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芳;丛雨;王立强
针对电网机电仿真程序中光伏模型功率控制参数典型化、精确度低、无法体现实际机组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机电暂态功率控制参数辨识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控制环节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计算求解,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进行偏差对比,分析了参数辨识结果的数据,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2022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网刊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何芳;丛雨;王立强;
针对电网机电仿真程序中光伏模型功率控制参数典型化、精确度低、无法体现实际机组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机电暂态功率控制参数辨识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控制环节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计算求解,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进行偏差对比,分析了参数辨识结果的数据,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2022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芳;丛雨;王立强;
针对电网机电仿真程序中光伏模型功率控制参数典型化、精确度低、无法体现实际机组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机电暂态功率控制参数辨识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控制环节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计算求解,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进行偏差对比,分析了参数辨识结果的数据,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2022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 何芳;丛雨;王立强;
针对电网机电仿真程序中光伏模型功率控制参数典型化、精确度低、无法体现实际机组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机电暂态功率控制参数辨识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控制环节的控制参数进行寻优计算求解,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进行偏差对比,分析了参数辨识结果的数据,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2022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利慧;李晓波;俎海东;云杰;魏超
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即接触表面磨损类故障和接触元件损伤类故障进行了介绍,在总结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特点的基础上,对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振动特征提取的时域方法、频域方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各类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结合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2022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张利慧;李晓波;俎海东;云杰;魏超;
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即接触表面磨损类故障和接触元件损伤类故障进行了介绍,在总结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特点的基础上,对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振动特征提取的时域方法、频域方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各类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结合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2022年03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利慧;李晓波;俎海东;云杰;魏超;
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即接触表面磨损类故障和接触元件损伤类故障进行了介绍,在总结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特点的基础上,对风力发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振动特征提取的时域方法、频域方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各类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结合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2022年03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邢华栋1;2;慕腾1;2;陶军1;2;王宇强1;2;景志滨3;齐军3;张红光3
基于黑启动试验实测数据对潮流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输电线路参数不精确引起的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变电站启动负荷、火电厂启动辅机和火电机组并网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从系统建模和仿真条件两方面对动态仿真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建立的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足够准确,能够正确模拟黑启动试验过程中各类元件的动态特性,对大部分操作的仿真条件预测与实际相符,可为黑启动试验系统的电压、频率等指标提供准确的数值边界和发展趋势预测。
2022年03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邢华栋;慕腾;陶军;王宇强;景志滨;齐军;张红光;
