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述

  • 考虑光伏逆变器无功补偿能力的地区电网电压越上限问题分析

    原帅

    以内蒙古某实际光伏汇集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无功电压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针对该地区长期存在的电压越上限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光伏逆变器或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感性无功补偿时,该地区各场站电压下降速率比较均匀,且采用逆变器进行无功补偿时地区电网电压下降速率较大。与此同时,通过控制光伏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或采用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相结合的方案均可满足该地区电压调节的需求,解决该地区电压越上限问题。

    2021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网刊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考虑光伏逆变器无功补偿能力的地区电网电压越上限问题分析

    原帅;

    以内蒙古某实际光伏汇集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无功电压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针对该地区长期存在的电压越上限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光伏逆变器或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感性无功补偿时,该地区各场站电压下降速率比较均匀,且采用逆变器进行无功补偿时地区电网电压下降速率较大。与此同时,通过控制光伏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或采用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相结合的方案均可满足该地区电压调节的需求,解决该地区电压越上限问题。

    2021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光伏逆变器无功补偿能力的地区电网电压越上限问题分析

    原帅;

    以内蒙古某实际光伏汇集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无功电压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针对该地区长期存在的电压越上限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光伏逆变器或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感性无功补偿时,该地区各场站电压下降速率比较均匀,且采用逆变器进行无功补偿时地区电网电压下降速率较大。与此同时,通过控制光伏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或采用光伏电站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相结合的方案均可满足该地区电压调节的需求,解决该地区电压越上限问题。

    2021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计及复杂非线性因素的发电机模型对电网输电能力影响仿真分析

    慕腾1;2;张爱军1;2;许国瑞3;刘小恺1;2;邢华栋1;2

    建立了考虑发电机动态过程中磁场饱和、畸变及集肤效应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的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将时步有限元计算结果作为参数辨识的目标曲线,辨识了实用模型中的稳态、瞬态及超瞬态参数。结合某电网实际算例对相关地区断面送出能力与主网架的稳定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仿真得出的发电机准确模型可以提升电网自身的输电能力,验证了以时步有限元模型作为标准响应的参数辨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21年03期 7-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7K]
    [网刊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计及复杂非线性因素的发电机模型对电网输电能力影响仿真分析

    慕腾;张爱军;许国瑞;刘小恺;邢华栋;

    建立了考虑发电机动态过程中磁场饱和、畸变及集肤效应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的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将时步有限元计算结果作为参数辨识的目标曲线,辨识了实用模型中的稳态、瞬态及超瞬态参数。结合某电网实际算例对相关地区断面送出能力与主网架的稳定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仿真得出的发电机准确模型可以提升电网自身的输电能力,验证了以时步有限元模型作为标准响应的参数辨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21年03期 1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及复杂非线性因素的发电机模型对电网输电能力影响仿真分析

    慕腾;张爱军;许国瑞;刘小恺;邢华栋;

    建立了考虑发电机动态过程中磁场饱和、畸变及集肤效应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的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将时步有限元计算结果作为参数辨识的目标曲线,辨识了实用模型中的稳态、瞬态及超瞬态参数。结合某电网实际算例对相关地区断面送出能力与主网架的稳定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仿真得出的发电机准确模型可以提升电网自身的输电能力,验证了以时步有限元模型作为标准响应的参数辨识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21年03期 1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机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建模

    贾斌;李晓波;殷建华

    为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和运行灵活性,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在北方地区得到推广。根据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机组涉网特性,针对机组低压缸零出力工况开展了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建模;并通过与纯凝工况模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机组以低压缸零出力工况运行时,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若沿用原有基于80%纯凝工况一次调频试验获得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及参数,得到的结果会与实际特性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造后机组需要重新开展实测建模工作。

    2021年03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机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建模

    贾斌;李晓波;殷建华;

    为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和运行灵活性,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在北方地区得到推广。根据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机组涉网特性,针对机组低压缸零出力工况开展了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建模;并通过与纯凝工况模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机组以低压缸零出力工况运行时,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若沿用原有基于80%纯凝工况一次调频试验获得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及参数,得到的结果会与实际特性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造后机组需要重新开展实测建模工作。

    2021年03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机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建模

    贾斌;李晓波;殷建华;

    为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和运行灵活性,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改造在北方地区得到推广。根据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机组涉网特性,针对机组低压缸零出力工况开展了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参数实测建模;并通过与纯凝工况模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机组以低压缸零出力工况运行时,电力系统仿真计算若沿用原有基于80%纯凝工况一次调频试验获得的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及参数,得到的结果会与实际特性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造后机组需要重新开展实测建模工作。

    2021年03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蓄热式电锅炉技术在新能源富集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侯建军1;付喜亮1;郝薛刚1;赵晓燕2

