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国毅2022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网刊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李京京1;王蕴敏2;3;4;陈阳1
针对风电场并网容量的逐年增长对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局部电网带来的电压稳定问题,建立了永磁直驱风机风电场并入交流电网的电磁暂态等值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并网点短路比、联络线等效电阻与电抗比值(<i>X</i><sub>L</sub>/<i>R</i><sub>L</sub>)对并网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机端并入并联电容器和并网点并入STATCOM方式进行联合无功补偿,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并网点电压的暂态稳定性。
2022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网刊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胥国毅;
<正>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大局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将推动现有电力系统全面升级转型,其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将推动传统电网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2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胥国毅;
<正>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大局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将推动现有电力系统全面升级转型,其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将推动传统电网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2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胥国毅;
<正>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大局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将推动现有电力系统全面升级转型,其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将推动传统电网发生根本性变化。
2022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京京;王蕴敏;陈阳;
针对风电场并网容量的逐年增长对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局部电网带来的电压稳定问题,建立了永磁直驱风机风电场并入交流电网的电磁暂态等值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并网点短路比、联络线等效电阻与电抗比值(XL/RL)对并网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机端并入并联电容器和并网点并入STATCOM方式进行联合无功补偿,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并网点电压的暂态稳定性。
2022年01期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京京;王蕴敏;陈阳;
针对风电场并网容量的逐年增长对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局部电网带来的电压稳定问题,建立了永磁直驱风机风电场并入交流电网的电磁暂态等值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并网点短路比、联络线等效电阻与电抗比值(XL/RL)对并网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机端并入并联电容器和并网点并入STATCOM方式进行联合无功补偿,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并网点电压的暂态稳定性。
2022年01期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焦晓峰1;蒋兴群2;刘波2;宋力2;3;陈永艳2;3;张宪琦4
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伤状态进行有效检测,提出一种基于CenterNet目标检测算法的风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技术。该技术选取DLA-60特征提取网络作为CenterNet算法的骨干网络,并在DLA-60网络中引入注意力引导数据增强机制,提升检测算法的精度。优化后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模型的检测精度为88%,较原始算法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且检测时间基本与原网络持平,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2022年01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网刊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焦晓峰;蒋兴群;刘波;宋力;陈永艳;张宪琦;
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伤状态进行有效检测,提出一种基于CenterNet目标检测算法的风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技术。该技术选取DLA-60特征提取网络作为CenterNet算法的骨干网络,并在DLA-60网络中引入注意力引导数据增强机制,提升检测算法的精度。优化后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模型的检测精度为88%,较原始算法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且检测时间基本与原网络持平,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2022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 ] - 焦晓峰;蒋兴群;刘波;宋力;陈永艳;张宪琦;
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伤状态进行有效检测,提出一种基于CenterNet目标检测算法的风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技术。该技术选取DLA-60特征提取网络作为CenterNet算法的骨干网络,并在DLA-60网络中引入注意力引导数据增强机制,提升检测算法的精度。优化后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模型的检测精度为88%,较原始算法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且检测时间基本与原网络持平,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2022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焦晓峰;蒋兴群;刘波;宋力;陈永艳;张宪琦;
