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技术

  • 特约主编寄语

    夏晨阳;臧海祥

    2022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网刊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

    夏晨阳;杨子健;周娟;张永磊

    介绍了储能技术的分类、技术发展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从储能技术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优缺点、技术难点、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应用较多的各种储能技术,包括抽水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锂电池储能技术、铅酸电池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及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类储能技术适合应用的最佳场合、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等。

    2022年04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网刊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特约主编寄语

    夏晨阳;臧海祥;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在能源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已明确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2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约主编寄语

    夏晨阳;臧海祥;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在能源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已明确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2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

    夏晨阳;杨子健;周娟;张永磊;

    介绍了储能技术的分类、技术发展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从储能技术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优缺点、技术难点、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应用较多的各种储能技术,包括抽水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锂电池储能技术、铅酸电池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及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类储能技术适合应用的最佳场合、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等。

    2022年04期 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9 ]
  •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

    夏晨阳;杨子健;周娟;张永磊;

    介绍了储能技术的分类、技术发展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从储能技术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优缺点、技术难点、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应用较多的各种储能技术,包括抽水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锂电池储能技术、铅酸电池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及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类储能技术适合应用的最佳场合、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等。

    2022年04期 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

    夏晨阳;杨子健;周娟;张永磊;

    介绍了储能技术的分类、技术发展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从储能技术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优缺点、技术难点、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应用较多的各种储能技术,包括抽水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锂电池储能技术、铅酸电池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及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类储能技术适合应用的最佳场合、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等。

    2022年04期 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电磁暂态分析

    邹文仲;章金峰

    为实现双馈风机的低电压过渡,分析双馈风机在电网故障时定、转子电流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磁链的关系,从双馈风机的基本方程出发,对双馈风机的故障电流、电磁暂态、谐波及冲击电流进行理论推导,分析了有功、无功指令值,电压跌落程度与冲击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认为定子磁链中激发的暂态直流分量和负序分量是引起定、转子过电流的根本原因。仿真和实测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出的结论对设计双馈风机的控制策略、实现低电压过渡具有实际意义。

    2022年04期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0K]
    [网刊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电磁暂态分析

    邹文仲;章金峰;

    为实现双馈风机的低电压过渡,分析双馈风机在电网故障时定、转子电流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磁链的关系,从双馈风机的基本方程出发,对双馈风机的故障电流、电磁暂态、谐波及冲击电流进行理论推导,分析了有功、无功指令值,电压跌落程度与冲击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认为定子磁链中激发的暂态直流分量和负序分量是引起定、转子过电流的根本原因。仿真和实测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出的结论对设计双馈风机的控制策略、实现低电压过渡具有实际意义。

    2022年04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电磁暂态分析

    邹文仲;章金峰;

    为实现双馈风机的低电压过渡,分析双馈风机在电网故障时定、转子电流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磁链的关系,从双馈风机的基本方程出发,对双馈风机的故障电流、电磁暂态、谐波及冲击电流进行理论推导,分析了有功、无功指令值,电压跌落程度与冲击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认为定子磁链中激发的暂态直流分量和负序分量是引起定、转子过电流的根本原因。仿真和实测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出的结论对设计双馈风机的控制策略、实现低电压过渡具有实际意义。

    2022年04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电磁暂态分析

    邹文仲;章金峰;

    为实现双馈风机的低电压过渡,分析双馈风机在电网故障时定、转子电流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磁链的关系,从双馈风机的基本方程出发,对双馈风机的故障电流、电磁暂态、谐波及冲击电流进行理论推导,分析了有功、无功指令值,电压跌落程度与冲击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认为定子磁链中激发的暂态直流分量和负序分量是引起定、转子过电流的根本原因。仿真和实测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出的结论对设计双馈风机的控制策略、实现低电压过渡具有实际意义。