    以内蒙古电网首家热电厂灵活性辅助调峰项目“热电厂+蓄热式电锅炉”组合项目为案例,结合内蒙古电网辖区弃风现状,分析该厂热电解耦选择蓄热式电锅炉技术路线的原因,并对该项目采用的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项目投运后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收益情况测算,指出该项目若仅作为清洁能源对外供暖会出现收支倒挂、无法运营的问题,必须有配套的补助政策支持。基于2020—2021年采暖期该项目参与内蒙古电网辅助服务情况,通过对蓄热式电锅炉系统运行的热力特性分析,结合该项目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及调频性能数据,指出该项目在现行内蒙古电网辅助服务补偿政策下具有一定收益。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项目参与内蒙古电网深度调峰能扩大清洁能源供热份额,增加清洁能源上网空间,降低弃风\弃光率。

    2021年03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蓄热式电锅炉技术在新能源富集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侯建军;付喜亮;郝薛刚;赵晓燕;

    以内蒙古电网首家热电厂灵活性辅助调峰项目"热电厂+蓄热式电锅炉"组合项目为案例,结合内蒙古电网辖区弃风现状,分析该厂热电解耦选择蓄热式电锅炉技术路线的原因,并对该项目采用的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项目投运后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收益情况测算,指出该项目若仅作为清洁能源对外供暖会出现收支倒挂、无法运营的问题,必须有配套的补助政策支持。基于2020—2021年采暖期该项目参与内蒙古电网辅助服务情况,通过对蓄热式电锅炉系统运行的热力特性分析,结合该项目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及调频性能数据,指出该项目在现行内蒙古电网辅助服务补偿政策下具有一定收益。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项目参与内蒙古电网深度调峰能扩大清洁能源供热份额,增加清洁能源上网空间,降低弃风\弃光率。

    2021年03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蓄热式电锅炉技术在新能源富集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侯建军;付喜亮;郝薛刚;赵晓燕;

    以内蒙古电网首家热电厂灵活性辅助调峰项目"热电厂+蓄热式电锅炉"组合项目为案例,结合内蒙古电网辖区弃风现状,分析该厂热电解耦选择蓄热式电锅炉技术路线的原因,并对该项目采用的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项目投运后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收益情况测算,指出该项目若仅作为清洁能源对外供暖会出现收支倒挂、无法运营的问题,必须有配套的补助政策支持。基于2020—2021年采暖期该项目参与内蒙古电网辅助服务情况,通过对蓄热式电锅炉系统运行的热力特性分析,结合该项目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及调频性能数据,指出该项目在现行内蒙古电网辅助服务补偿政策下具有一定收益。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项目参与内蒙古电网深度调峰能扩大清洁能源供热份额,增加清洁能源上网空间,降低弃风\弃光率。

    2021年03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探讨

  • 110 kV输电铁塔接地扁钢腐蚀原因分析

    陈浩1;刘家鹏2;刘树军2;房文轩1;乔欣1

    针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接地扁钢腐蚀严重问题,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镀锌层厚度测试、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其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地扁钢防腐工艺选择不当及碱性高盐的服役环境是造成其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电网设备不得使用冷镀锌的接地扁钢、加强对黄灌区输电铁塔接地扁钢的检查力度等建议。

    2021年03期 25-2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3K]
    [网刊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高寒地区高压断路器用SF6/CF4混合气体液化试验分析

    杨文良1;2;刘卓1;2;王振中1;2;王琰1;2;赵磊1;2

    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某次气温骤降后,8台不同生产厂家的SF<sub>6</sub>/CF<sub>4</sub>混合气体断路器相继发生低气压告警或闭锁故障,现场开展了密封性能测试、SF<sub>6</sub>分解物测试、密度表校验等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未见异常。之后对缺陷断路器进行了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根据断路器参数,利用试验平台模拟了断路器在低温运行工况下发生低气压故障的过程。结果表明:充装SF<sub>6</sub>/CF<sub>4</sub>气体比例不正确、混合气体密度表参数不匹配、罐体内气压过高会造成SF<sub>6</sub>/CF<sub>4</sub>混合气体断路器在低温条件下发生低气压故障。提出了应在相关规程中增加对混合气体断路器开展现场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核对密度表参数、出厂时进行低温条件下密封性能检测等建议。

    2021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110 kV输电铁塔接地扁钢腐蚀原因分析

    陈浩;刘家鹏;刘树军;房文轩;乔欣;

    针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接地扁钢腐蚀严重问题,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镀锌层厚度测试、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其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地扁钢防腐工艺选择不当及碱性高盐的服役环境是造成其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电网设备不得使用冷镀锌的接地扁钢、加强对黄灌区输电铁塔接地扁钢的检查力度等建议。

    2021年03期 29-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110 kV输电铁塔接地扁钢腐蚀原因分析

    陈浩;刘家鹏;刘树军;房文轩;乔欣;

    针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接地扁钢腐蚀严重问题,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镀锌层厚度测试、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其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地扁钢防腐工艺选择不当及碱性高盐的服役环境是造成其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电网设备不得使用冷镀锌的接地扁钢、加强对黄灌区输电铁塔接地扁钢的检查力度等建议。

