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强1;2;田苗3;张一帆1;2;韩俊飞1;2;钟鸣1;2;韩如磊1;2
为推进能源管理的自动化发展,合理使用智慧能源,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方案。从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力等方面计算能源综合承载水平,为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提供有效管控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确定该系统整体架构,将系统分为采集层、传输层与应用层;从能耗信息采集、能耗统计分析及能源节能管理三个方面设计系统功能,设置业务操作逻辑,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构建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实时预警;设计了系统传感器节点、处理器等硬件设备和软件运行流程,从而完成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经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可及时发现和控制能源使用的不合理之处,促进智慧能源合理利用。
2022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王宇强;田苗;张一帆;韩俊飞;钟鸣;韩如磊;
为推进能源管理的自动化发展,合理使用智慧能源,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方案。从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力等方面计算能源综合承载水平,为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提供有效管控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确定该系统整体架构,将系统分为采集层、传输层与应用层;从能耗信息采集、能耗统计分析及能源节能管理三个方面设计系统功能,设置业务操作逻辑,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构建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实时预警;设计了系统传感器节点、处理器等硬件设备和软件运行流程,从而完成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经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可及时发现和控制能源使用的不合理之处,促进智慧能源合理利用。
2022年05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宇强;田苗;张一帆;韩俊飞;钟鸣;韩如磊;
为推进能源管理的自动化发展,合理使用智慧能源,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方案。从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力等方面计算能源综合承载水平,为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提供有效管控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确定该系统整体架构,将系统分为采集层、传输层与应用层;从能耗信息采集、能耗统计分析及能源节能管理三个方面设计系统功能,设置业务操作逻辑,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构建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实时预警;设计了系统传感器节点、处理器等硬件设备和软件运行流程,从而完成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经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可及时发现和控制能源使用的不合理之处,促进智慧能源合理利用。
2022年05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宇强;田苗;张一帆;韩俊飞;钟鸣;韩如磊;
为推进能源管理的自动化发展,合理使用智慧能源,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方案。从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力等方面计算能源综合承载水平,为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提供有效管控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确定该系统整体架构,将系统分为采集层、传输层与应用层;从能耗信息采集、能耗统计分析及能源节能管理三个方面设计系统功能,设置业务操作逻辑,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构建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实时预警;设计了系统传感器节点、处理器等硬件设备和软件运行流程,从而完成智慧能源管控系统设计。经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可及时发现和控制能源使用的不合理之处,促进智慧能源合理利用。
2022年05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 ] - 元国凯1;方辉2;马兆荣1;孙计勃2;汤东升1
针对风电装备服役中多次出现船舶失控撞击风电单桩基础结构,导致其承载性能改变,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结合船撞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几何及接触非线性问题,考虑桩土作用,提出并采用船舶-风电结构-土体全耦合模型。以工程实际风电单桩基础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船撞前结构极限强度、结构损伤与损伤后结构剩余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对船撞后基础结构损伤特性与剩余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船撞过程速度和角度参数与受损结构剩余强度的相互关系。得出准静态法在非线性求解过程中处理收敛性问题上更有优势;采用动态显式求解程序能更好地求解碰撞过程中各参数对碰撞结果的影响;进行受损后剩余极限强度研究时应先进行动态衰减能量分析等结论。
2022年05期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2K] [网刊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元国凯;方辉;马兆荣;孙计勃;汤东升;
针对风电装备服役中多次出现船舶失控撞击风电单桩基础结构,导致其承载性能改变,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结合船撞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几何及接触非线性问题,考虑桩土作用,提出并采用船舶-风电结构-土体全耦合模型。以工程实际风电单桩基础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船撞前结构极限强度、结构损伤与损伤后结构剩余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对船撞后基础结构损伤特性与剩余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船撞过程速度和角度参数与受损结构剩余强度的相互关系。得出准静态法在非线性求解过程中处理收敛性问题上更有优势;采用动态显式求解程序能更好地求解碰撞过程中各参数对碰撞结果的影响;进行受损后剩余极限强度研究时应先进行动态衰减能量分析等结论。
2022年05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元国凯;方辉;马兆荣;孙计勃;汤东升;