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伤状态进行有效检测,提出一种基于CenterNet目标检测算法的风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技术。该技术选取DLA-60特征提取网络作为CenterNet算法的骨干网络,并在DLA-60网络中引入注意力引导数据增强机制,提升检测算法的精度。优化后风力机叶片损伤检测识别模型的检测精度为88%,较原始算法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且检测时间基本与原网络持平,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2022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琪1;2;温雪娇3
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发的2~3年滚动校核数据为基础,采用2023年预测丰平大数据,分别通过小干扰和大扰动稳定分析方法对不同比例风电接入影响下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风电不出力时,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性最差;随着风电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水平有所提升;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内蒙古电网,可有效提升电网动态稳定水平。并提出加装电子系统稳定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建设内蒙古电网与华北电网的异步联网工程等改善动态稳定特性的措施。
2022年0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网刊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郭琪;温雪娇;
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发的2~3年滚动校核数据为基础,采用2023年预测丰平大数据,分别通过小干扰和大扰动稳定分析方法对不同比例风电接入影响下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风电不出力时,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性最差;随着风电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水平有所提升;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内蒙古电网,可有效提升电网动态稳定水平。并提出加装电子系统稳定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建设内蒙古电网与华北电网的异步联网工程等改善动态稳定特性的措施。
2022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郑博文;杨朋威;任正;王新宇;窦宇宇;王俊芳;陈财福
针对新能源弱惯量、出力波动大、无功支撑能力差,严重影响弱同步支撑的送端电网暂态稳定特性及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采用PSASP (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分析工具,以锡林浩特地区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电网为对象,研究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后,交直流系统与风火电源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暂态稳定性。搭建了典型风火电源打捆的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对不同风电出力占比情况下系统发生交流短路故障、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风电出力占比的提高将削减火电机组注入系统的暂态加速能量,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结论。
2022年01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网刊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郭琪;温雪娇;
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发的2~3年滚动校核数据为基础,采用2023年预测丰平大数据,分别通过小干扰和大扰动稳定分析方法对不同比例风电接入影响下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风电不出力时,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性最差;随着风电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电网动态稳定水平有所提升;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内蒙古电网,可有效提升电网动态稳定水平。并提出加装电子系统稳定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建设内蒙古电网与华北电网的异步联网工程等改善动态稳定特性的措施。
2022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博文;杨朋威;任正;王新宇;窦宇宇;王俊芳;陈财福;
针对新能源弱惯量、出力波动大、无功支撑能力差,严重影响弱同步支撑的送端电网暂态稳定特性及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采用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分析工具,以锡林浩特地区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电网为对象,研究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后,交直流系统与风火电源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暂态稳定性。搭建了典型风火电源打捆的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对不同风电出力占比情况下系统发生交流短路故障、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风电出力占比的提高将削减火电机组注入系统的暂态加速能量,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结论。
2022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 ] - 郑博文;杨朋威;任正;王新宇;窦宇宇;王俊芳;陈财福;