    2021年03期 29-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寒地区高压断路器用SF6/CF4混合气体液化试验分析

    杨文良;刘卓;王振中;王琰;赵磊;

    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某次气温骤降后,8台不同生产厂家的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相继发生低气压告警或闭锁故障,现场开展了密封性能测试、SF_6分解物测试、密度表校验等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未见异常。之后对缺陷断路器进行了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根据断路器参数,利用试验平台模拟了断路器在低温运行工况下发生低气压故障的过程。结果表明:充装SF_6/CF_4气体比例不正确、混合气体密度表参数不匹配、罐体内气压过高会造成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在低温条件下发生低气压故障。提出了应在相关规程中增加对混合气体断路器开展现场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核对密度表参数、出厂时进行低温条件下密封性能检测等建议。

    2021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寒地区高压断路器用SF6/CF4混合气体液化试验分析

    杨文良;刘卓;王振中;王琰;赵磊;

    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某次气温骤降后,8台不同生产厂家的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相继发生低气压告警或闭锁故障,现场开展了密封性能测试、SF_6分解物测试、密度表校验等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未见异常。之后对缺陷断路器进行了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根据断路器参数,利用试验平台模拟了断路器在低温运行工况下发生低气压故障的过程。结果表明:充装SF_6/CF_4气体比例不正确、混合气体密度表参数不匹配、罐体内气压过高会造成SF_6/CF_4混合气体断路器在低温条件下发生低气压故障。提出了应在相关规程中增加对混合气体断路器开展现场混合气体组分测试、核对密度表参数、出厂时进行低温条件下密封性能检测等建议。

    2021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老化性能分析

    赵建坤1;2;车传强1;2;燕宝峰1;2;赵建利1;2;赵雷1;2;谢明佐1;2

    介绍了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应用情况,抽取了一批不同电压等级、运行年限、生产厂家的复合绝缘子,对其外观、电气、机械及材料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交流耐压试验、陡波前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合格率达100%,说明复合绝缘子早期应用出现的机械强度下降问题基本解决;憎水性试验、带护套芯棒水扩散试验、护套黏接强度试验合格率较低,反映运行复合绝缘子老化特征较为灵敏,建议将上述试验项目用于网内运行复合绝缘子抽检;喷水分级法用于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试效果较好;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判定绝缘子伞裙早期老化程度效果良好,材料老化程度对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的影响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2021年03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网刊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老化性能分析

    赵建坤;车传强;燕宝峰;赵建利;赵雷;谢明佐;

    介绍了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应用情况,抽取了一批不同电压等级、运行年限、生产厂家的复合绝缘子,对其外观、电气、机械及材料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交流耐压试验、陡波前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合格率达100%,说明复合绝缘子早期应用出现的机械强度下降问题基本解决;憎水性试验、带护套芯棒水扩散试验、护套黏接强度试验合格率较低,反映运行复合绝缘子老化特征较为灵敏,建议将上述试验项目用于网内运行复合绝缘子抽检;喷水分级法用于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试效果较好;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判定绝缘子伞裙早期老化程度效果良好,材料老化程度对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的影响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2021年03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运行老化性能分析

    赵建坤;车传强;燕宝峰;赵建利;赵雷;谢明佐;

    介绍了内蒙古电网复合绝缘子应用情况,抽取了一批不同电压等级、运行年限、生产厂家的复合绝缘子,对其外观、电气、机械及材料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交流耐压试验、陡波前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机械破坏负荷试验合格率达100%,说明复合绝缘子早期应用出现的机械强度下降问题基本解决;憎水性试验、带护套芯棒水扩散试验、护套黏接强度试验合格率较低,反映运行复合绝缘子老化特征较为灵敏,建议将上述试验项目用于网内运行复合绝缘子抽检;喷水分级法用于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试效果较好;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判定绝缘子伞裙早期老化程度效果良好,材料老化程度对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的影响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2021年03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锅炉再热器管道开裂原因分析

    张艳飞1;韩钢城2;谢利明1;王海学1

    蒙西地区7台同型号亚临界参数燃煤火电锅炉相继发生再热器连接管道开裂泄漏失效事件,失效部位多发生于管道焊接接头内壁坡口倒角退刀槽处。对失效试样进行了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壁厚测量分析,并对7台锅炉设备的设计、运行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煤种偏离设计煤种、电网AGC负荷自动调度、低氮燃烧改造等因素造成锅炉燃烧和运行工况发生变化,使得再热器减温水居于过量高投入水平,导致再热器微调减温器之后布置的直管和弯头长期承受交变热应力和非周期性振动,最终使管道焊接接头内壁坡口倒角退刀槽应力集中区萌生热疲劳裂纹,并扩展贯通。

    2021年03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9K]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火电厂锅炉再热器管道开裂原因分析

