳米喷涂材料、纳米涂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2020年04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火电厂超低排放集成技术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神华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该技术通过低氮燃烧器技术优化改造、SCR脱硝系统优化改造及旋汇耦合、高效喷淋、管束式除雾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实现了氮氧化物控制和高效的脱硫除尘,确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2020年04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火电厂超低排放集成技术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神华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该技术通过低氮燃烧器技术优化改造、SCR脱硝系统优化改造及旋汇耦合、高效喷淋、管束式除雾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实现了氮氧化物控制和高效的脱硫除尘,确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2020年04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纳米喷涂材料采用团聚造粒技术,将粒径为50 nm的Fe-Al/Cr_3C_2制备成复合喷涂粉末,用高速火焰喷涂在结构材料表面,形成纳米Fe-Al/Cr_3C_2复合涂层。经测试,纳米涂层在孔隙率、硬度、结合强度性能及抗电化学腐蚀、抗高温腐蚀、抗磨损、抗冲蚀性能方面显著高于微米涂层。项目组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三个地区电力系统进行防腐防磨治理,取得良好治理效果。纳米Fe-Al/Cr_3C_2喷涂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能充分发挥涂层抗磨损、耐腐蚀性能,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中,解决了电力系统设备腐蚀、磨损问题,为我国纳米材料、纳米喷涂材料、纳米涂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2020年04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状态精确评价与检修决策方法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融合专家业务经验,提出等效变形量的概念,首次建立了不同电压等级和电压组合的电力变压器电抗变化率与实际等效变形尺寸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可直观反映绕组实际幅向变形尺寸。通过分级管理对设备进行群组评估,可提前发现设备潜伏性、苗头性缺陷征兆,为设备及时检修赢得时间,改变了设备状态评估仅局限于规程规定的设备状态量限值的现状,实现了电网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防范的重大转变。
2020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状态精确评价与检修决策方法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融合专家业务经验,提出等效变形量的概念,首次建立了不同电压等级和电压组合的电力变压器电抗变化率与实际等效变形尺寸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可直观反映绕组实际幅向变形尺寸。通过分级管理对设备进行群组评估,可提前发现设备潜伏性、苗头性缺陷征兆,为设备及时检修赢得时间,改变了设备状态评估仅局限于规程规定的设备状态量限值的现状,实现了电网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防范的重大转变。
2020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润滑系统运行维护方法及设备状态评价项目通过对齿轮油理化性能指标、光谱元素分析数据、齿轮油污染程度与设备状态评价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析了齿轮油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新油验收指标和运行齿轮油检测项目、质量指标、检验周期、试验方法及合理高效的滤油措施,编制了关于风电机组齿轮油运行及维护的行业标准DL/T 1461-2015 《发电厂齿轮用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该研究可以指导风电场利用运行油监测技术及维护方法,合理、高效开展齿轮油的运行监测,客观评价油品性能、设备健康状态,实现齿轮油及设备的高效维护,解决齿轮油颗粒度超标的问题。在不需要更换齿轮油的情况下,设备可以正常运行,避免齿轮油过度浪费,既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需求,使企业提质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2020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润滑系统运行维护方法及设备状态评价项目通过对齿轮油理化性能指标、光谱元素分析数据、齿轮油污染程度与设备状态评价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析了齿轮油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新油验收指标和运行齿轮油检测项目、质量指标、检验周期、试验方法及合理高效的滤油措施,编制了关于风电机组齿轮油运行及维护的行业标准DL/T 1461-2015 《发电厂齿轮用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该研究可以指导风电场利用运行油监测技术及维护方法,合理、高效开展齿轮油的运行监测,客观评价油品性能、设备健康状态,实现齿轮油及设备的高效维护,解决齿轮油颗粒度超标的问题。在不需要更换齿轮油的情况下,设备可以正常运行,避免齿轮油过度浪费,既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需求,使企业提质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2020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状态精确评价与检修决策方法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融合专家业务经验,提出等效变形量的概念,首次建立了不同电压等级和电压组合的电力变压器电抗变化率与实际等效变形尺寸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可直观反映绕组实际幅向变形尺寸。通过分级管理对设备进行群组评估,可提前发现设备潜伏性、苗头性缺陷征兆,为设备及时检修赢得时间,改变了设备状态评估仅局限于规程规定的设备状态量限值的现状,实现了电网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防范的重大转变。
2020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润滑系统运行维护方法及设备状态评价项目通过对齿轮油理化性能指标、光谱元素分析数据、齿轮油污染程度与设备状态评价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析了齿轮油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新油验收指标和运行齿轮油检测项目、质量指标、检验周期、试验方法及合理高效的滤油措施,编制了关于风电机组齿轮油运行及维护的行业标准DL/T 1461-2015 《发电厂齿轮用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该研究可以指导风电场利用运行油监测技术及维护方法,合理、高效开展齿轮油的运行监测,客观评价油品性能、设备健康状态,实现齿轮油及设备的高效维护,解决齿轮油颗粒度超标的问题。在不需要更换齿轮油的情况下,设备可以正常运行,避免齿轮油过度浪费,既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需求,使企业提质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2020年04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1向本刊投稿的版权所有人(论文全部作者)与本刊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本刊已视为所有人自愿将作品的版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转让给《内蒙古电力技术》编辑部,许可本刊在相关介质媒体(纸质、电子出版物、文摘检索刊物、数据库等)、本刊网站及本刊授权的网站上传播。若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的上述权利转让给本刊,请在来稿时声明。
2020年04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1向本刊投稿的版权所有人(论文全部作者)与本刊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本刊已视为所有人自愿将作品的版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转让给《内蒙古电力技术》编辑部,许可本刊在相关介质媒体(纸质、电子出版物、文摘检索刊物、数据库等)、本刊网站及本刊授权的网站上传播。若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的上述权利转让给本刊,请在来稿时声明。
2020年04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1向本刊投稿的版权所有人(论文全部作者)与本刊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本刊已视为所有人自愿将作品的版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转让给《内蒙古电力技术》编辑部,许可本刊在相关介质媒体(纸质、电子出版物、文摘检索刊物、数据库等)、本刊网站及本刊授权的网站上传播。若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的上述权利转让给本刊,请在来稿时声明。
2020年04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9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研发的"复杂电网自律一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04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9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研发的"复杂电网自律一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04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9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研发的"复杂电网自律一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04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