针对新能源弱惯量、出力波动大、无功支撑能力差,严重影响弱同步支撑的送端电网暂态稳定特性及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采用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分析工具,以锡林浩特地区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电网为对象,研究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后,交直流系统与风火电源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暂态稳定性。搭建了典型风火电源打捆的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对不同风电出力占比情况下系统发生交流短路故障、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风电出力占比的提高将削减火电机组注入系统的暂态加速能量,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结论。
2022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博文;杨朋威;任正;王新宇;窦宇宇;王俊芳;陈财福;
针对新能源弱惯量、出力波动大、无功支撑能力差,严重影响弱同步支撑的送端电网暂态稳定特性及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采用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分析工具,以锡林浩特地区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电网为对象,研究了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后,交直流系统与风火电源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暂态稳定性。搭建了典型风火电源打捆的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对不同风电出力占比情况下系统发生交流短路故障、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时的暂态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风电出力占比的提高将削减火电机组注入系统的暂态加速能量,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结论。
2022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邢华栋1;2;原帅1;陶军1;2;焦晓峰1;张谦1;贾斌1;朱生华1
基于PSCAD搭建了内蒙古电网水电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对黑启动试验的发电机空充线路、长线路空充主变压器、火电厂大功率辅机启动、火电机组并网等过程进行了潮流和动态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发电机自励磁、空充线路合闸过电压、空充主变压器铁磁谐振过电压、启动负荷引起的系统电压和频率波动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万家寨水电站3号机组以孤网模式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能够维持试验系统频率稳定,并具有较强的进相能力,可作为内蒙古电网黑启动电源;黑启动过程中机组未出现自励磁现象,各厂站母线电压未超过规定限值,建议火电机组取消初负荷,以免并网后造成系统频率大幅波动。
2022年01期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网刊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邢华栋;原帅;陶军;焦晓峰;张谦;贾斌;朱生华;
基于PSCAD搭建了内蒙古电网水电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对黑启动试验的发电机空充线路、长线路空充主变压器、火电厂大功率辅机启动、火电机组并网等过程进行了潮流和动态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发电机自励磁、空充线路合闸过电压、空充主变压器铁磁谐振过电压、启动负荷引起的系统电压和频率波动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万家寨水电站3号机组以孤网模式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能够维持试验系统频率稳定,并具有较强的进相能力,可作为内蒙古电网黑启动电源;黑启动过程中机组未出现自励磁现象,各厂站母线电压未超过规定限值,建议火电机组取消初负荷,以免并网后造成系统频率大幅波动。
2022年01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 ] - 邢华栋;原帅;陶军;焦晓峰;张谦;贾斌;朱生华;
基于PSCAD搭建了内蒙古电网水电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对黑启动试验的发电机空充线路、长线路空充主变压器、火电厂大功率辅机启动、火电机组并网等过程进行了潮流和动态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发电机自励磁、空充线路合闸过电压、空充主变压器铁磁谐振过电压、启动负荷引起的系统电压和频率波动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万家寨水电站3号机组以孤网模式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能够维持试验系统频率稳定,并具有较强的进相能力,可作为内蒙古电网黑启动电源;黑启动过程中机组未出现自励磁现象,各厂站母线电压未超过规定限值,建议火电机组取消初负荷,以免并网后造成系统频率大幅波动。
2022年01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邢华栋;原帅;陶军;焦晓峰;张谦;贾斌;朱生华;
基于PSCAD搭建了内蒙古电网水电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对黑启动试验的发电机空充线路、长线路空充主变压器、火电厂大功率辅机启动、火电机组并网等过程进行了潮流和动态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发电机自励磁、空充线路合闸过电压、空充主变压器铁磁谐振过电压、启动负荷引起的系统电压和频率波动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万家寨水电站3号机组以孤网模式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能够维持试验系统频率稳定,并具有较强的进相能力,可作为内蒙古电网黑启动电源;黑启动过程中机组未出现自励磁现象,各厂站母线电压未超过规定限值,建议火电机组取消初负荷,以免并网后造成系统频率大幅波动。
2022年01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祁兵;赵燕玲;杜亚彬;李彬
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的虚拟电厂调度策略。该策略利用多级聚合商的调控作用降低部分用电负荷,缓解虚拟电厂整合其他发电功率的压力;并利用高碳能源设备、低碳能源设备以及储能装置等共同协调作用,在满足用户用电负荷的基础上降低系统总的碳排放量;最后,通过各类型机组发电功率变化情况讨论虚拟电厂的调控策略。
2022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网刊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祁兵;赵燕玲;杜亚彬;李彬;
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的虚拟电厂调度策略。该策略利用多级聚合商的调控作用降低部分用电负荷,缓解虚拟电厂整合其他发电功率的压力;并利用高碳能源设备、低碳能源设备以及储能装置等共同协调作用,在满足用户用电负荷的基础上降低系统总的碳排放量;最后,通过各类型机组发电功率变化情况讨论虚拟电厂的调控策略。