    2022年04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分析

    王立强1;2;丛雨1;2;曹斌1;2;原帅1;2

    针对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方法。以实际风光储场站为依据,结合场站实际控制系统,建立风光储联合发电数模混合仿真平台,提出风光储指令跟踪及功率平滑控制策略,并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能够有效提升消纳能力和指令响应范围,显著降低功率波动,数模混合仿真方法能够有效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022年04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分析

    王立强;丛雨;曹斌;原帅;

    针对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方法。以实际风光储场站为依据,结合场站实际控制系统,建立风光储联合发电数模混合仿真平台,提出风光储指令跟踪及功率平滑控制策略,并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能够有效提升消纳能力和指令响应范围,显著降低功率波动,数模混合仿真方法能够有效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022年04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 ]
  •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分析

    王立强;丛雨;曹斌;原帅;

    针对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方法。以实际风光储场站为依据,结合场站实际控制系统,建立风光储联合发电数模混合仿真平台,提出风光储指令跟踪及功率平滑控制策略,并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能够有效提升消纳能力和指令响应范围,显著降低功率波动,数模混合仿真方法能够有效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022年04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分析

    王立强;丛雨;曹斌;原帅;

    针对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数模混合仿真方法。以实际风光储场站为依据,结合场站实际控制系统,建立风光储联合发电数模混合仿真平台,提出风光储指令跟踪及功率平滑控制策略,并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储能参与风光联合发电能够有效提升消纳能力和指令响应范围,显著降低功率波动,数模混合仿真方法能够有效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022年04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信息通信支撑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位祺;张蒙晰;刘敏;李疆生;金广祥;郭慧芳

    为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实现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的灵活互动,满足电力负荷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概念出发,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支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信息通信关键技术,并提出要深入研究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制定相关支撑政策等建议,以最大限度提升负荷管理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04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信息通信支撑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位祺;张蒙晰;刘敏;李疆生;金广祥;郭慧芳;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的灵活互动,满足电力负荷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概念出发,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支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信息通信关键技术,并提出要深入研究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制定相关支撑政策等建议,以最大限度提升负荷管理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04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信息通信支撑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位祺;张蒙晰;刘敏;李疆生;金广祥;郭慧芳;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的灵活互动,满足电力负荷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概念出发,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支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信息通信关键技术,并提出要深入研究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制定相关支撑政策等建议,以最大限度提升负荷管理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04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信息通信支撑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位祺;张蒙晰;刘敏;李疆生;金广祥;郭慧芳;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新型电力系统负荷的灵活互动,满足电力负荷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概念出发,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支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信息通信关键技术,并提出要深入研究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制定相关支撑政策等建议,以最大限度提升负荷管理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2年04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 ]
  • 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对暂态频率及过电压的影响及优化

    窦宇宇1;黄宇辰2;刘志强1;任正1;郑博文1;张爽1;赵振宇1

    针对风电大规模接入导致电力系统交流故障引发的暂态频率和暂态过电压问题,分析了GB/T 19963.1—202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1部分:陆上风电》对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的控制要求以及机电暂态仿真用PSASP风电机组模型与参数;提出了特定仿真需求下实测建模工况的考虑原则,根据某厂家低电压过渡实测数据,辨识出关键参数,并以此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展开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参数对频率和电压暂态特性的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某地区电网进行了实例验证,并提出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和模型参数的优化建议。

    2022年04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对暂态频率及过电压的影响及优化

    窦宇宇;黄宇辰;刘志强;任正;郑博文;张爽;赵振宇;

    针对风电大规模接入导致电力系统交流故障引发的暂态频率和暂态过电压问题,分析了GB/T 19963.1—202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1部分:陆上风电》对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的控制要求以及机电暂态仿真用PSASP风电机组模型与参数;提出了特定仿真需求下实测建模工况的考虑原则,根据某厂家低电压过渡实测数据,辨识出关键参数,并以此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展开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参数对频率和电压暂态特性的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某地区电网进行了实例验证,并提出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和模型参数的优化建议。

    2022年04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对暂态频率及过电压的影响及优化

    窦宇宇;黄宇辰;刘志强;任正;郑博文;张爽;赵振宇;