针对风电装备服役中多次出现船舶失控撞击风电单桩基础结构,导致其承载性能改变,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结合船撞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几何及接触非线性问题,考虑桩土作用,提出并采用船舶-风电结构-土体全耦合模型。以工程实际风电单桩基础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船撞前结构极限强度、结构损伤与损伤后结构剩余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对船撞后基础结构损伤特性与剩余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船撞过程速度和角度参数与受损结构剩余强度的相互关系。得出准静态法在非线性求解过程中处理收敛性问题上更有优势;采用动态显式求解程序能更好地求解碰撞过程中各参数对碰撞结果的影响;进行受损后剩余极限强度研究时应先进行动态衰减能量分析等结论。
2022年05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元国凯;方辉;马兆荣;孙计勃;汤东升;
针对风电装备服役中多次出现船舶失控撞击风电单桩基础结构,导致其承载性能改变,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结合船撞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几何及接触非线性问题,考虑桩土作用,提出并采用船舶-风电结构-土体全耦合模型。以工程实际风电单桩基础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船撞前结构极限强度、结构损伤与损伤后结构剩余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对船撞后基础结构损伤特性与剩余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船撞过程速度和角度参数与受损结构剩余强度的相互关系。得出准静态法在非线性求解过程中处理收敛性问题上更有优势;采用动态显式求解程序能更好地求解碰撞过程中各参数对碰撞结果的影响;进行受损后剩余极限强度研究时应先进行动态衰减能量分析等结论。
2022年05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郭凯1;2;张秀琦1;2;曹斌1;2;辛东昊1;2;闫桂红1;2
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研究现状,分别从海洋环境、海上风电机组、海上升压站、电气系统及运维策略等方面分析对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的影响,同时提出可以采取提高状态监测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故障诊断与管理技术的先进性、运维方面的优化设计水平等措施,提升海上风力发电的可靠性,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展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2022年05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郭凯;张秀琦;曹斌;辛东昊;闫桂红;
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研究现状,分别从海洋环境、海上风电机组、海上升压站、电气系统及运维策略等方面分析对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的影响,同时提出可以采取提高状态监测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故障诊断与管理技术的先进性、运维方面的优化设计水平等措施,提升海上风力发电的可靠性,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展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2022年05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凯;张秀琦;曹斌;辛东昊;闫桂红;
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研究现状,分别从海洋环境、海上风电机组、海上升压站、电气系统及运维策略等方面分析对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的影响,同时提出可以采取提高状态监测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故障诊断与管理技术的先进性、运维方面的优化设计水平等措施,提升海上风力发电的可靠性,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展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2022年05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凯;张秀琦;曹斌;辛东昊;闫桂红;
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研究现状,分别从海洋环境、海上风电机组、海上升压站、电气系统及运维策略等方面分析对海上风力发电可靠性的影响,同时提出可以采取提高状态监测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故障诊断与管理技术的先进性、运维方面的优化设计水平等措施,提升海上风力发电的可靠性,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展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2022年05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郑灿;刘旭东;冯奕敏;庄杰敏
对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开展了深入研究,经过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形成一套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与传统的桩腿式基础相比,桩径不受导管架主腿截面限制,可调空间较大;此外该基础的钢管桩桩长可控,施工风险更低。综上所述,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适用水深范围更广,对于表层存在深厚软土的地质条件也可适用。
2022年05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2K] [网刊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郑灿;刘旭东;冯奕敏;庄杰敏;
对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开展了深入研究,经过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形成一套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与传统的桩腿式基础相比,桩径不受导管架主腿截面限制,可调空间较大;此外该基础的钢管桩桩长可控,施工风险更低。综上所述,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适用水深范围更广,对于表层存在深厚软土的地质条件也可适用。
2022年05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灿;刘旭东;冯奕敏;庄杰敏;
对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开展了深入研究,经过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形成一套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与传统的桩腿式基础相比,桩径不受导管架主腿截面限制,可调空间较大;此外该基础的钢管桩桩长可控,施工风险更低。综上所述,桩靴式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适用水深范围更广,对于表层存在深厚软土的地质条件也可适用。
2022年05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闫云强