2022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 ] - 祁兵;赵燕玲;杜亚彬;李彬;
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的虚拟电厂调度策略。该策略利用多级聚合商的调控作用降低部分用电负荷,缓解虚拟电厂整合其他发电功率的压力;并利用高碳能源设备、低碳能源设备以及储能装置等共同协调作用,在满足用户用电负荷的基础上降低系统总的碳排放量;最后,通过各类型机组发电功率变化情况讨论虚拟电厂的调控策略。
2022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祁兵;赵燕玲;杜亚彬;李彬;
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的虚拟电厂调度策略。该策略利用多级聚合商的调控作用降低部分用电负荷,缓解虚拟电厂整合其他发电功率的压力;并利用高碳能源设备、低碳能源设备以及储能装置等共同协调作用,在满足用户用电负荷的基础上降低系统总的碳排放量;最后,通过各类型机组发电功率变化情况讨论虚拟电厂的调控策略。
2022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原帅1;2;奥淇仑1;石静1;刘宇1;2;苗丽芳1;2;苏珂1;2
针对当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分析中忽略了光伏系统的问题,基于光伏系统低电压过渡控制策略,研究了光伏系统三相稳态短路电流的特点,提出光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光伏系统短路电流模型与实际系统短路特性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和模型可用于开展光伏汇集区短路电流计算分析。
2022年01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网刊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原帅;奥淇仑;石静;刘宇;苗丽芳;苏珂;
针对当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分析中忽略了光伏系统的问题,基于光伏系统低电压过渡控制策略,研究了光伏系统三相稳态短路电流的特点,提出光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光伏系统短路电流模型与实际系统短路特性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和模型可用于开展光伏汇集区短路电流计算分析。
2022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原帅;奥淇仑;石静;刘宇;苗丽芳;苏珂;
针对当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分析中忽略了光伏系统的问题,基于光伏系统低电压过渡控制策略,研究了光伏系统三相稳态短路电流的特点,提出光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光伏系统短路电流模型与实际系统短路特性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和模型可用于开展光伏汇集区短路电流计算分析。
2022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志伟
结合沿海某300 MW海上风电场项目,设计了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钢结构支承,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钢结构应力符合要求,分析结果能够为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依据。
2022年0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7K] [网刊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徐志伟;
结合沿海某300 MW海上风电场项目,设计了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钢结构支承,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钢结构应力符合要求,分析结果能够为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依据。
2022年0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志伟;
结合沿海某300 MW海上风电场项目,设计了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钢结构支承,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钢结构应力符合要求,分析结果能够为海上风电升压站平台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依据。
2022年0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泽华1;张峥1;吴绍卿1;兰宇1;赵建昊2;贺春3;何金3
为改善绝缘子气固界面电场分布,提出了表层功能梯度材料(SFGM)的概念,并采用迭代算法对22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进行优化。优化后SFGM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趋势与沿面电场分布正相关,由中心导杆向外壳逐渐降低;与传统绝缘子相比,优化后的SFGM绝缘子可以显著降低绝缘子表面及周围的最大电场强度,改善绝缘子的沿面耐电性能。
2022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王泽华;张峥;吴绍卿;兰宇;赵建昊;贺春;何金;
为改善绝缘子气固界面电场分布,提出了表层功能梯度材料(SFGM)的概念,并采用迭代算法对22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进行优化。优化后SFGM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趋势与沿面电场分布正相关,由中心导杆向外壳逐渐降低;与传统绝缘子相比,优化后的SFGM绝缘子可以显著降低绝缘子表面及周围的最大电场强度,改善绝缘子的沿面耐电性能。
2022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 王泽华;张峥;吴绍卿;兰宇;赵建昊;贺春;何金;
为改善绝缘子气固界面电场分布,提出了表层功能梯度材料(SFGM)的概念,并采用迭代算法对22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进行优化。优化后SFGM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趋势与沿面电场分布正相关,由中心导杆向外壳逐渐降低;与传统绝缘子相比,优化后的SFGM绝缘子可以显著降低绝缘子表面及周围的最大电场强度,改善绝缘子的沿面耐电性能。
2022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泽华;张峥;吴绍卿;兰宇;赵建昊;贺春;何金;
为改善绝缘子气固界面电场分布,提出了表层功能梯度材料(SFGM)的概念,并采用迭代算法对220 kV GIS盆式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进行优化。优化后SFGM绝缘子的表面相对介电常数分布趋势与沿面电场分布正相关,由中心导杆向外壳逐渐降低;与传统绝缘子相比,优化后的SFGM绝缘子可以显著降低绝缘子表面及周围的最大电场强度,改善绝缘子的沿面耐电性能。