基于黑启动试验实测数据对潮流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输电线路参数不精确引起的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变电站启动负荷、火电厂启动辅机和火电机组并网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从系统建模和仿真条件两方面对动态仿真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建立的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足够准确,能够正确模拟黑启动试验过程中各类元件的动态特性,对大部分操作的仿真条件预测与实际相符,可为黑启动试验系统的电压、频率等指标提供准确的数值边界和发展趋势预测。
2022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华栋;慕腾;陶军;王宇强;景志滨;齐军;张红光;
基于黑启动试验实测数据对潮流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输电线路参数不精确引起的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变电站启动负荷、火电厂启动辅机和火电机组并网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从系统建模和仿真条件两方面对动态仿真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建立的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足够准确,能够正确模拟黑启动试验过程中各类元件的动态特性,对大部分操作的仿真条件预测与实际相符,可为黑启动试验系统的电压、频率等指标提供准确的数值边界和发展趋势预测。
2022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邢华栋;慕腾;陶军;王宇强;景志滨;齐军;张红光;
基于黑启动试验实测数据对潮流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输电线路参数不精确引起的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变电站启动负荷、火电厂启动辅机和火电机组并网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从系统建模和仿真条件两方面对动态仿真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建立的黑启动试验系统模型足够准确,能够正确模拟黑启动试验过程中各类元件的动态特性,对大部分操作的仿真条件预测与实际相符,可为黑启动试验系统的电压、频率等指标提供准确的数值边界和发展趋势预测。
2022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永林
针对核电无刷励磁系统的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易发生开路故障,导致励磁机电枢电流分布不对称,转子承受不平衡电磁力作用的问题,以一台核电5.8 MW三相无刷励磁机旋转整流器的一个二极管开路故障为例,结合电枢绕组空间布局及其感应电动势特点,分析了旋转整流器二极管的导通规律及二极管开路故障前后电枢磁场的变化特征,得到转子不平衡磁拉力的解析表达式和谐波特征,进一步结合矢量分解原理及各相绕组通断规律预测了转子在<i>x</i>′轴和<i>y</i>′轴方向的振动频率。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转子不平衡磁拉力与二极管开路故障的关联特征,验证了二极管故障后转子不平衡磁拉力的基频、(<i>P</i>±1)倍基频、(2<i>P</i>±1)倍基频等谐波幅值显著增大的预测。
2022年03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7K] [网刊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庞永林;
针对核电无刷励磁系统的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易发生开路故障,导致励磁机电枢电流分布不对称,转子承受不平衡电磁力作用的问题,以一台核电5.8 MW三相无刷励磁机旋转整流器的一个二极管开路故障为例,结合电枢绕组空间布局及其感应电动势特点,分析了旋转整流器二极管的导通规律及二极管开路故障前后电枢磁场的变化特征,得到转子不平衡磁拉力的解析表达式和谐波特征,进一步结合矢量分解原理及各相绕组通断规律预测了转子在x′轴和y′轴方向的振动频率。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转子不平衡磁拉力与二极管开路故障的关联特征,验证了二极管故障后转子不平衡磁拉力的基频、(P±1)倍基频、(2P±1)倍基频等谐波幅值显著增大的预测。
2022年03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永林;
针对核电无刷励磁系统的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易发生开路故障,导致励磁机电枢电流分布不对称,转子承受不平衡电磁力作用的问题,以一台核电5.8 MW三相无刷励磁机旋转整流器的一个二极管开路故障为例,结合电枢绕组空间布局及其感应电动势特点,分析了旋转整流器二极管的导通规律及二极管开路故障前后电枢磁场的变化特征,得到转子不平衡磁拉力的解析表达式和谐波特征,进一步结合矢量分解原理及各相绕组通断规律预测了转子在x′轴和y′轴方向的振动频率。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转子不平衡磁拉力与二极管开路故障的关联特征,验证了二极管故障后转子不平衡磁拉力的基频、(P±1)倍基频、(2P±1)倍基频等谐波幅值显著增大的预测。
2022年03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海波1;2;余波1;2;王奎1;2;王罗斌1;2
介绍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情况。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掌握了先进的抽水蓄能机组制造技术,形成了完备的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并对我国未来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未来我国抽水蓄能机组智能化和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抽水蓄能电站与新能源联合运营,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2年03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网刊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任海波;余波;王奎;王罗斌;
介绍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情况。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掌握了先进的抽水蓄能机组制造技术,形成了完备的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并对我国未来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未来我国抽水蓄能机组智能化和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抽水蓄能电站与新能源联合运营,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2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任海波;余波;王奎;王罗斌;