    针对风电大规模接入导致电力系统交流故障引发的暂态频率和暂态过电压问题,分析了GB/T 19963.1—202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1部分:陆上风电》对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的控制要求以及机电暂态仿真用PSASP风电机组模型与参数;提出了特定仿真需求下实测建模工况的考虑原则,根据某厂家低电压过渡实测数据,辨识出关键参数,并以此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展开风电机组低电压过渡控制参数对频率和电压暂态特性的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某地区电网进行了实例验证,并提出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和模型参数的优化建议。

    2022年04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含高比例新能源及高载能用户的区域电网日前调度方法分析

    邢峰1;尹利1;郑利宁1;许树港2;李明扬2;李瑞连2

    某区域电网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且90%以上用电负荷来自高载能工业企业用户。为深入分析此类区域电网的特点,并从电网灵活性资源配置角度探究优化调度策略,针对含机组启停和发电量联合决策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以某地区源网荷实际数据为场景进行仿真计算,并定量分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对电网调度运行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降低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有助于减少电网中的弃风、弃光量,并降低电网的整体运行成本。

    2022年04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含高比例新能源及高载能用户的区域电网日前调度方法分析

    邢峰;尹利;郑利宁;许树港;李明扬;李瑞连;

    某区域电网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且90%以上用电负荷来自高载能工业企业用户。为深入分析此类区域电网的特点,并从电网灵活性资源配置角度探究优化调度策略,针对含机组启停和发电量联合决策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以某地区源网荷实际数据为场景进行仿真计算,并定量分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对电网调度运行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降低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有助于减少电网中的弃风、弃光量,并降低电网的整体运行成本。

    2022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含高比例新能源及高载能用户的区域电网日前调度方法分析

    邢峰;尹利;郑利宁;许树港;李明扬;李瑞连;

    某区域电网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且90%以上用电负荷来自高载能工业企业用户。为深入分析此类区域电网的特点,并从电网灵活性资源配置角度探究优化调度策略,针对含机组启停和发电量联合决策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以某地区源网荷实际数据为场景进行仿真计算,并定量分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对电网调度运行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降低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有助于减少电网中的弃风、弃光量,并降低电网的整体运行成本。

    2022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含高比例新能源及高载能用户的区域电网日前调度方法分析

    邢峰;尹利;郑利宁;许树港;李明扬;李瑞连;

    某区域电网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且90%以上用电负荷来自高载能工业企业用户。为深入分析此类区域电网的特点,并从电网灵活性资源配置角度探究优化调度策略,针对含机组启停和发电量联合决策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以某地区源网荷实际数据为场景进行仿真计算,并定量分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对电网调度运行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降低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有助于减少电网中的弃风、弃光量,并降低电网的整体运行成本。

    2022年04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储能配置优化

    许志军1;臧鹏程1;白格平1;张耀1;毛乃新2

    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功率波动问题,在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基础上,结合风电出力波动性和电池储能系统自身运行约束,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储能配置优化。以某风电场为例,根据风电实际输出确定合理的平抑目标,再进行最优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表明,风电功率波动得到了明显抑制,同时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的经济性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储能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4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储能配置优化

    许志军;臧鹏程;白格平;张耀;毛乃新;

    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功率波动问题,在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基础上,结合风电出力波动性和电池储能系统自身运行约束,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储能配置优化。以某风电场为例,根据风电实际输出确定合理的平抑目标,再进行最优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表明,风电功率波动得到了明显抑制,同时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的经济性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储能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4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 ]
  • 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储能配置优化

    许志军;臧鹏程;白格平;张耀;毛乃新;

    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功率波动问题,在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基础上,结合风电出力波动性和电池储能系统自身运行约束,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储能配置优化。以某风电场为例,根据风电实际输出确定合理的平抑目标,再进行最优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表明,风电功率波动得到了明显抑制,同时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的经济性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储能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4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储能配置优化

    许志军;臧鹏程;白格平;张耀;毛乃新;