2022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浩1;韩志伟2;郭光耀2;谭晓蒙1;孙云飞1
针对某110 kV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严重腐蚀问题,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检测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土壤中氧浓度分布不均而形成的氧浓差腐蚀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腐蚀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在役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的巡视力度,新更换的拉线棒表面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采用混凝土加固灌注技术解决输电铁塔拉线棒的腐蚀问题等建议。
2022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网刊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张建英1;2;郭红兵1;2;荀华1;2;杨玥1;2;郑璐1;2;赵夏瑶1;2
针对部分用户篡改变压器铭牌和出厂技术资料中容量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附加铜耗占负载损耗比例的电力变压器铭牌容量判别方法,该方法仅应用变压器铭牌和出厂技术资料中的直流电阻试验数据、负载损耗数据,即可有效甄别变压器铭牌容量的真实性。以某SFPZ9-130000/220型用户变压器为例进行判别,及时发现了该用户变压器铭牌容量失真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2022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陈浩;韩志伟;郭光耀;谭晓蒙;孙云飞;
针对某110 kV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严重腐蚀问题,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检测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土壤中氧浓度分布不均而形成的氧浓差腐蚀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腐蚀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在役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的巡视力度,新更换的拉线棒表面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采用混凝土加固灌注技术解决输电铁塔拉线棒的腐蚀问题等建议。
2022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浩;韩志伟;郭光耀;谭晓蒙;孙云飞;
针对某110 kV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严重腐蚀问题,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检测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土壤中氧浓度分布不均而形成的氧浓差腐蚀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腐蚀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在役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拉线棒的巡视力度,新更换的拉线棒表面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采用混凝土加固灌注技术解决输电铁塔拉线棒的腐蚀问题等建议。
2022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英;郭红兵;荀华;杨玥;郑璐;赵夏瑶;
针对部分用户篡改变压器铭牌和出厂技术资料中容量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附加铜耗占负载损耗比例的电力变压器铭牌容量判别方法,该方法仅应用变压器铭牌和出厂技术资料中的直流电阻试验数据、负载损耗数据,即可有效甄别变压器铭牌容量的真实性。以某SFPZ9-130000/220型用户变压器为例进行判别,及时发现了该用户变压器铭牌容量失真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2022年0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英;郭红兵;荀华;杨玥;郑璐;赵夏瑶;
针对部分用户篡改变压器铭牌和出厂技术资料中容量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附加铜耗占负载损耗比例的电力变压器铭牌容量判别方法,该方法仅应用变压器铭牌和出厂技术资料中的直流电阻试验数据、负载损耗数据,即可有效甄别变压器铭牌容量的真实性。以某SFPZ9-130000/220型用户变压器为例进行判别,及时发现了该用户变压器铭牌容量失真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2022年0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文良1;2;刘卓1;2;窦冰杰1;2;侯宇嘉1;2
为解决变压器制造厂使用的发电机组和高压调压器不适用于变电站大型变压器空载和负载现场试验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大容量、无功功率自补偿、可移动的新型试验电源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某220 kV变电站主变压器现场试验项目。应用结果显示,新型试验电源装置通过无功功率自补偿,试验电压可满足220 kV变压器1.1倍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测试要求;通过对现场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效果进行精确调节,试验电流可满足220 kV变压器50%额定电流下的负载损耗测试要求。
2022年01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杨文良;刘卓;窦冰杰;侯宇嘉;
为解决变压器制造厂使用的发电机组和高压调压器不适用于变电站大型变压器空载和负载现场试验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大容量、无功功率自补偿、可移动的新型试验电源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某220 kV变电站主变压器现场试验项目。应用结果显示,新型试验电源装置通过无功功率自补偿,试验电压可满足220 kV变压器1.1倍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测试要求;通过对现场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效果进行精确调节,试验电流可满足220 kV变压器50%额定电流下的负载损耗测试要求。
2022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文良;刘卓;窦冰杰;侯宇嘉;