在对某2 MW风电机组故障处理过程中发现发电机转子几字形导电排熔断,针对该故障,从导电排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材质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检查分析,确定导电排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工艺性损伤后其机械性能大大降低,长期运行后,在离心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损伤处疲劳,最终导致导电排熔断。对此从工艺、结构等方面改进,对导电排进行修复,有效解决了该发电机转子几字形导电排熔断的问题。
2022年05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1K]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闫云强;
在对某2 MW风电机组故障处理过程中发现发电机转子几字形导电排熔断,针对该故障,从导电排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材质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检查分析,确定导电排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工艺性损伤后其机械性能大大降低,长期运行后,在离心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损伤处疲劳,最终导致导电排熔断。对此从工艺、结构等方面改进,对导电排进行修复,有效解决了该发电机转子几字形导电排熔断的问题。
2022年05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云强;
在对某2 MW风电机组故障处理过程中发现发电机转子几字形导电排熔断,针对该故障,从导电排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材质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检查分析,确定导电排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工艺性损伤后其机械性能大大降低,长期运行后,在离心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损伤处疲劳,最终导致导电排熔断。对此从工艺、结构等方面改进,对导电排进行修复,有效解决了该发电机转子几字形导电排熔断的问题。
2022年05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仁辞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退役后风机叶片的绿色、经济回收利用技术成为全球风电产业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退役风机叶片规模以及风机叶片所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回收法等现有风机叶片回收利用方法和进展情况。建议制定退役风机叶片回收相关标准及政策,同时需要多行业协同推进、行业上下协调发展,并注重技术研发,以实现退役风机叶片的绿色回收利用。
2022年05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许仁辞;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退役后风机叶片的绿色、经济回收利用技术成为全球风电产业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退役风机叶片规模以及风机叶片所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回收法等现有风机叶片回收利用方法和进展情况。建议制定退役风机叶片回收相关标准及政策,同时需要多行业协同推进、行业上下协调发展,并注重技术研发,以实现退役风机叶片的绿色回收利用。
2022年05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 ] - 许仁辞;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退役后风机叶片的绿色、经济回收利用技术成为全球风电产业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退役风机叶片规模以及风机叶片所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回收法等现有风机叶片回收利用方法和进展情况。建议制定退役风机叶片回收相关标准及政策,同时需要多行业协同推进、行业上下协调发展,并注重技术研发,以实现退役风机叶片的绿色回收利用。
2022年05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许仁辞;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退役后风机叶片的绿色、经济回收利用技术成为全球风电产业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退役风机叶片规模以及风机叶片所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回收法等现有风机叶片回收利用方法和进展情况。建议制定退役风机叶片回收相关标准及政策,同时需要多行业协同推进、行业上下协调发展,并注重技术研发,以实现退役风机叶片的绿色回收利用。
2022年05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爽1;阮俊枭2;支刚3;吴政声3;万航羽3;王志敏1;刘民伟1
针对当前电力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对尖峰负荷特性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尖峰负荷特性指标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首先,对尖峰负荷定义及尖峰负荷特性指标进行说明,并根据尖峰负荷特性指标构建尖峰特性特征集;然后,使用<i>K</i>-means算法对特征集进行聚类并获取聚类结果标签,使用轮廓系数评估不同类别的聚类性能;最后对不同标签用户用电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源用户用电数据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尖峰特性特征集较原始用户数据集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2022年05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7K]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赵爽;阮俊枭;支刚;吴政声;万航羽;王志敏;刘民伟;
针对当前电力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对尖峰负荷特性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尖峰负荷特性指标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首先,对尖峰负荷定义及尖峰负荷特性指标进行说明,并根据尖峰负荷特性指标构建尖峰特性特征集;然后,使用K-means算法对特征集进行聚类并获取聚类结果标签,使用轮廓系数评估不同类别的聚类性能;最后对不同标签用户用电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源用户用电数据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尖峰特性特征集较原始用户数据集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2022年05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 ] - 赵爽;阮俊枭;支刚;吴政声;万航羽;王志敏;刘民伟;
针对当前电力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对尖峰负荷特性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尖峰负荷特性指标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首先,对尖峰负荷定义及尖峰负荷特性指标进行说明,并根据尖峰负荷特性指标构建尖峰特性特征集;然后,使用K-means算法对特征集进行聚类并获取聚类结果标签,使用轮廓系数评估不同类别的聚类性能;最后对不同标签用户用电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源用户用电数据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尖峰特性特征集较原始用户数据集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2022年05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爽;阮俊枭;支刚;吴政声;万航羽;王志敏;刘民伟;