介绍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情况。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掌握了先进的抽水蓄能机组制造技术,形成了完备的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并对我国未来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未来我国抽水蓄能机组智能化和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抽水蓄能电站与新能源联合运营,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2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程紫运1;田云飞1;戴继新2;陈兆雁1;潘雨情3;李彬3
温控负荷作为一类调度灵活、潜力巨大的优质可调节负荷资源,因其发展应用起步较晚,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控制策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为了更大规模最大限度发挥温控负荷的调节潜力,本文从温控负荷的特征和参与新能源消纳的技术出发分析温控负荷参与新能源消纳的可行性,进而从管理、技术、政策和市场4个层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互动的改革发展思路,最后分别从分层分区灵活聚合、确定性时延管理、末端分布式交易等方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灵活互动的关键技术,并对温控负荷资源的进一步研究进行总结展望。
2022年03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程紫运;田云飞;戴继新;陈兆雁;潘雨情;李彬;
温控负荷作为一类调度灵活、潜力巨大的优质可调节负荷资源,因其发展应用起步较晚,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控制策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为了更大规模最大限度发挥温控负荷的调节潜力,本文从温控负荷的特征和参与新能源消纳的技术出发分析温控负荷参与新能源消纳的可行性,进而从管理、技术、政策和市场4个层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互动的改革发展思路,最后分别从分层分区灵活聚合、确定性时延管理、末端分布式交易等方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灵活互动的关键技术,并对温控负荷资源的进一步研究进行总结展望。
2022年03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程紫运;田云飞;戴继新;陈兆雁;潘雨情;李彬;
温控负荷作为一类调度灵活、潜力巨大的优质可调节负荷资源,因其发展应用起步较晚,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控制策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为了更大规模最大限度发挥温控负荷的调节潜力,本文从温控负荷的特征和参与新能源消纳的技术出发分析温控负荷参与新能源消纳的可行性,进而从管理、技术、政策和市场4个层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互动的改革发展思路,最后分别从分层分区灵活聚合、确定性时延管理、末端分布式交易等方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灵活互动的关键技术,并对温控负荷资源的进一步研究进行总结展望。
2022年03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紫运;田云飞;戴继新;陈兆雁;潘雨情;李彬;
温控负荷作为一类调度灵活、潜力巨大的优质可调节负荷资源,因其发展应用起步较晚,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控制策略及政策和市场机制。为了更大规模最大限度发挥温控负荷的调节潜力,本文从温控负荷的特征和参与新能源消纳的技术出发分析温控负荷参与新能源消纳的可行性,进而从管理、技术、政策和市场4个层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互动的改革发展思路,最后分别从分层分区灵活聚合、确定性时延管理、末端分布式交易等方面分析了温控负荷参与电网灵活互动的关键技术,并对温控负荷资源的进一步研究进行总结展望。
2022年03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炬1;徐达2;廖玄1;熊进1;刘飞1;刘闯1
并联线路异名相两点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威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原因,其故障发展机理和特征规律对电力系统事故分析及事故防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并联线路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基于对称分量法建立系统故障模型,并通过系统等值电路对故障电气量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某110 kV变电站内由单点接地发展为并联线路异名相多点接地的故障实例,分析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图特征规律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辨识出故障发生前后电气量的变化特征,接地两相线路故障电流及零序电流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特征进行了验证。
2022年03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网刊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刘炬;徐达;廖玄;熊进;刘飞;刘闯;
并联线路异名相两点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威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原因,其故障发展机理和特征规律对电力系统事故分析及事故防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并联线路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基于对称分量法建立系统故障模型,并通过系统等值电路对故障电气量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某110 kV变电站内由单点接地发展为并联线路异名相多点接地的故障实例,分析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图特征规律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辨识出故障发生前后电气量的变化特征,接地两相线路故障电流及零序电流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特征进行了验证。
2022年03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炬;徐达;廖玄;熊进;刘飞;刘闯;