为解决变压器制造厂使用的发电机组和高压调压器不适用于变电站大型变压器空载和负载现场试验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大容量、无功功率自补偿、可移动的新型试验电源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某220 kV变电站主变压器现场试验项目。应用结果显示,新型试验电源装置通过无功功率自补偿,试验电压可满足220 kV变压器1.1倍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测试要求;通过对现场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效果进行精确调节,试验电流可满足220 kV变压器50%额定电流下的负载损耗测试要求。
2022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 张平1;韩晋思2;许才1;鲍音夫1
介绍了电子式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原理架构、暂态阶跃响应特性及其影响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校验的直流电流互感器暂态阶跃响应测试方法,通过多项式拟合计算出阶跃响应延时时间等关键指标。并利用开发的暂态阶跃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对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延时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证明该方案可行。
2022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网刊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杨文良;刘卓;窦冰杰;侯宇嘉;
为解决变压器制造厂使用的发电机组和高压调压器不适用于变电站大型变压器空载和负载现场试验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大容量、无功功率自补偿、可移动的新型试验电源装置,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某220 kV变电站主变压器现场试验项目。应用结果显示,新型试验电源装置通过无功功率自补偿,试验电压可满足220 kV变压器1.1倍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测试要求;通过对现场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效果进行精确调节,试验电流可满足220 kV变压器50%额定电流下的负载损耗测试要求。
2022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平;韩晋思;许才;鲍音夫;
介绍了电子式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原理架构、暂态阶跃响应特性及其影响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校验的直流电流互感器暂态阶跃响应测试方法,通过多项式拟合计算出阶跃响应延时时间等关键指标。并利用开发的暂态阶跃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对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延时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证明该方案可行。
2022年0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平;韩晋思;许才;鲍音夫;
介绍了电子式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原理架构、暂态阶跃响应特性及其影响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校验的直流电流互感器暂态阶跃响应测试方法,通过多项式拟合计算出阶跃响应延时时间等关键指标。并利用开发的暂态阶跃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对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延时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证明该方案可行。
2022年0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玉林1;韩忠晖2;朱磊1;杨俊1;陈武1;李国栋3
通过对影响变电站消防能力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提取了消防预控措施、设备健康水平等4个一级指标和消防设施巡视、消防设施维护等1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分层次模型对变电站消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AHP评估模型可以实现对变电站消防能力水平的量化表征,避免了粗泛化定性描述;变电站可依据评估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针对性地制订治理策略,开展变电站消防隐患治理。
2022年01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网刊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董玉林;韩忠晖;朱磊;杨俊;陈武;李国栋;
通过对影响变电站消防能力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提取了消防预控措施、设备健康水平等4个一级指标和消防设施巡视、消防设施维护等1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分层次模型对变电站消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AHP评估模型可以实现对变电站消防能力水平的量化表征,避免了粗泛化定性描述;变电站可依据评估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针对性地制订治理策略,开展变电站消防隐患治理。
2022年01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玉林;韩忠晖;朱磊;杨俊;陈武;李国栋;
通过对影响变电站消防能力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提取了消防预控措施、设备健康水平等4个一级指标和消防设施巡视、消防设施维护等1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分层次模型对变电站消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AHP评估模型可以实现对变电站消防能力水平的量化表征,避免了粗泛化定性描述;变电站可依据评估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针对性地制订治理策略,开展变电站消防隐患治理。
2022年01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启平1;何伟2;贾蕾3
针对电网建设项目场地多、覆盖面广、安全风险大的特点,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安全监测技术。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和视角可选择等优点,可及时检测出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有效解决采用摄像机时像素低、拍摄距离长、拍摄角度单一、背光等问题,也可以找出平时肉眼检查验收中难以发现的质量隐患,有效避免检验盲点,保证工程质量。