    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功率波动问题,在考虑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经济性的基础上,结合风电出力波动性和电池储能系统自身运行约束,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储能配置优化。以某风电场为例,根据风电实际输出确定合理的平抑目标,再进行最优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表明,风电功率波动得到了明显抑制,同时风储联合运行系统的经济性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储能配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4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风储联合系统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分析

    兰月;卢健强;杨朋威;陈肖璐;刘春晖;王纯

    对某风储联合系统接入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将风机和储能变流器作为干扰源,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ETAP对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集电线路、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储能系统、升压站、送出线路以及所接电网等进行建模仿真,结合电能质量背景测试数据,依据国家标准给出了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限值和计算方法,对风储联合系统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谐波电压、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风储联合系统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均在国标限值内。

    2022年04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风储联合系统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分析

    兰月;卢健强;杨朋威;陈肖璐;刘春晖;王纯;

    对某风储联合系统接入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将风机和储能变流器作为干扰源,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ETAP对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集电线路、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储能系统、升压站、送出线路以及所接电网等进行建模仿真,结合电能质量背景测试数据,依据国家标准给出了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限值和计算方法,对风储联合系统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谐波电压、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风储联合系统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均在国标限值内。

    2022年04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风储联合系统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分析

    兰月;卢健强;杨朋威;陈肖璐;刘春晖;王纯;

    对某风储联合系统接入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将风机和储能变流器作为干扰源,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ETAP对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集电线路、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储能系统、升压站、送出线路以及所接电网等进行建模仿真,结合电能质量背景测试数据,依据国家标准给出了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限值和计算方法,对风储联合系统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谐波电压、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风储联合系统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均在国标限值内。

    2022年04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

    武海燕;闫桂红;刘紫玉;张爱军;刘会强;达尔汗;赵越

    基于某电网2022年规划数据,分析并确定了在不同方式安排下考虑电压稳定、功角稳定、频率稳定及热稳定等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研究影响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表明: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与常规机组开机水平、旋转备用容量、负荷水平及联络线功率等关键因素呈现强相关性;随常规机组开机容量变化,影响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该电网光伏发电接入点较为分散,受电压安全影响,优先考虑光伏发电的风光组合发电方式,能够提升全网新能源总的承载能力,其结果可服务于电网的规划和调度运行。

    2022年04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考虑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

    武海燕;闫桂红;刘紫玉;张爱军;刘会强;达尔汗;赵越;

    基于某电网2022年规划数据,分析并确定了在不同方式安排下考虑电压稳定、功角稳定、频率稳定及热稳定等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研究影响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表明: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与常规机组开机水平、旋转备用容量、负荷水平及联络线功率等关键因素呈现强相关性;随常规机组开机容量变化,影响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该电网光伏发电接入点较为分散,受电压安全影响,优先考虑光伏发电的风光组合发电方式,能够提升全网新能源总的承载能力,其结果可服务于电网的规划和调度运行。

    2022年04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

    武海燕;闫桂红;刘紫玉;张爱军;刘会强;达尔汗;赵越;

    基于某电网2022年规划数据,分析并确定了在不同方式安排下考虑电压稳定、功角稳定、频率稳定及热稳定等安全稳定约束的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研究影响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表明: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与常规机组开机水平、旋转备用容量、负荷水平及联络线功率等关键因素呈现强相关性;随常规机组开机容量变化,影响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该电网光伏发电接入点较为分散,受电压安全影响,优先考虑光伏发电的风光组合发电方式,能够提升全网新能源总的承载能力,其结果可服务于电网的规划和调度运行。

    2022年04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

    张秀钊1;李林耘2;杨玉琴3;吴政声3;万航羽3;赵爽1;王志敏1

    随着用户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负荷波动增大,仅依靠传统单一的需求响应或储能系统调峰降低电网负荷波动效果有限。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联合调峰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特性和分时电价特性,建立需求响应调峰模型;然后,根据负荷曲线趋势建立储能系统调峰模型;最后,联合需求响应和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构建以用户购能成本和优化后负荷标准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模型,并运用商用求解器进行求解。经算例分析表明,联合调峰优化策略能够在不影响用户用电量的情况下实现购能成本最低,实现电网负荷波动最小。