针对当前电力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对尖峰负荷特性挖掘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尖峰负荷特性指标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首先,对尖峰负荷定义及尖峰负荷特性指标进行说明,并根据尖峰负荷特性指标构建尖峰特性特征集;然后,使用K-means算法对特征集进行聚类并获取聚类结果标签,使用轮廓系数评估不同类别的聚类性能;最后对不同标签用户用电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源用户用电数据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尖峰特性特征集较原始用户数据集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2022年05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冯汝明1;2;车传强1;2;赵磊1;2;刘涛玮1;2;白洁1;2;王琼1;2;王晓东3
某500 kV GIS变电站断路器由热备用转冷备用操作时,拉开隔离开关时2号母线发生故障跳闸,根据现场故障录波图、气体检测以及对故障设备的拆解检查,借助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角度进行定性、定量计算,推断故障原因为设备开关触头存在设计缺陷,在操作隔离开关时存在电弧无法可靠熄灭的风险。故障暂态过程中,VFTO最大幅值达到2.183 (p.u.),电弧无法熄灭,易发生对外漂移,通过行波耦合传递至壳体与地之间的壳体电压(Transient Enclosure Voltage,TEV)升高至0.47 (p.u.),并且在VFTO作用下隔离开关附近存在金属异物造成电场畸变,振荡频率和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最终导致击穿故障的发生。提出了改善隔离触头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GIS的运行可靠性。
2022年05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6K]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冯汝明;车传强;赵磊;刘涛玮;白洁;王琼;王晓东;
某500 kV GIS变电站断路器由热备用转冷备用操作时,拉开隔离开关时2号母线发生故障跳闸,根据现场故障录波图、气体检测以及对故障设备的拆解检查,借助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角度进行定性、定量计算,推断故障原因为设备开关触头存在设计缺陷,在操作隔离开关时存在电弧无法可靠熄灭的风险。故障暂态过程中,VFTO最大幅值达到2.183(p.u.),电弧无法熄灭,易发生对外漂移,通过行波耦合传递至壳体与地之间的壳体电压(Transient Enclosure Voltage,TEV)升高至0.47(p.u.),并且在VFTO作用下隔离开关附近存在金属异物造成电场畸变,振荡频率和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最终导致击穿故障的发生。提出了改善隔离触头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GIS的运行可靠性。
2022年05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 ] - 冯汝明;车传强;赵磊;刘涛玮;白洁;王琼;王晓东;
某500 kV GIS变电站断路器由热备用转冷备用操作时,拉开隔离开关时2号母线发生故障跳闸,根据现场故障录波图、气体检测以及对故障设备的拆解检查,借助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角度进行定性、定量计算,推断故障原因为设备开关触头存在设计缺陷,在操作隔离开关时存在电弧无法可靠熄灭的风险。故障暂态过程中,VFTO最大幅值达到2.183(p.u.),电弧无法熄灭,易发生对外漂移,通过行波耦合传递至壳体与地之间的壳体电压(Transient Enclosure Voltage,TEV)升高至0.47(p.u.),并且在VFTO作用下隔离开关附近存在金属异物造成电场畸变,振荡频率和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最终导致击穿故障的发生。提出了改善隔离触头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GIS的运行可靠性。
2022年05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汝明;车传强;赵磊;刘涛玮;白洁;王琼;王晓东;
某500 kV GIS变电站断路器由热备用转冷备用操作时,拉开隔离开关时2号母线发生故障跳闸,根据现场故障录波图、气体检测以及对故障设备的拆解检查,借助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对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角度进行定性、定量计算,推断故障原因为设备开关触头存在设计缺陷,在操作隔离开关时存在电弧无法可靠熄灭的风险。故障暂态过程中,VFTO最大幅值达到2.183(p.u.),电弧无法熄灭,易发生对外漂移,通过行波耦合传递至壳体与地之间的壳体电压(Transient Enclosure Voltage,TEV)升高至0.47(p.u.),并且在VFTO作用下隔离开关附近存在金属异物造成电场畸变,振荡频率和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最终导致击穿故障的发生。提出了改善隔离触头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GIS的运行可靠性。
2022年05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勇海;沈建林;游江浩;李思雨
针对当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在检修工作前后核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值核对方法,该方法基于ESC/POS打印机接口传输规范,从保护装置打印接口处可获取运行定值数据,并解析形成文本文件,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无纸化打印;将定值文本文件按站点、间隔、设备进行分级存储,并与检修工作前打印输出的定值文件进行比对,可快速、准确地完成检修工作前后的定值核对工作。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方法安全可靠,能够提高定值核对工作效率,确保主电网设备定值核对的有效性。
2022年05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7K] [网刊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吴勇海;沈建林;游江浩;李思雨;
针对当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在检修工作前后核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值核对方法,该方法基于ESC/POS打印机接口传输规范,从保护装置打印接口处可获取运行定值数据,并解析形成文本文件,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无纸化打印;将定值文本文件按站点、间隔、设备进行分级存储,并与检修工作前打印输出的定值文件进行比对,可快速、准确地完成检修工作前后的定值核对工作。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方法安全可靠,能够提高定值核对工作效率,确保主电网设备定值核对的有效性。
2022年05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 吴勇海;沈建林;游江浩;李思雨;