    张艳飞;韩钢城;谢利明;王海学;

    蒙西地区7台同型号亚临界参数燃煤火电锅炉相继发生再热器连接管道开裂泄漏失效事件,失效部位多发生于管道焊接接头内壁坡口倒角退刀槽处。对失效试样进行了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壁厚测量分析,并对7台锅炉设备的设计、运行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煤种偏离设计煤种、电网AGC负荷自动调度、低氮燃烧改造等因素造成锅炉燃烧和运行工况发生变化,使得再热器减温水居于过量高投入水平,导致再热器微调减温器之后布置的直管和弯头长期承受交变热应力和非周期性振动,最终使管道焊接接头内壁坡口倒角退刀槽应力集中区萌生热疲劳裂纹,并扩展贯通。

    2021年03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锅炉再热器管道开裂原因分析

    张艳飞;韩钢城;谢利明;王海学;

    蒙西地区7台同型号亚临界参数燃煤火电锅炉相继发生再热器连接管道开裂泄漏失效事件,失效部位多发生于管道焊接接头内壁坡口倒角退刀槽处。对失效试样进行了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壁厚测量分析,并对7台锅炉设备的设计、运行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煤种偏离设计煤种、电网AGC负荷自动调度、低氮燃烧改造等因素造成锅炉燃烧和运行工况发生变化,使得再热器减温水居于过量高投入水平,导致再热器微调减温器之后布置的直管和弯头长期承受交变热应力和非周期性振动,最终使管道焊接接头内壁坡口倒角退刀槽应力集中区萌生热疲劳裂纹,并扩展贯通。

    2021年03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超声相控阵与TOFD检测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吕磊;涂安琪;张艳飞;刘俊

    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TOFD检测技术和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技术对带有不同缺陷的模拟试块进行检测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可知,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TOFD检测技术与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技术能有效检测裂纹、未焊透、夹渣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更直观,可实现对缺陷的可记录检测,对缺陷定位、定量准确; TOFD检测技术利用衍射波对缺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更精确。对于壁厚较大的部件缺陷检测,推荐采用TOFD检测技术,而中厚部件埋藏缺陷建议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2021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评估

    孟文凯1;赵墨林2;王鹏2

    综合考虑配电网节能指标及能耗影响因素,建立了配电网一次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经济评估体系,涵盖了供电能力、技术装备、无功补偿措施以及新节能技术等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了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状态值,得到配电网综合能效分值;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了配电线路、变压器,增设了无功补偿装置,并建立新型节能设备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结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对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最后,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实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及经济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021年03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超声相控阵与TOFD检测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吕磊;涂安琪;张艳飞;刘俊;

    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TOFD检测技术和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技术对带有不同缺陷的模拟试块进行检测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可知,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TOFD检测技术与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技术能有效检测裂纹、未焊透、夹渣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更直观,可实现对缺陷的可记录检测,对缺陷定位、定量准确;TOFD检测技术利用衍射波对缺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更精确。对于壁厚较大的部件缺陷检测,推荐采用TOFD检测技术,而中厚部件埋藏缺陷建议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2021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相控阵与TOFD检测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吕磊;涂安琪;张艳飞;刘俊;

    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TOFD检测技术和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技术对带有不同缺陷的模拟试块进行检测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可知,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TOFD检测技术与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技术能有效检测裂纹、未焊透、夹渣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更直观,可实现对缺陷的可记录检测,对缺陷定位、定量准确;TOFD检测技术利用衍射波对缺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更精确。对于壁厚较大的部件缺陷检测,推荐采用TOFD检测技术,而中厚部件埋藏缺陷建议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2021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评估

    孟文凯;赵墨林;王鹏;

    综合考虑配电网节能指标及能耗影响因素,建立了配电网一次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经济评估体系,涵盖了供电能力、技术装备、无功补偿措施以及新节能技术等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了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状态值,得到配电网综合能效分值;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了配电线路、变压器,增设了无功补偿装置,并建立新型节能设备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结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对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最后,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实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及经济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021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评估

    孟文凯;赵墨林;王鹏;

    综合考虑配电网节能指标及能耗影响因素,建立了配电网一次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经济评估体系,涵盖了供电能力、技术装备、无功补偿措施以及新节能技术等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了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状态值,得到配电网综合能效分值;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了配电线路、变压器,增设了无功补偿装置,并建立新型节能设备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结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对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最后,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实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及经济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021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基于分布式监测系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杨军

    介绍了行波传输后的波形衰减规律,以及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利用分布式监测技术对内蒙古超高压输电线路的3起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了分布式监测技术的应用条件及定位误差,指出了雷击故障的辨识依据。通过分布式监测系统获取的故障时刻工频和暂态电流数据,分步骤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故障高频暂态电流的波形特征辨识是否为雷击故障。经对比,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与实际故障信息相符,满足输电线路快速故障诊断的要求。

    2021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6K]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基于分布式监测系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杨军;