并联线路异名相两点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威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原因,其故障发展机理和特征规律对电力系统事故分析及事故防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并联线路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基于对称分量法建立系统故障模型,并通过系统等值电路对故障电气量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某110 kV变电站内由单点接地发展为并联线路异名相多点接地的故障实例,分析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图特征规律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辨识出故障发生前后电气量的变化特征,接地两相线路故障电流及零序电流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特征进行了验证。
2022年03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武海燕1;2;刘石川1;2;慕腾1;2;郭琪1;2;任斌1;2;郭裕1;2;达尔汗1;2
针对电网网架薄弱地区大容量机组的投运可能会造成系统暂态稳定水平降低,导致电网接带负荷能力下降的问题,结合某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等面积准则和扩展等面积准则对该电网HY电厂新增机组后出现的暂态稳定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在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送端电源系统结构、机组出力大小以及该地区短路容量等因素,以避免因送端系统“大机大负荷小网”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电网暂态稳定水平下降。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可以通过扩建主变压器、控制机组出力、快速切除故障、改善发电机及其励磁调节系统特性、提高领前群机组机端电压和无功出力及切机等措施来提高地区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接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武海燕;刘石川;慕腾;郭琪;任斌;郭裕;达尔汗;
针对电网网架薄弱地区大容量机组的投运可能会造成系统暂态稳定水平降低,导致电网接带负荷能力下降的问题,结合某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等面积准则和扩展等面积准则对该电网HY电厂新增机组后出现的暂态稳定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在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送端电源系统结构、机组出力大小以及该地区短路容量等因素,以避免因送端系统“大机大负荷小网”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电网暂态稳定水平下降。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可以通过扩建主变压器、控制机组出力、快速切除故障、改善发电机及其励磁调节系统特性、提高领前群机组机端电压和无功出力及切机等措施来提高地区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接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海燕;刘石川;慕腾;郭琪;任斌;郭裕;达尔汗;
针对电网网架薄弱地区大容量机组的投运可能会造成系统暂态稳定水平降低,导致电网接带负荷能力下降的问题,结合某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等面积准则和扩展等面积准则对该电网HY电厂新增机组后出现的暂态稳定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在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送端电源系统结构、机组出力大小以及该地区短路容量等因素,以避免因送端系统“大机大负荷小网”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电网暂态稳定水平下降。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可以通过扩建主变压器、控制机组出力、快速切除故障、改善发电机及其励磁调节系统特性、提高领前群机组机端电压和无功出力及切机等措施来提高地区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接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 ] - 武海燕;刘石川;慕腾;郭琪;任斌;郭裕;达尔汗;
针对电网网架薄弱地区大容量机组的投运可能会造成系统暂态稳定水平降低,导致电网接带负荷能力下降的问题,结合某电网的实际情况,运用等面积准则和扩展等面积准则对该电网HY电厂新增机组后出现的暂态稳定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在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送端电源系统结构、机组出力大小以及该地区短路容量等因素,以避免因送端系统“大机大负荷小网”的结构特点而造成电网暂态稳定水平下降。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可以通过扩建主变压器、控制机组出力、快速切除故障、改善发电机及其励磁调节系统特性、提高领前群机组机端电压和无功出力及切机等措施来提高地区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和接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海军1;黄东生2;浦亚1;潘雷1
结合电力网络攻击的特点,深入分析Solaris系统底层模块、核心应用的高级功能,基于等保2.0标准提出了对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账户、文件、服务、日志等保护对象的安全加固技术:通过网络隔离、过滤与认证来阻断非法访问;通过权限分离、检验与清理来阻断越权操作;通过行为审计、报警与联控来阻断入侵扩大。该Solaris主机安全加固技术能够扩展可信计算、动态感知的应用,可显著增强电力系统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2022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9K]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黄海军;黄东生;浦亚;潘雷;
结合电力网络攻击的特点,深入分析Solaris系统底层模块、核心应用的高级功能,基于等保2.0标准提出了对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账户、文件、服务、日志等保护对象的安全加固技术:通过网络隔离、过滤与认证来阻断非法访问;通过权限分离、检验与清理来阻断越权操作;通过行为审计、报警与联控来阻断入侵扩大。该Solaris主机安全加固技术能够扩展可信计算、动态感知的应用,可显著增强电力系统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2022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海军;黄东生;浦亚;潘雷;