2022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网刊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刘晓波;陈志勇;李月文;王珂;高云峰
针对变压器试验仪器的连接线箱内部摆放杂乱,找线、理线而导致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长的问题,研制了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线箱以STC89C52单片机为基础设计核心控制电路,利用霍尔开关作为开箱触发单元,按照功能需求制作控制面板,并安装了与连接线匹配的固定插槽。试验接线箱具有分类放置、固定设备、自动检测、视觉识别等多种功能。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使用后,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由69 min缩短为37.2 min,平均节省时间31.8 min,同时有效避免了相关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2年01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网刊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周启平;何伟;贾蕾;
针对电网建设项目场地多、覆盖面广、安全风险大的特点,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安全监测技术。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和视角可选择等优点,可及时检测出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有效解决采用摄像机时像素低、拍摄距离长、拍摄角度单一、背光等问题,也可以找出平时肉眼检查验收中难以发现的质量隐患,有效避免检验盲点,保证工程质量。
2022年0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启平;何伟;贾蕾;
针对电网建设项目场地多、覆盖面广、安全风险大的特点,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安全监测技术。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和视角可选择等优点,可及时检测出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有效解决采用摄像机时像素低、拍摄距离长、拍摄角度单一、背光等问题,也可以找出平时肉眼检查验收中难以发现的质量隐患,有效避免检验盲点,保证工程质量。
2022年0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波;陈志勇;李月文;王珂;高云峰;
针对变压器试验仪器的连接线箱内部摆放杂乱,找线、理线而导致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长的问题,研制了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线箱以STC89C52单片机为基础设计核心控制电路,利用霍尔开关作为开箱触发单元,按照功能需求制作控制面板,并安装了与连接线匹配的固定插槽。试验接线箱具有分类放置、固定设备、自动检测、视觉识别等多种功能。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使用后,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由69 min缩短为37.2 min,平均节省时间31.8 min,同时有效避免了相关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2年0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刘晓波;陈志勇;李月文;王珂;高云峰;
针对变压器试验仪器的连接线箱内部摆放杂乱,找线、理线而导致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长的问题,研制了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线箱以STC89C52单片机为基础设计核心控制电路,利用霍尔开关作为开箱触发单元,按照功能需求制作控制面板,并安装了与连接线匹配的固定插槽。试验接线箱具有分类放置、固定设备、自动检测、视觉识别等多种功能。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使用后,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由69 min缩短为37.2 min,平均节省时间31.8 min,同时有效避免了相关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2年0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波;陈志勇;李月文;王珂;高云峰;
针对变压器试验仪器的连接线箱内部摆放杂乱,找线、理线而导致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长的问题,研制了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线箱以STC89C52单片机为基础设计核心控制电路,利用霍尔开关作为开箱触发单元,按照功能需求制作控制面板,并安装了与连接线匹配的固定插槽。试验接线箱具有分类放置、固定设备、自动检测、视觉识别等多种功能。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使用后,变压器试验准备及收尾用时由69 min缩短为37.2 min,平均节省时间31.8 min,同时有效避免了相关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2年0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盛程1;2;王韵婷3
临界热流密度对反应堆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温升速率进行观察可以有效判断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应用Haar小波函数对自然循环条件下窄通道内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温升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分解及重构,认为小波分析的结论与通过试验获得的温升数据结果符合性较好,能够准确判断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位置和时刻。
2022年0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网刊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盛程;王韵婷;
临界热流密度对反应堆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温升速率进行观察可以有效判断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应用Haar小波函数对自然循环条件下窄通道内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温升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分解及重构,认为小波分析的结论与通过试验获得的温升数据结果符合性较好,能够准确判断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位置和时刻。