    介绍了行波传输后的波形衰减规律,以及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利用分布式监测技术对内蒙古超高压输电线路的3起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了分布式监测技术的应用条件及定位误差,指出了雷击故障的辨识依据。通过分布式监测系统获取的故障时刻工频和暂态电流数据,分步骤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故障高频暂态电流的波形特征辨识是否为雷击故障。经对比,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与实际故障信息相符,满足输电线路快速故障诊断的要求。

    2021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布式监测系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杨军;

    介绍了行波传输后的波形衰减规律,以及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利用分布式监测技术对内蒙古超高压输电线路的3起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了分布式监测技术的应用条件及定位误差,指出了雷击故障的辨识依据。通过分布式监测系统获取的故障时刻工频和暂态电流数据,分步骤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分析,并通过故障高频暂态电流的波形特征辨识是否为雷击故障。经对比,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与实际故障信息相符,满足输电线路快速故障诊断的要求。

    2021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状态机原理的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研究

    王俊力;王晓雨

    针对人工编写电网启动和校验方案耗时长、易产生遗漏、方案可靠性低等问题,建立了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通过建立新设备启动模型,组建专家系统规则库,构建人机交互规则,实现地区调度启动方案自动、规范、精准编制,提高方案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并以此推动启动方案内容、术语的标准化,形成标准化流程。最后,以某地民业线启动为例,验证了基于状态机原理的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的实用性。

    2021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火电厂脱硫浆液专用pH值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孙利强

    针对目前火电厂在用脱硫浆液专用pH计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分析认为石灰粉纯度、石灰浆液流速和CaSO<sub>3</sub>、CaSO<sub>4</sub>在电极表面沉积是影响脱硫浆液pH值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研制了由进样控制系统、试样分离系统、试样检测系统、排渣系统、冲洗系统构成的脱硫浆液专用pH值测量装置,并在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出脱硫浆液pH值,是提高脱硫效率的有效手段。

    2021年03期 63-6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基于状态机原理的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研究

    王俊力;王晓雨;

    针对人工编写电网启动和校验方案耗时长、易产生遗漏、方案可靠性低等问题,建立了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通过建立新设备启动模型,组建专家系统规则库,构建人机交互规则,实现地区调度启动方案自动、规范、精准编制,提高方案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并以此推动启动方案内容、术语的标准化,形成标准化流程。最后,以某地民业线启动为例,验证了基于状态机原理的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的实用性。

    2021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状态机原理的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研究

    王俊力;王晓雨;

    针对人工编写电网启动和校验方案耗时长、易产生遗漏、方案可靠性低等问题,建立了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通过建立新设备启动模型,组建专家系统规则库,构建人机交互规则,实现地区调度启动方案自动、规范、精准编制,提高方案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并以此推动启动方案内容、术语的标准化,形成标准化流程。最后,以某地民业线启动为例,验证了基于状态机原理的电网启动方案自动编制系统的实用性。

    2021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50 kV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阀控系统设计缺陷及改进措施

    褚海洋;冉学彬;莫跃;宋海彬;毛臻炫;关宇洋;包也

    针对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两起阀控系统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的柔性直流闭锁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因阀控系统并非完全冗余设计,控制两套阀控系统切换的通信EX板为共用设备,存在EX板故障后依然上传阀控系统错误跳闸信息,阀控系统执行故障判断逻辑并出口闭锁柔性直流系统的情况。为此提出执行通信EX板故障校验机制,将两套系统切换通信EX板改造为双套冗余配置等改进措施,避免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柔性直流闭锁事件的发生。

    2021年03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火电厂脱硫浆液专用pH值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孙利强;

    针对目前火电厂在用脱硫浆液专用pH计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分析认为石灰粉纯度、石灰浆液流速和CaSO_3、CaSO_4在电极表面沉积是影响脱硫浆液pH值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研制了由进样控制系统、试样分离系统、试样检测系统、排渣系统、冲洗系统构成的脱硫浆液专用pH值测量装置,并在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出脱硫浆液pH值,是提高脱硫效率的有效手段。

    2021年03期 67-6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脱硫浆液专用pH值测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孙利强;

    针对目前火电厂在用脱硫浆液专用pH计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分析认为石灰粉纯度、石灰浆液流速和CaSO_3、CaSO_4在电极表面沉积是影响脱硫浆液pH值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研制了由进样控制系统、试样分离系统、试样检测系统、排渣系统、冲洗系统构成的脱硫浆液专用pH值测量装置,并在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出脱硫浆液pH值,是提高脱硫效率的有效手段。

    2021年03期 67-6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50 kV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阀控系统设计缺陷及改进措施

    褚海洋;冉学彬;莫跃;宋海彬;毛臻炫;关宇洋;包也;