结合电力网络攻击的特点,深入分析Solaris系统底层模块、核心应用的高级功能,基于等保2.0标准提出了对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账户、文件、服务、日志等保护对象的安全加固技术:通过网络隔离、过滤与认证来阻断非法访问;通过权限分离、检验与清理来阻断越权操作;通过行为审计、报警与联控来阻断入侵扩大。该Solaris主机安全加固技术能够扩展可信计算、动态感知的应用,可显著增强电力系统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2022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 ] - 黄海军;黄东生;浦亚;潘雷;
结合电力网络攻击的特点,深入分析Solaris系统底层模块、核心应用的高级功能,基于等保2.0标准提出了对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账户、文件、服务、日志等保护对象的安全加固技术:通过网络隔离、过滤与认证来阻断非法访问;通过权限分离、检验与清理来阻断越权操作;通过行为审计、报警与联控来阻断入侵扩大。该Solaris主机安全加固技术能够扩展可信计算、动态感知的应用,可显著增强电力系统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2022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琪1;2;张爱军1;2;刘石川1;2;慕腾1;2;赵越1;2;雷轲1;2;武海燕1;2
随着内蒙古电网高比例新能源的不断接入,系统动态无功相对不足问题日渐凸显,以新增的白音华负荷项目及配套电厂为算例,在白音华电厂配置一台同步调相机,仿真分析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水平、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和短路电流影响。结果表明,增设白音华调相机对暂态电压稳定问题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故障时可及时提供无功电压支撑和一定的短路容量,提升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龙会国1;2;曾垂旺3;刘云龙1;2
对电网设备紧固件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失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因设计不当、制造质量缺陷、施工工艺不当、运行维护不当造成的紧固件失效典型案例,确定了失效原因,并提出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等应对措施。建议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及安装过程质量监督、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等,以预防该类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2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郭琪;张爱军;刘石川;慕腾;赵越;雷轲;武海燕;
随着内蒙古电网高比例新能源的不断接入,系统动态无功相对不足问题日渐凸显,以新增的白音华负荷项目及配套电厂为算例,在白音华电厂配置一台同步调相机,仿真分析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水平、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和短路电流影响。结果表明,增设白音华调相机对暂态电压稳定问题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故障时可及时提供无功电压支撑和一定的短路容量,提升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琪;张爱军;刘石川;慕腾;赵越;雷轲;武海燕;
随着内蒙古电网高比例新能源的不断接入,系统动态无功相对不足问题日渐凸显,以新增的白音华负荷项目及配套电厂为算例,在白音华电厂配置一台同步调相机,仿真分析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水平、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和短路电流影响。结果表明,增设白音华调相机对暂态电压稳定问题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故障时可及时提供无功电压支撑和一定的短路容量,提升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 ] - 郭琪;张爱军;刘石川;慕腾;赵越;雷轲;武海燕;
随着内蒙古电网高比例新能源的不断接入,系统动态无功相对不足问题日渐凸显,以新增的白音华负荷项目及配套电厂为算例,在白音华电厂配置一台同步调相机,仿真分析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水平、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和短路电流影响。结果表明,增设白音华调相机对暂态电压稳定问题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故障时可及时提供无功电压支撑和一定的短路容量,提升白音华变电站带负荷能力。
2022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龙会国;曾垂旺;刘云龙;
对电网设备紧固件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失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因设计不当、制造质量缺陷、施工工艺不当、运行维护不当造成的紧固件失效典型案例,确定了失效原因,并提出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等应对措施。建议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及安装过程质量监督、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等,以预防该类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会国;曾垂旺;刘云龙;
对电网设备紧固件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失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因设计不当、制造质量缺陷、施工工艺不当、运行维护不当造成的紧固件失效典型案例,确定了失效原因,并提出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等应对措施。建议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及安装过程质量监督、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等,以预防该类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会国;曾垂旺;刘云龙;
对电网设备紧固件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失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因设计不当、制造质量缺陷、施工工艺不当、运行维护不当造成的紧固件失效典型案例,确定了失效原因,并提出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等应对措施。建议加强紧固件连接设计复核、加强设备入网质量抽检及安装过程质量监督、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等,以预防该类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谭晓蒙;田峰;乔欣;樊平成;陈浩