针对当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在检修工作前后核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值核对方法,该方法基于ESC/POS打印机接口传输规范,从保护装置打印接口处可获取运行定值数据,并解析形成文本文件,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无纸化打印;将定值文本文件按站点、间隔、设备进行分级存储,并与检修工作前打印输出的定值文件进行比对,可快速、准确地完成检修工作前后的定值核对工作。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方法安全可靠,能够提高定值核对工作效率,确保主电网设备定值核对的有效性。
2022年05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勇海;沈建林;游江浩;李思雨;
针对当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在检修工作前后核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值核对方法,该方法基于ESC/POS打印机接口传输规范,从保护装置打印接口处可获取运行定值数据,并解析形成文本文件,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无纸化打印;将定值文本文件按站点、间隔、设备进行分级存储,并与检修工作前打印输出的定值文件进行比对,可快速、准确地完成检修工作前后的定值核对工作。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方法安全可靠,能够提高定值核对工作效率,确保主电网设备定值核对的有效性。
2022年05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楚清1;王辉2
为分析某220 kV线路杆塔倒塌原因,调查了附近气象站资料、事故杆塔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以及所处位置的微地形、微气象形成条件,采用满应力计算理论对事故杆塔进行承载力校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天气引发的偶然大风和峡谷效应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杆塔严重超载,导致该线路杆塔倒塌。为预防此类灾害,提出在特殊风口段采取差异化设计方案,采用“四方拉线”方案加固旧塔,以及对事故多发段加强气象数据监测等建议。
2022年05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0K] [网刊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汪楚清;王辉;
为分析某220 k V线路杆塔倒塌原因,调查了附近气象站资料、事故杆塔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以及所处位置的微地形、微气象形成条件,采用满应力计算理论对事故杆塔进行承载力校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天气引发的偶然大风和峡谷效应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杆塔严重超载,导致该线路杆塔倒塌。为预防此类灾害,提出在特殊风口段采取差异化设计方案,采用“四方拉线”方案加固旧塔,以及对事故多发段加强气象数据监测等建议。
2022年05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楚清;王辉;
为分析某220 k V线路杆塔倒塌原因,调查了附近气象站资料、事故杆塔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以及所处位置的微地形、微气象形成条件,采用满应力计算理论对事故杆塔进行承载力校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天气引发的偶然大风和峡谷效应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杆塔严重超载,导致该线路杆塔倒塌。为预防此类灾害,提出在特殊风口段采取差异化设计方案,采用“四方拉线”方案加固旧塔,以及对事故多发段加强气象数据监测等建议。
2022年05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楚清;王辉;
为分析某220 k V线路杆塔倒塌原因,调查了附近气象站资料、事故杆塔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以及所处位置的微地形、微气象形成条件,采用满应力计算理论对事故杆塔进行承载力校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极端天气引发的偶然大风和峡谷效应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杆塔严重超载,导致该线路杆塔倒塌。为预防此类灾害,提出在特殊风口段采取差异化设计方案,采用“四方拉线”方案加固旧塔,以及对事故多发段加强气象数据监测等建议。
2022年05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郑建军1;2;刘涛玮1;2;郭心爱1;2
针对某10 kV架空绝缘导线在挂网运行后连续发生多起断线故障的问题,利用外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组织观察及断口微区分析等方法对绝缘导线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绞线与耐张线夹间的接触磨损是导致架空绝缘导线断裂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该类断裂再次发生,提出采用包裹软铝带以及在适当部位加装防振鞭和防振锤等建议。
2022年05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3K]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郑建军;刘涛玮;郭心爱;
针对某10 kV架空绝缘导线在挂网运行后连续发生多起断线故障的问题,利用外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组织观察及断口微区分析等方法对绝缘导线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绞线与耐张线夹间的接触磨损是导致架空绝缘导线断裂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该类断裂再次发生,提出采用包裹软铝带以及在适当部位加装防振鞭和防振锤等建议。
2022年05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 谢利明;张涛;王海学
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在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的应力分布状态。结合耐张线夹工程实际压接情况,制作包含铝管定位槽漏压、钢芯插入不到位、铝绞线断股等多种典型缺陷的耐张线夹试样,对其分别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及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相控阵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特点,认为相控阵超声相比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具有精确、高效、无辐射危害等特点,可为精确开展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在役检测和评价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2022年05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5K]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郑建军;刘涛玮;郭心爱;
针对某10 kV架空绝缘导线在挂网运行后连续发生多起断线故障的问题,利用外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组织观察及断口微区分析等方法对绝缘导线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绞线与耐张线夹间的接触磨损是导致架空绝缘导线断裂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该类断裂再次发生,提出采用包裹软铝带以及在适当部位加装防振鞭和防振锤等建议。