    针对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两起阀控系统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的柔性直流闭锁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因阀控系统并非完全冗余设计,控制两套阀控系统切换的通信EX板为共用设备,存在EX板故障后依然上传阀控系统错误跳闸信息,阀控系统执行故障判断逻辑并出口闭锁柔性直流系统的情况。为此提出执行通信EX板故障校验机制,将两套系统切换通信EX板改造为双套冗余配置等改进措施,避免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柔性直流闭锁事件的发生。

    2021年03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350 kV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阀控系统设计缺陷及改进措施

    褚海洋;冉学彬;莫跃;宋海彬;毛臻炫;关宇洋;包也;

    针对鲁西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两起阀控系统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的柔性直流闭锁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因阀控系统并非完全冗余设计,控制两套阀控系统切换的通信EX板为共用设备,存在EX板故障后依然上传阀控系统错误跳闸信息,阀控系统执行故障判断逻辑并出口闭锁柔性直流系统的情况。为此提出执行通信EX板故障校验机制,将两套系统切换通信EX板改造为双套冗余配置等改进措施,避免单一通信元件故障导致柔性直流闭锁事件的发生。

    2021年03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线路保护整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乔妮

    针对传统人工线路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工作量大、耗时长,存在人为错误的风险,无法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线路三级开关保护整定需求的问题,提出在VS.2003集成开发环境下,利用VC++编程语言,基于MFC对话框编制整定计算程序,设计了一款能代替人工进行配电网线路保护整定计算的软件,实现了在一个计算界面内同时进行三级开关保护整定,并提供定值校验功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人工计算和软件计算,结果显示,二者计算值完全吻合,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21年03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线路保护整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乔妮;

    针对传统人工线路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工作量大、耗时长,存在人为错误的风险,无法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线路三级开关保护整定需求的问题,提出在VS.2003集成开发环境下,利用VC++编程语言,基于MFC对话框编制整定计算程序,设计了一款能代替人工进行配电网线路保护整定计算的软件,实现了在一个计算界面内同时进行三级开关保护整定,并提供定值校验功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人工计算和软件计算,结果显示,二者计算值完全吻合,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21年03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线路保护整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乔妮;

    针对传统人工线路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工作量大、耗时长,存在人为错误的风险,无法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线路三级开关保护整定需求的问题,提出在VS.2003集成开发环境下,利用VC++编程语言,基于MFC对话框编制整定计算程序,设计了一款能代替人工进行配电网线路保护整定计算的软件,实现了在一个计算界面内同时进行三级开关保护整定,并提供定值校验功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人工计算和软件计算,结果显示,二者计算值完全吻合,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21年03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建筑电气标准化设计方法研究

    丁钰1;吴杨1;王卓1;邢振华2

    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筑电气标准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在变电站设计中,建筑电气的设计可从统一图纸目录、图纸内容要求具体化以及计算简易化等方面进行规范。标准化设计使图纸修改、校审高效、快捷,通过表格形式使断路器、线缆及埋管的匹配关系一目了然,可最大程度减少设计失误。建筑电气标准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但由于建筑电气设计执行的国家标准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宽泛、内容繁多,使得在变电站设计时采用国标和行标时存在不确定因素。

    2021年03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网刊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变电站建筑电气标准化设计方法研究

    丁钰;吴杨;王卓;邢振华;

    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筑电气标准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在变电站设计中,建筑电气的设计可从统一图纸目录、图纸内容要求具体化以及计算简易化等方面进行规范。标准化设计使图纸修改、校审高效、快捷,通过表格形式使断路器、线缆及埋管的匹配关系一目了然,可最大程度减少设计失误。建筑电气标准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但由于建筑电气设计执行的国家标准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宽泛、内容繁多,使得在变电站设计时采用国标和行标时存在不确定因素。

    2021年03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建筑电气标准化设计方法研究

    丁钰;吴杨;王卓;邢振华;

    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筑电气标准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在变电站设计中,建筑电气的设计可从统一图纸目录、图纸内容要求具体化以及计算简易化等方面进行规范。标准化设计使图纸修改、校审高效、快捷,通过表格形式使断路器、线缆及埋管的匹配关系一目了然,可最大程度减少设计失误。建筑电气标准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但由于建筑电气设计执行的国家标准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宽泛、内容繁多,使得在变电站设计时采用国标和行标时存在不确定因素。

    2021年03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变电站深厚填土地基防渗设计及地基处理

    侯光荣

    某500 kV变电站站址地貌由两山夹一鱼塘构成。针对变电站复杂地形,采用黏土心墙+高压旋喷桩组成复合防渗墙,在填土区底部设计了填土底部排水系统,在填方边坡上设置3台大功率水泵,采用分层强夯法处理填土地基,500 kV联合构架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处理地基。经监测,填方边坡和填方区地基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复合防渗墙、地下水排出系统达到预期效果,减少了上游鱼塘对变电站填方区稳定性的影响。

    2021年03期 81-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某地区500 kV电网供电能力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南有斌;黄利飞;马乾有;王玉