    2022年04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网刊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

    张秀钊;李林耘;杨玉琴;吴政声;万航羽;赵爽;王志敏;

    随着用户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负荷波动增大,仅依靠传统单一的需求响应或储能系统调峰降低电网负荷波动效果有限。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联合调峰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特性和分时电价特性,建立需求响应调峰模型;然后,根据负荷曲线趋势建立储能系统调峰模型;最后,联合需求响应和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构建以用户购能成本和优化后负荷标准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模型,并运用商用求解器进行求解。经算例分析表明,联合调峰优化策略能够在不影响用户用电量的情况下实现购能成本最低,实现电网负荷波动最小。

    2022年04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

    张秀钊;李林耘;杨玉琴;吴政声;万航羽;赵爽;王志敏;

    随着用户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负荷波动增大,仅依靠传统单一的需求响应或储能系统调峰降低电网负荷波动效果有限。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联合调峰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特性和分时电价特性,建立需求响应调峰模型;然后,根据负荷曲线趋势建立储能系统调峰模型;最后,联合需求响应和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构建以用户购能成本和优化后负荷标准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模型,并运用商用求解器进行求解。经算例分析表明,联合调峰优化策略能够在不影响用户用电量的情况下实现购能成本最低,实现电网负荷波动最小。

    2022年04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 ]
  • 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

    张秀钊;李林耘;杨玉琴;吴政声;万航羽;赵爽;王志敏;

    随着用户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负荷波动增大,仅依靠传统单一的需求响应或储能系统调峰降低电网负荷波动效果有限。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储能系统联合调峰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特性和分时电价特性,建立需求响应调峰模型;然后,根据负荷曲线趋势建立储能系统调峰模型;最后,联合需求响应和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构建以用户购能成本和优化后负荷标准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联合调峰优化策略模型,并运用商用求解器进行求解。经算例分析表明,联合调峰优化策略能够在不影响用户用电量的情况下实现购能成本最低,实现电网负荷波动最小。

    2022年04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基于增量替代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推广模式研究

    葛星1;滕佳颖1;王鹏鹰2

    借鉴工程经济学中的增量收益与增量成本的概念,以长春市别墅建筑为例,提出了增量替代的方法,建立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与集中供热管网联合供热模式。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模获取不同工况下的室内逐时采暖热负荷曲线,根据负荷曲线确定不同工况的装机方案,并分析相应的经济效益和推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蓄热式电采暖和集中供热管网共同供热的模式下,不仅能提高用户采暖的舒适性,还能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

    2022年04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3K]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基于增量替代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推广模式研究

    葛星;滕佳颖;王鹏鹰;

    借鉴工程经济学中的增量收益与增量成本的概念,以长春市别墅建筑为例,提出了增量替代的方法,建立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与集中供热管网联合供热模式。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模获取不同工况下的室内逐时采暖热负荷曲线,根据负荷曲线确定不同工况的装机方案,并分析相应的经济效益和推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蓄热式电采暖和集中供热管网共同供热的模式下,不仅能提高用户采暖的舒适性,还能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

    2022年04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增量替代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推广模式研究

    葛星;滕佳颖;王鹏鹰;

    借鉴工程经济学中的增量收益与增量成本的概念,以长春市别墅建筑为例,提出了增量替代的方法,建立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与集中供热管网联合供热模式。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模获取不同工况下的室内逐时采暖热负荷曲线,根据负荷曲线确定不同工况的装机方案,并分析相应的经济效益和推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蓄热式电采暖和集中供热管网共同供热的模式下,不仅能提高用户采暖的舒适性,还能节约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