某220 kV变电站某电容器L2相跨线发生断线,通过宏观形貌分析、金相分析、剩磁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断线原因和导线的材料性能。结果表明: L2相跨线断线是由于一次短路造成的导线过载熔断,导线与线夹连接处在短路时温度超过了铝导线熔点,使得铝导线熔化,钢芯力学性能下降,最终承受不住拉力发生断线。因经过短路升温的导线会发生回复,铝绞线和钢芯的力学性能会显著降低,建议尽快更换短路过载的导线。
2022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网刊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冯兆辉1;赵学成2
针对新建500 kV变电站通信系统基建验收中存在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入站工艺不规范、独立通信电源无法进行告警上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标准制度执行、典型事故案例教训、运维经验等方面对新建500 kV变电站通信传输系统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光缆入站引下部分工艺验收,在设计阶段考虑独立通信电源告警上传方式,为其他专业配置单独配线屏柜等建议。
2022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谭晓蒙;田峰;乔欣;樊平成;陈浩;
某220 kV变电站某电容器L2相跨线发生断线,通过宏观形貌分析、金相分析、剩磁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断线原因和导线的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2相跨线断线是由于一次短路造成的导线过载熔断,导线与线夹连接处在短路时温度超过了铝导线熔点,使得铝导线熔化,钢芯力学性能下降,最终承受不住拉力发生断线。因经过短路升温的导线会发生回复,铝绞线和钢芯的力学性能会显著降低,建议尽快更换短路过载的导线。
2022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谭晓蒙;田峰;乔欣;樊平成;陈浩;
某220 kV变电站某电容器L2相跨线发生断线,通过宏观形貌分析、金相分析、剩磁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断线原因和导线的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2相跨线断线是由于一次短路造成的导线过载熔断,导线与线夹连接处在短路时温度超过了铝导线熔点,使得铝导线熔化,钢芯力学性能下降,最终承受不住拉力发生断线。因经过短路升温的导线会发生回复,铝绞线和钢芯的力学性能会显著降低,建议尽快更换短路过载的导线。
2022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晓蒙;田峰;乔欣;樊平成;陈浩;
某220 kV变电站某电容器L2相跨线发生断线,通过宏观形貌分析、金相分析、剩磁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断线原因和导线的材料性能。结果表明:L2相跨线断线是由于一次短路造成的导线过载熔断,导线与线夹连接处在短路时温度超过了铝导线熔点,使得铝导线熔化,钢芯力学性能下降,最终承受不住拉力发生断线。因经过短路升温的导线会发生回复,铝绞线和钢芯的力学性能会显著降低,建议尽快更换短路过载的导线。
2022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兆辉;赵学成;
针对新建500 kV变电站通信系统基建验收中存在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入站工艺不规范、独立通信电源无法进行告警上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标准制度执行、典型事故案例教训、运维经验等方面对新建500 kV变电站通信传输系统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光缆入站引下部分工艺验收,在设计阶段考虑独立通信电源告警上传方式,为其他专业配置单独配线屏柜等建议。
2022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涛;顾志斌;孟佳;李玲;金正祥
针对绝缘材料在高湿环境及电场作用下易碳化失效的问题,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憎水性的方法将涂层附着于材料表面,并采用憎水性、附着力及电气试验测试方法,探究不同涂层对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室温硫化硅胶(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防污闪涂层能够有效提高SMC绝缘材料在高湿环境下的耐污闪能力和使用寿命,可以在工程上进行应用。
2022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冯兆辉;赵学成;
针对新建500 kV变电站通信系统基建验收中存在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入站工艺不规范、独立通信电源无法进行告警上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标准制度执行、典型事故案例教训、运维经验等方面对新建500 kV变电站通信传输系统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光缆入站引下部分工艺验收,在设计阶段考虑独立通信电源告警上传方式,为其他专业配置单独配线屏柜等建议。
2022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涛;顾志斌;孟佳;李玲;金正祥;
针对绝缘材料在高湿环境及电场作用下易碳化失效的问题,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憎水性的方法将涂层附着于材料表面,并采用憎水性、附着力及电气试验测试方法,探究不同涂层对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室温硫化硅胶(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防污闪涂层能够有效提高SMC绝缘材料在高湿环境下的耐污闪能力和使用寿命,可以在工程上进行应用。
2022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涛;顾志斌;孟佳;李玲;金正祥;
针对绝缘材料在高湿环境及电场作用下易碳化失效的问题,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憎水性的方法将涂层附着于材料表面,并采用憎水性、附着力及电气试验测试方法,探究不同涂层对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室温硫化硅胶(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防污闪涂层能够有效提高SMC绝缘材料在高湿环境下的耐污闪能力和使用寿命,可以在工程上进行应用。
2022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彦平;贾斌;李晓波