    对某地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电网因短路电流问题使得4台主变压器无法并列运行,造成QLS站与WH站的主变压器下送容量不足。提出在该地区新建一座500 kV变电站或者在500 kV QPJ站投产后对该地区电网结构进行优化两种方案,实现QLS、WH供电区域的解环,解环后该地区供电能力可得到显著提高,不再受现网架内薄弱断面影响,该地区新增负荷也不再受限,提出的方案可有效解决该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2021年03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变电站深厚填土地基防渗设计及地基处理

    侯光荣;

    某500 kV变电站站址地貌由两山夹一鱼塘构成。针对变电站复杂地形,采用黏土心墙+高压旋喷桩组成复合防渗墙,在填土区底部设计了填土底部排水系统,在填方边坡上设置3台大功率水泵,采用分层强夯法处理填土地基,500 kV联合构架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处理地基。经监测,填方边坡和填方区地基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复合防渗墙、地下水排出系统达到预期效果,减少了上游鱼塘对变电站填方区稳定性的影响。

    2021年03期 85-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深厚填土地基防渗设计及地基处理

    侯光荣;

    某500 kV变电站站址地貌由两山夹一鱼塘构成。针对变电站复杂地形,采用黏土心墙+高压旋喷桩组成复合防渗墙,在填土区底部设计了填土底部排水系统,在填方边坡上设置3台大功率水泵,采用分层强夯法处理填土地基,500 kV联合构架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处理地基。经监测,填方边坡和填方区地基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复合防渗墙、地下水排出系统达到预期效果,减少了上游鱼塘对变电站填方区稳定性的影响。

    2021年03期 85-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地区500 kV电网供电能力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南有斌;黄利飞;马乾有;王玉;

    对某地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电网因短路电流问题使得4台主变压器无法并列运行,造成QLS站与WH站的主变压器下送容量不足。提出在该地区新建一座500 kV变电站或者在500 kV QPJ站投产后对该地区电网结构进行优化两种方案,实现QLS、WH供电区域的解环,解环后该地区供电能力可得到显著提高,不再受现网架内薄弱断面影响,该地区新增负荷也不再受限,提出的方案可有效解决该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2021年03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地区500 kV电网供电能力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南有斌;黄利飞;马乾有;王玉;

    对某地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电网因短路电流问题使得4台主变压器无法并列运行,造成QLS站与WH站的主变压器下送容量不足。提出在该地区新建一座500 kV变电站或者在500 kV QPJ站投产后对该地区电网结构进行优化两种方案,实现QLS、WH供电区域的解环,解环后该地区供电能力可得到显著提高,不再受现网架内薄弱断面影响,该地区新增负荷也不再受限,提出的方案可有效解决该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2021年03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GW4型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的研制

    徐益荣;安庆丰;宁飞

    传统的人工手动拆装GW4型隔离开关触指的方法费时费力,对检修人员也有较高要求,而且会破坏触指表面镀银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此,乌海电业局研制了一种全新的GW4型隔离开关弹簧触指拆装工具,通过旋转摇把,将力传递到正反丝扣上,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反丝扣和螺母配合作用下,导力杆会前进、后退,从而可以快速拆装触指。经测试,使用该工具,1人即能完成触指拆装,拆装1只触指平均时间由原来的39.4 min缩至3.5 min,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1年03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输电线路数字化选线技术分析及应用

    王凤凯

    针对传统选线方式存在的地形图陈旧、商业遥感数据价格昂贵且处理繁琐等问题,使用多地图软件结合道亨三维设计平台软件进行输电线路的数字化选线、路径优化、通道清理等,使路径走向更加直观、合理、经济;并采用手机GPS定位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快速现场踏勘。通过对可研路径和优化后路径通道清理树木、房屋数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选线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021年03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GW4型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的研制

    徐益荣;安庆丰;宁飞;

    传统的人工手动拆装GW4型隔离开关触指的方法费时费力,对检修人员也有较高要求,而且会破坏触指表面镀银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此,乌海电业局研制了一种全新的GW4型隔离开关弹簧触指拆装工具,通过旋转摇把,将力传递到正反丝扣上,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反丝扣和螺母配合作用下,导力杆会前进、后退,从而可以快速拆装触指。经测试,使用该工具,1人即能完成触指拆装,拆装1只触指平均时间由原来的39.4 min缩至3.5 min,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1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W4型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的研制

    徐益荣;安庆丰;宁飞;

    传统的人工手动拆装GW4型隔离开关触指的方法费时费力,对检修人员也有较高要求,而且会破坏触指表面镀银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此,乌海电业局研制了一种全新的GW4型隔离开关弹簧触指拆装工具,通过旋转摇把,将力传递到正反丝扣上,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在反丝扣和螺母配合作用下,导力杆会前进、后退,从而可以快速拆装触指。经测试,使用该工具,1人即能完成触指拆装,拆装1只触指平均时间由原来的39.4 min缩至3.5 min,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1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定值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