    2022年04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网技术

  • 220 kV输电杆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1;2;王旭3;乔欣1;2;史贤达1;2;刘俊1;2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镀锌层厚度测试、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某220 kV输电铁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周边Cl<sup>-</sup>及SO<sub>4</sub><sup>2-</sup>含量较高的碱性高盐沙土,是造成拉线棒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在役拉线塔拉线棒的腐蚀情况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腐蚀损伤严重或断裂应及时更换,采用性能较好的高效降阻剂或混凝土加固灌注方法提升拉线棒的防腐水平,避免类似腐蚀现象发生。

    2022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2K]
    [网刊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220kV输电杆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王旭;乔欣;史贤达;刘俊;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镀锌层厚度测试、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某220 kV输电铁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周边Cl~-及SO_4~(2-)含量较高的碱性高盐沙土,是造成拉线棒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在役拉线塔拉线棒的腐蚀情况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腐蚀损伤严重或断裂应及时更换,采用性能较好的高效降阻剂或混凝土加固灌注方法提升拉线棒的防腐水平,避免类似腐蚀现象发生。

    2022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马波;季世超;王一帆;董心怡;陆璐

    使用行波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受行波波速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鉴于上述问题,分析了分布式故障定位的优点,采用分布式设备在线监测线路行波波速,尽可能降低波速测量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通过分析故障分量中分相电流,基于相位差动原理对输电线路中出现故障的相和区段进行定位,将故障电流分量的相位差动与基于分布式设备的故障定位方法结合,制订利用分布式在线测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流程。

    2022年04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220kV输电杆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王旭;乔欣;史贤达;刘俊;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镀锌层厚度测试、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某220 kV输电铁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周边Cl~-及SO_4~(2-)含量较高的碱性高盐沙土,是造成拉线棒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在役拉线塔拉线棒的腐蚀情况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腐蚀损伤严重或断裂应及时更换,采用性能较好的高效降阻剂或混凝土加固灌注方法提升拉线棒的防腐水平,避免类似腐蚀现象发生。

    2022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220kV输电杆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王旭;乔欣;史贤达;刘俊;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镀锌层厚度测试、腐蚀产物形貌及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及土壤理化性能分析等试验方法对某220 kV输电铁塔拉线棒腐蚀断裂原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周边Cl~-及SO_4~(2-)含量较高的碱性高盐沙土,是造成拉线棒腐蚀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在役拉线塔拉线棒的腐蚀情况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腐蚀损伤严重或断裂应及时更换,采用性能较好的高效降阻剂或混凝土加固灌注方法提升拉线棒的防腐水平,避免类似腐蚀现象发生。

    2022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马波;季世超;王一帆;董心怡;陆璐;

    使用行波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受行波波速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鉴于上述问题,分析了分布式故障定位的优点,采用分布式设备在线监测线路行波波速,尽可能降低波速测量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通过分析故障分量中分相电流,基于相位差动原理对输电线路中出现故障的相和区段进行定位,将故障电流分量的相位差动与基于分布式设备的故障定位方法结合,制订利用分布式在线测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流程。

    2022年04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马波;季世超;王一帆;董心怡;陆璐;

    使用行波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受行波波速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鉴于上述问题,分析了分布式故障定位的优点,采用分布式设备在线监测线路行波波速,尽可能降低波速测量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通过分析故障分量中分相电流,基于相位差动原理对输电线路中出现故障的相和区段进行定位,将故障电流分量的相位差动与基于分布式设备的故障定位方法结合,制订利用分布式在线测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流程。

    2022年04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马波;季世超;王一帆;董心怡;陆璐;

    使用行波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受行波波速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鉴于上述问题,分析了分布式故障定位的优点,采用分布式设备在线监测线路行波波速,尽可能降低波速测量误差和输电线路长度误差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通过分析故障分量中分相电流,基于相位差动原理对输电线路中出现故障的相和区段进行定位,将故障电流分量的相位差动与基于分布式设备的故障定位方法结合,制订利用分布式在线测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流程。

    2022年04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 ]
  • 智能型二次电缆校线仪的研制及应用