2022年05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建军;刘涛玮;郭心爱;
针对某10 kV架空绝缘导线在挂网运行后连续发生多起断线故障的问题,利用外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组织观察及断口微区分析等方法对绝缘导线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绞线与耐张线夹间的接触磨损是导致架空绝缘导线断裂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该类断裂再次发生,提出采用包裹软铝带以及在适当部位加装防振鞭和防振锤等建议。
2022年05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利明;张涛;王海学;
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在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的应力分布状态。结合耐张线夹工程实际压接情况,制作包含铝管定位槽漏压、钢芯插入不到位、铝绞线断股等多种典型缺陷的耐张线夹试样,对其分别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及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相控阵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特点,认为相控阵超声相比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具有精确、高效、无辐射危害等特点,可为精确开展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在役检测和评价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2022年05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利明;张涛;王海学;
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在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的应力分布状态。结合耐张线夹工程实际压接情况,制作包含铝管定位槽漏压、钢芯插入不到位、铝绞线断股等多种典型缺陷的耐张线夹试样,对其分别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及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相控阵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特点,认为相控阵超声相比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具有精确、高效、无辐射危害等特点,可为精确开展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在役检测和评价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2022年05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谢利明;张涛;王海学;
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在役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的应力分布状态。结合耐张线夹工程实际压接情况,制作包含铝管定位槽漏压、钢芯插入不到位、铝绞线断股等多种典型缺陷的耐张线夹试样,对其分别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及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相控阵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特点,认为相控阵超声相比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具有精确、高效、无辐射危害等特点,可为精确开展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在役检测和评价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2022年05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南1;朱双涛1;孙志刚1;蔡培倩2;唐传旭2
针对预测技术难以准确获取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大小,其随机性影响微电网控制策略及用户经济性的问题,基于含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的并网型微电网,考虑分时电价和需量管理,以用户日电费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需量管理捆绑峰谷套利的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该模型,计及光伏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微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制订具有鲁棒性的调度方案,并研究预设目标成本与光伏出力及负荷波动区间的定量关系。利用<i>ε</i>-约束方法刻画多目标问题的Pareto有效前沿,运用模糊满意度理论确定Pareto解集中的折中解,为运行人员提供合理的鲁棒决策方案。通过对某工业微电网进行仿真,并与蒙特卡洛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5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1K]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江南;朱双涛;孙志刚;蔡培倩;唐传旭;
针对预测技术难以准确获取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大小,其随机性影响微电网控制策略及用户经济性的问题,基于含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的并网型微电网,考虑分时电价和需量管理,以用户日电费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需量管理捆绑峰谷套利的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该模型,计及光伏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微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制订具有鲁棒性的调度方案,并研究预设目标成本与光伏出力及负荷波动区间的定量关系。利用ε-约束方法刻画多目标问题的Pareto有效前沿,运用模糊满意度理论确定Pareto解集中的折中解,为运行人员提供合理的鲁棒决策方案。通过对某工业微电网进行仿真,并与蒙特卡洛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5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江南;朱双涛;孙志刚;蔡培倩;唐传旭;
针对预测技术难以准确获取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大小,其随机性影响微电网控制策略及用户经济性的问题,基于含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的并网型微电网,考虑分时电价和需量管理,以用户日电费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需量管理捆绑峰谷套利的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该模型,计及光伏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微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制订具有鲁棒性的调度方案,并研究预设目标成本与光伏出力及负荷波动区间的定量关系。利用ε-约束方法刻画多目标问题的Pareto有效前沿,运用模糊满意度理论确定Pareto解集中的折中解,为运行人员提供合理的鲁棒决策方案。通过对某工业微电网进行仿真,并与蒙特卡洛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5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 ] - 江南;朱双涛;孙志刚;蔡培倩;唐传旭;