    许利姣;苏建成;方惠玲

    针对现有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因零序电流保护定值设置不当而引发保护误动问题,采用理论值法进行馈线的电容电流计算,在考虑电容电流的精确性、高电阻接地、接地变压器与馈线定值的配合、相继接地故障误动作等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零序电流保护配置整定方法和定值计算原则。并利用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及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整定方法和计算原则的正确性。

    2021年03期 95-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输电线路数字化选线技术分析及应用

    王凤凯;

    针对传统选线方式存在的地形图陈旧、商业遥感数据价格昂贵且处理繁琐等问题,使用多地图软件结合道亨三维设计平台软件进行输电线路的数字化选线、路径优化、通道清理等,使路径走向更加直观、合理、经济;并采用手机GPS定位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快速现场踏勘。通过对可研路径和优化后路径通道清理树木、房屋数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选线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021年03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输电线路数字化选线技术分析及应用

    王凤凯;

    针对传统选线方式存在的地形图陈旧、商业遥感数据价格昂贵且处理繁琐等问题,使用多地图软件结合道亨三维设计平台软件进行输电线路的数字化选线、路径优化、通道清理等,使路径走向更加直观、合理、经济;并采用手机GPS定位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快速现场踏勘。通过对可研路径和优化后路径通道清理树木、房屋数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选线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021年03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的研制及应用

    李国良;杨润平;高志华;苏润梅

    研制了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通过加强光缆接续盒处光缆的支撑力,解决了光缆接续处承载力小的问题,减少了光纤脱落、断裂故障次数。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由杆塔固定部分、构件连接部分、光缆紧固部分组成,从经济性、施工难度、绝缘性能等方面,确定了杆塔固定部分采用全钢美式抱箍工艺、构件连接部分采用不锈钢双孔卡座工艺、光缆紧固部分采用绝缘橡胶线夹(内含钢支撑)工艺。实际应用后,未发生光传输通道故障,应用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定值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

    许利姣;苏建成;方惠玲;

    针对现有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因零序电流保护定值设置不当而引发保护误动问题,采用理论值法进行馈线的电容电流计算,在考虑电容电流的精确性、高电阻接地、接地变压器与馈线定值的配合、相继接地故障误动作等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零序电流保护配置整定方法和定值计算原则。并利用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及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整定方法和计算原则的正确性。

    2021年03期 99-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定值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

    许利姣;苏建成;方惠玲;

    针对现有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因零序电流保护定值设置不当而引发保护误动问题,采用理论值法进行馈线的电容电流计算,在考虑电容电流的精确性、高电阻接地、接地变压器与馈线定值的配合、相继接地故障误动作等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零序电流保护配置整定方法和定值计算原则。并利用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及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整定方法和计算原则的正确性。

    2021年03期 99-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的研制及应用

    李国良;杨润平;高志华;苏润梅;

    研制了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通过加强光缆接续盒处光缆的支撑力,解决了光缆接续处承载力小的问题,减少了光纤脱落、断裂故障次数。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由杆塔固定部分、构件连接部分、光缆紧固部分组成,从经济性、施工难度、绝缘性能等方面,确定了杆塔固定部分采用全钢美式抱箍工艺、构件连接部分采用不锈钢双孔卡座工艺、光缆紧固部分采用绝缘橡胶线夹(内含钢支撑)工艺。实际应用后,未发生光传输通道故障,应用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的研制及应用

    李国良;杨润平;高志华;苏润梅;

    研制了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通过加强光缆接续盒处光缆的支撑力,解决了光缆接续处承载力小的问题,减少了光纤脱落、断裂故障次数。光缆终端接续保护卡具由杆塔固定部分、构件连接部分、光缆紧固部分组成,从经济性、施工难度、绝缘性能等方面,确定了杆塔固定部分采用全钢美式抱箍工艺、构件连接部分采用不锈钢双孔卡座工艺、光缆紧固部分采用绝缘橡胶线夹(内含钢支撑)工艺。实际应用后,未发生光传输通道故障,应用效果较好。

    2021年0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正>目前,以超/特高压为代表的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是全球输电技术中的制高点,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超/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为揭示超/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享最新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分析当前及未来超/特高压工程所面临的难题及挑战,《内蒙古电力技术》编辑部拟策划"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专栏,希望与作者、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现诚邀业界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踊跃投稿。

    2021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正>目前,以超/特高压为代表的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是全球输电技术中的制高点,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超/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为揭示超/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享最新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分析当前及未来超/特高压工程所面临的难题及挑战,《内蒙古电力技术》编辑部拟策划"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专栏,希望与作者、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现诚邀业界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踊跃投稿。

    2021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正>目前,以超/特高压为代表的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是全球输电技术中的制高点,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超/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为揭示超/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享最新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分析当前及未来超/特高压工程所面临的难题及挑战,《内蒙古电力技术》编辑部拟策划"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专栏,希望与作者、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现诚邀业界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踊跃投稿。

    2021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