    邢文珑;邢钢;姜华;郭晓东;董鹏程

    针对变电站二次电缆传统校线方法存在效率较低、操作次数多、易出错、受工作现场环境影响因素大等问题,研制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核心的智能型二次电缆校线仪。该装置采用探针式接线端子,节省了剥电缆芯外皮的时间,进行二次电缆校线时,可单人手持操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幅缩短了校线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2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智能型二次电缆校线仪的研制及应用

    邢文珑;邢钢;姜华;郭晓东;董鹏程;

    针对变电站二次电缆传统校线方法存在效率较低、操作次数多、易出错、受工作现场环境影响因素大等问题,研制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核心的智能型二次电缆校线仪。该装置采用探针式接线端子,节省了剥电缆芯外皮的时间,进行二次电缆校线时,可单人手持操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幅缩短了校线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2年04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型二次电缆校线仪的研制及应用

    邢文珑;邢钢;姜华;郭晓东;董鹏程;

    针对变电站二次电缆传统校线方法存在效率较低、操作次数多、易出错、受工作现场环境影响因素大等问题,研制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核心的智能型二次电缆校线仪。该装置采用探针式接线端子,节省了剥电缆芯外皮的时间,进行二次电缆校线时,可单人手持操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幅缩短了校线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2年04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发电技术

  • 燃气电厂调压站紧急关断阀门控制及电源优化研究

    丁建博;王赞惠;于庭芳

    针对某燃气机组紧急关断阀门(Emergency Shutdown Device,ESD)可靠性低的缺陷,分别从电磁阀配置、控制回路独立、电源冗余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 ESD阀选用24 V DC电磁阀,控制气路由单电磁阀改造为双电磁阀,并对电磁阀控制电源及调压站系统电源进行优化。ESD阀采用双电磁阀后,任何故障不会导致阀门误动;将双电磁阀分配到控制回路中,可同时对双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ESD阀的完全冗余。改进后,消除了跳机隐患,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022年04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燃气电厂调压站紧急关断阀门控制及电源优化研究

    丁建博;王赞惠;于庭芳;

    针对某燃气机组紧急关断阀门(Emergency Shutdown Device,ESD)可靠性低的缺陷,分别从电磁阀配置、控制回路独立、电源冗余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ESD阀选用24 V DC电磁阀,控制气路由单电磁阀改造为双电磁阀,并对电磁阀控制电源及调压站系统电源进行优化。ESD阀采用双电磁阀后,任何故障不会导致阀门误动;将双电磁阀分配到控制回路中,可同时对双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ESD阀的完全冗余。改进后,消除了跳机隐患,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022年04期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燃气电厂调压站紧急关断阀门控制及电源优化研究

    丁建博;王赞惠;于庭芳;

    针对某燃气机组紧急关断阀门(Emergency Shutdown Device,ESD)可靠性低的缺陷,分别从电磁阀配置、控制回路独立、电源冗余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ESD阀选用24 V DC电磁阀,控制气路由单电磁阀改造为双电磁阀,并对电磁阀控制电源及调压站系统电源进行优化。ESD阀采用双电磁阀后,任何故障不会导致阀门误动;将双电磁阀分配到控制回路中,可同时对双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ESD阀的完全冗余。改进后,消除了跳机隐患,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022年04期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燃气电厂调压站紧急关断阀门控制及电源优化研究

    丁建博;王赞惠;于庭芳;

    针对某燃气机组紧急关断阀门(Emergency Shutdown Device,ESD)可靠性低的缺陷,分别从电磁阀配置、控制回路独立、电源冗余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ESD阀选用24 V DC电磁阀,控制气路由单电磁阀改造为双电磁阀,并对电磁阀控制电源及调压站系统电源进行优化。ESD阀采用双电磁阀后,任何故障不会导致阀门误动;将双电磁阀分配到控制回路中,可同时对双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ESD阀的完全冗余。改进后,消除了跳机隐患,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022年04期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