以某电厂35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为例,就参数测量、数据处理、建模及仿真计算进行分析。对采集到的转速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对滤波数据利用S型函数及LM优化算法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对拟合数据一阶微分求解,得到转子最大加速度,该方法可提高转子转动惯量计算精度,消除人工选取时间间隔的误差。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考虑OPC信号,给出了适用于汽轮机甩负荷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2022年03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杨彦平;贾斌;李晓波;
以某电厂35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为例,就参数测量、数据处理、建模及仿真计算进行分析。对采集到的转速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对滤波数据利用S型函数及LM优化算法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对拟合数据一阶微分求解,得到转子最大加速度,该方法可提高转子转动惯量计算精度,消除人工选取时间间隔的误差。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考虑OPC信号,给出了适用于汽轮机甩负荷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2022年03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杨彦平;贾斌;李晓波;
以某电厂35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为例,就参数测量、数据处理、建模及仿真计算进行分析。对采集到的转速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对滤波数据利用S型函数及LM优化算法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对拟合数据一阶微分求解,得到转子最大加速度,该方法可提高转子转动惯量计算精度,消除人工选取时间间隔的误差。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考虑OPC信号,给出了适用于汽轮机甩负荷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2022年03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彦平;贾斌;李晓波;
以某电厂35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为例,就参数测量、数据处理、建模及仿真计算进行分析。对采集到的转速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滤波,对滤波数据利用S型函数及LM优化算法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对拟合数据一阶微分求解,得到转子最大加速度,该方法可提高转子转动惯量计算精度,消除人工选取时间间隔的误差。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考虑OPC信号,给出了适用于汽轮机甩负荷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2022年03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媛媛;张晗;郝素华
针对采用GB/T 21508—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和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两种国标碘量法对燃煤电厂脱硫浆液进行亚硫酸盐含量测定时结果差异显著的问题,对两种不同的碘量法进行方法分析及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将新法(GB/T 5484—2012中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延用旧法(GB/T 21508—2008中脱硫浆液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中试剂浓度检测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含量,结果准确度高,再现性好,可以替代旧法并推广使用。此外,改良后的方法解决了新法中消耗药品量大的问题,同时适用于燃煤电厂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022年03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陈媛媛;张晗;郝素华;
针对采用GB/T 21508—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和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两种国标碘量法对燃煤电厂脱硫浆液进行亚硫酸盐含量测定时结果差异显著的问题,对两种不同的碘量法进行方法分析及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将新法(GB/T 5484—2012中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延用旧法(GB/T 21508—2008中脱硫浆液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中试剂浓度检测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含量,结果准确度高,再现性好,可以替代旧法并推广使用。此外,改良后的方法解决了新法中消耗药品量大的问题,同时适用于燃煤电厂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022年03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媛媛;张晗;郝素华;
针对采用GB/T 21508—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和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两种国标碘量法对燃煤电厂脱硫浆液进行亚硫酸盐含量测定时结果差异显著的问题,对两种不同的碘量法进行方法分析及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将新法(GB/T 5484—2012中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延用旧法(GB/T 21508—2008中脱硫浆液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中试剂浓度检测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含量,结果准确度高,再现性好,可以替代旧法并推广使用。此外,改良后的方法解决了新法中消耗药品量大的问题,同时适用于燃煤电厂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022年03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 陈媛媛;张晗;郝素华;