2022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弘;孟浩;孙利;郝薛刚;陈淑荣
针对内蒙古某电厂锅炉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频繁堵塞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得出结论为:热力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的产物沉积在阀笼节流孔,导致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堵塞。通过调整给水pH值、调节除氧器排气阀、减缓水汽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降低水汽系统中的铁含量、对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的阀笼结构改造等措施,解决了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频繁堵塞的问题。
2022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网刊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盛程;王韵婷;
临界热流密度对反应堆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温升速率进行观察可以有效判断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应用Haar小波函数对自然循环条件下窄通道内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温升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分解及重构,认为小波分析的结论与通过试验获得的温升数据结果符合性较好,能够准确判断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位置和时刻。
2022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弘;孟浩;孙利;郝薛刚;陈淑荣;
针对内蒙古某电厂锅炉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频繁堵塞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得出结论为:热力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的产物沉积在阀笼节流孔,导致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堵塞。通过调整给水pH值、调节除氧器排气阀、减缓水汽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降低水汽系统中的铁含量、对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的阀笼结构改造等措施,解决了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频繁堵塞的问题。
2022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纯仁1;周莉2;田文华2;冯长宁1;吴迪1
针对空冷电厂精处理粉末过滤器粉末树脂泄漏问题,对某2×600 MW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进水及出水悬浮物浓度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厂凝结水中悬浮颗粒物集中分布在2~10 μm,当粉末过滤器出口长时间且大量出现10 μm以上颗粒时,判定为过滤器泄漏。铺膜时间设置为180 min,可有效减轻粉末树脂泄漏情况;粉末过滤器运行中期过滤效率稳定;运行末期,过滤效率下降明显,出水水质劣化,需调整现行过滤器解列指标。
2022年01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网刊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袁弘;孟浩;孙利;郝薛刚;陈淑荣;
针对内蒙古某电厂锅炉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频繁堵塞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得出结论为:热力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的产物沉积在阀笼节流孔,导致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堵塞。通过调整给水pH值、调节除氧器排气阀、减缓水汽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降低水汽系统中的铁含量、对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的阀笼结构改造等措施,解决了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频繁堵塞的问题。
2022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纯仁;周莉;田文华;冯长宁;吴迪;
针对空冷电厂精处理粉末过滤器粉末树脂泄漏问题,对某2×600 MW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进水及出水悬浮物浓度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厂凝结水中悬浮颗粒物集中分布在2~10μm,当粉末过滤器出口长时间且大量出现10μm以上颗粒时,判定为过滤器泄漏。铺膜时间设置为180 min,可有效减轻粉末树脂泄漏情况;粉末过滤器运行中期过滤效率稳定;运行末期,过滤效率下降明显,出水水质劣化,需调整现行过滤器解列指标。
2022年01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纯仁;周莉;田文华;冯长宁;吴迪;
针对空冷电厂精处理粉末过滤器粉末树脂泄漏问题,对某2×600 MW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进水及出水悬浮物浓度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厂凝结水中悬浮颗粒物集中分布在2~10μm,当粉末过滤器出口长时间且大量出现10μm以上颗粒时,判定为过滤器泄漏。铺膜时间设置为180 min,可有效减轻粉末树脂泄漏情况;粉末过滤器运行中期过滤效率稳定;运行末期,过滤效率下降明显,出水水质劣化,需调整现行过滤器解列指标。
2022年01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罗纯仁;周莉;田文华;冯长宁;吴迪;
针对空冷电厂精处理粉末过滤器粉末树脂泄漏问题,对某2×600 MW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进水及出水悬浮物浓度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厂凝结水中悬浮颗粒物集中分布在2~10μm,当粉末过滤器出口长时间且大量出现10μm以上颗粒时,判定为过滤器泄漏。铺膜时间设置为180 min,可有效减轻粉末树脂泄漏情况;粉末过滤器运行中期过滤效率稳定;运行末期,过滤效率下降明显,出水水质劣化,需调整现行过滤器解列指标。
2022年01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