针对预测技术难以准确获取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大小,其随机性影响微电网控制策略及用户经济性的问题,基于含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荷的并网型微电网,考虑分时电价和需量管理,以用户日电费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需量管理捆绑峰谷套利的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该模型,计及光伏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微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制订具有鲁棒性的调度方案,并研究预设目标成本与光伏出力及负荷波动区间的定量关系。利用ε-约束方法刻画多目标问题的Pareto有效前沿,运用模糊满意度理论确定Pareto解集中的折中解,为运行人员提供合理的鲁棒决策方案。通过对某工业微电网进行仿真,并与蒙特卡洛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2年05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于海存;殷建华;李荣丽;郭瑞君;霍红岩
通过分析内蒙古电网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考核指标的定义、公式以及实际考核结果,在特定情景下针对15 s出力响应指数和30 s出力响应指数的考核计算公式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修改建议;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搭建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一次调频考核指标与一次调频性能的影响因素之间建立良好的非线性映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征变量的变异方向和程度,分析一次调频性能考核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进和提升策略,优化机组运行。
2022年05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于海存;殷建华;李荣丽;郭瑞君;霍红岩;
通过分析内蒙古电网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考核指标的定义、公式以及实际考核结果,在特定情景下针对15 s出力响应指数和30 s出力响应指数的考核计算公式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修改建议;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搭建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一次调频考核指标与一次调频性能的影响因素之间建立良好的非线性映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征变量的变异方向和程度,分析一次调频性能考核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进和提升策略,优化机组运行。
2022年05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海存;殷建华;李荣丽;郭瑞君;霍红岩;
通过分析内蒙古电网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考核指标的定义、公式以及实际考核结果,在特定情景下针对15 s出力响应指数和30 s出力响应指数的考核计算公式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修改建议;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搭建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一次调频考核指标与一次调频性能的影响因素之间建立良好的非线性映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征变量的变异方向和程度,分析一次调频性能考核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进和提升策略,优化机组运行。
2022年05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则;鲍鹏;云飞翔;段超;李顺鹏;刘靖轩;王伟光;
2022年10月15日,《内蒙古日报》刊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非凡十年蒙电答卷》一文,呈递非凡十年的蒙电答卷。本刊特此转载。
2022年0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则;鲍鹏;云飞翔;段超;李顺鹏;刘靖轩;王伟光;
2022年10月15日,《内蒙古日报》刊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非凡十年蒙电答卷》一文,呈递非凡十年的蒙电答卷。本刊特此转载。
2022年0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则;鲍鹏;云飞翔;段超;李顺鹏;刘靖轩;王伟光;
2022年10月15日,《内蒙古日报》刊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非凡十年蒙电答卷》一文,呈递非凡十年的蒙电答卷。本刊特此转载。
2022年0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正>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目标已成为业界共识,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为助力“十四五”期间“双碳”目标下的电力行业能源绿色革命,《内蒙古电力技术》设置“新能源”专栏,共同探讨电力行业发展的热点课题,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国家大政策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就以下课题进行论文征稿,诚邀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2022年05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目标已成为业界共识,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为助力“十四五”期间“双碳”目标下的电力行业能源绿色革命,《内蒙古电力技术》设置“新能源”专栏,共同探讨电力行业发展的热点课题,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国家大政策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就以下课题进行论文征稿,诚邀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2022年05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目标已成为业界共识,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为助力“十四五”期间“双碳”目标下的电力行业能源绿色革命,《内蒙古电力技术》设置“新能源”专栏,共同探讨电力行业发展的热点课题,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国家大政策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就以下课题进行论文征稿,诚邀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2022年05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