针对采用GB/T 21508—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和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两种国标碘量法对燃煤电厂脱硫浆液进行亚硫酸盐含量测定时结果差异显著的问题,对两种不同的碘量法进行方法分析及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将新法(GB/T 5484—2012中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延用旧法(GB/T 21508—2008中脱硫浆液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中试剂浓度检测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含量,结果准确度高,再现性好,可以替代旧法并推广使用。此外,改良后的方法解决了新法中消耗药品量大的问题,同时适用于燃煤电厂脱硫浆液及脱硫石膏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022年03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浩;张涛;田峰;谭晓蒙;孙云飞
某300 MW亚临界锅炉壁式再热器钢管发生开裂泄漏故障,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能谱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方法,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原因为:再热器钢管内壁局部区域腐蚀结垢,使得钢管各部位换热能力差异较大,在锅炉启停或负荷大幅度变化时,钢管管壁形成较大温差,导致再热器钢管在交变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热疲劳开裂泄漏。提出在锅炉停炉期间做好停炉保养工作、加强水质处理及化验的监督力度等建议,避免类似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1K] [网刊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邢晋;张建军
针对某电厂的原水预处理系统管道腐蚀减薄问题,通过Larson指数、Langerlier指数和挂片试验分析,认为清水对碳钢材质(Q235B和20)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清水碱度越低,腐蚀性越强。通过控制石灰混凝过程中石灰粉的投入量、浓硫酸和杀菌剂NaClO的添加量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清水对碳钢材质的腐蚀程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管道腐蚀而产生的检修成本。
2022年03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陈浩;张涛;田峰;谭晓蒙;孙云飞;
某300 MW亚临界锅炉壁式再热器钢管发生开裂泄漏故障,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能谱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方法,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原因为:再热器钢管内壁局部区域腐蚀结垢,使得钢管各部位换热能力差异较大,在锅炉启停或负荷大幅度变化时,钢管管壁形成较大温差,导致再热器钢管在交变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热疲劳开裂泄漏。提出在锅炉停炉期间做好停炉保养工作、加强水质处理及化验的监督力度等建议,避免类似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浩;张涛;田峰;谭晓蒙;孙云飞;
某300 MW亚临界锅炉壁式再热器钢管发生开裂泄漏故障,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能谱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方法,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原因为:再热器钢管内壁局部区域腐蚀结垢,使得钢管各部位换热能力差异较大,在锅炉启停或负荷大幅度变化时,钢管管壁形成较大温差,导致再热器钢管在交变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热疲劳开裂泄漏。提出在锅炉停炉期间做好停炉保养工作、加强水质处理及化验的监督力度等建议,避免类似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浩;张涛;田峰;谭晓蒙;孙云飞;
某300 MW亚临界锅炉壁式再热器钢管发生开裂泄漏故障,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腐蚀产物能谱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方法,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原因为:再热器钢管内壁局部区域腐蚀结垢,使得钢管各部位换热能力差异较大,在锅炉启停或负荷大幅度变化时,钢管管壁形成较大温差,导致再热器钢管在交变热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热疲劳开裂泄漏。提出在锅炉停炉期间做好停炉保养工作、加强水质处理及化验的监督力度等建议,避免类似失效再次发生。
2022年03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 ] - 邢晋;张建军;
针对某电厂的原水预处理系统管道腐蚀减薄问题,通过Larson指数、Langerlier指数和挂片试验分析,认为清水对碳钢材质(Q235B和20)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清水碱度越低,腐蚀性越强。通过控制石灰混凝过程中石灰粉的投入量、浓硫酸和杀菌剂NaClO的添加量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清水对碳钢材质的腐蚀程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管道腐蚀而产生的检修成本。
2022年03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晋;张建军;
针对某电厂的原水预处理系统管道腐蚀减薄问题,通过Larson指数、Langerlier指数和挂片试验分析,认为清水对碳钢材质(Q235B和20)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清水碱度越低,腐蚀性越强。通过控制石灰混凝过程中石灰粉的投入量、浓硫酸和杀菌剂NaClO的添加量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清水对碳钢材质的腐蚀程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管道腐蚀而产生的检修成本。
2022年03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晋;张建军;
针对某电厂的原水预处理系统管道腐蚀减薄问题,通过Larson指数、Langerlier指数和挂片试验分析,认为清水对碳钢材质(Q235B和20)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清水碱度越低,腐蚀性越强。通过控制石灰混凝过程中石灰粉的投入量、浓硫酸和杀菌剂NaClO的添加量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清水对碳钢材质的腐蚀程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管道腐蚀而产生的检修成本。
2022年03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