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生态碳汇发展形势及建议

    朱静慧1;高佳1;2;余欣梅1;汪晶毅1

    介绍了国内外碳汇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情况,列举了海洋碳汇和林业碳汇典型碳汇项目交易情况及经济价值实现创新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将高度重视森林、红树林等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市场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同时提出需要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完善生态碳汇核查体系、健全生态碳汇交易机制等建议,通过多样化手段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实现碳汇生态价值。

    2022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生态碳汇发展形势及建议

    朱静慧;高佳;余欣梅;汪晶毅;

    介绍了国内外碳汇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情况,列举了海洋碳汇和林业碳汇典型碳汇项目交易情况及经济价值实现创新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将高度重视森林、红树林等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市场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同时提出需要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完善生态碳汇核查体系、健全生态碳汇交易机制等建议,通过多样化手段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实现碳汇生态价值。

    2022年06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生态碳汇发展形势及建议

    朱静慧;高佳;余欣梅;汪晶毅;

    介绍了国内外碳汇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情况,列举了海洋碳汇和林业碳汇典型碳汇项目交易情况及经济价值实现创新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将高度重视森林、红树林等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市场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同时提出需要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完善生态碳汇核查体系、健全生态碳汇交易机制等建议,通过多样化手段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实现碳汇生态价值。

    2022年06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1 ]
  •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生态碳汇发展形势及建议

    朱静慧;高佳;余欣梅;汪晶毅;

    介绍了国内外碳汇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情况,列举了海洋碳汇和林业碳汇典型碳汇项目交易情况及经济价值实现创新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将高度重视森林、红树林等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市场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同时提出需要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完善生态碳汇核查体系、健全生态碳汇交易机制等建议,通过多样化手段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实现碳汇生态价值。

    2022年06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连接螺栓断裂机理及原因分析

    郑建军;王劭;云峰

    利用宏观形貌、金相显微组织与断口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对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连接螺栓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连接螺栓的断裂主要与复杂应力共同作用引发的疲劳工况有关。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径向和轴向等多方向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叶片法兰与变桨轴承结合面的螺纹牙底处逐渐形成疲劳裂纹源,并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加速扩展引发了螺栓的疲劳断裂失效。最后对在役叶片连接螺栓的使用维护及更换提出了建议。

    2022年06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3K]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连接螺栓断裂机理及原因分析

    郑建军;王劭;云峰;

    利用宏观形貌、金相显微组织与断口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对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连接螺栓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连接螺栓的断裂主要与复杂应力共同作用引发的疲劳工况有关。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径向和轴向等多方向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叶片法兰与变桨轴承结合面的螺纹牙底处逐渐形成疲劳裂纹源,并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加速扩展引发了螺栓的疲劳断裂失效。最后对在役叶片连接螺栓的使用维护及更换提出了建议。

    2022年06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原地区槽式光热电站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应用研究

    卢乃兵;刘万军;尹航

    某高原地区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储热系统采用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其关键部件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在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点火故障现象。从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的设备部件、燃料气纯度、燃料气和空气的配比以及火焰信号传输等方面逐一进行排查,确定点火故障的根本原因是燃料气/空气配比不足和燃烧室接口处燃料气流量限制器、空气流量限制器堵塞。提出选用流量符合要求的浮子式流量计,以国产氢气专用阻火器替代燃料气流量限制器等治理措施,保证了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正常点火以及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的可靠运行。

    2022年06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连接螺栓断裂机理及原因分析

    郑建军;王劭;云峰;

    利用宏观形貌、金相显微组织与断口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方法对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连接螺栓的断裂机理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连接螺栓的断裂主要与复杂应力共同作用引发的疲劳工况有关。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径向和轴向等多方向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叶片法兰与变桨轴承结合面的螺纹牙底处逐渐形成疲劳裂纹源,并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加速扩展引发了螺栓的疲劳断裂失效。最后对在役叶片连接螺栓的使用维护及更换提出了建议。

    2022年06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原地区槽式光热电站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应用研究

    卢乃兵;刘万军;尹航;

    某高原地区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储热系统采用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其关键部件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在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点火故障现象。从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的设备部件、燃料气纯度、燃料气和空气的配比以及火焰信号传输等方面逐一进行排查,确定点火故障的根本原因是燃料气/空气配比不足和燃烧室接口处燃料气流量限制器、空气流量限制器堵塞。提出选用流量符合要求的浮子式流量计,以国产氢气专用阻火器替代燃料气流量限制器等治理措施,保证了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正常点火以及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的可靠运行。

    2022年06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分析

    王稳稳;胡仁祥;马瑞;魏智慧;王小杰

    为分析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能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典型风区风机70 m测风塔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典型风区风能参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论风季还是枯风季,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及典型负荷日曲线变化趋势一致;2021年风能参数呈现倒V形分布,五六月份达到最大值;风季和枯风季出现最高和最低日负荷的时间存在偏差;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盛行风向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022年06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7K]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高原地区槽式光热电站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应用研究

    卢乃兵;刘万军;尹航;

    某高原地区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储热系统采用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其关键部件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在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点火故障现象。从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的设备部件、燃料气纯度、燃料气和空气的配比以及火焰信号传输等方面逐一进行排查,确定点火故障的根本原因是燃料气/空气配比不足和燃烧室接口处燃料气流量限制器、空气流量限制器堵塞。提出选用流量符合要求的浮子式流量计,以国产氢气专用阻火器替代燃料气流量限制器等治理措施,保证了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正常点火以及导热油泄漏监测装置的可靠运行。

    2022年06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分析

    王稳稳;胡仁祥;马瑞;魏智慧;王小杰;

    为分析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能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典型风区风机70 m测风塔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典型风区风能参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论风季还是枯风季,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及典型负荷日曲线变化趋势一致;2021年风能参数呈现倒V形分布,五六月份达到最大值;风季和枯风季出现最高和最低日负荷的时间存在偏差;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盛行风向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022年06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分析

    王稳稳;胡仁祥;马瑞;魏智慧;王小杰;

    为分析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能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典型风区风机70 m测风塔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典型风区风能参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论风季还是枯风季,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及典型负荷日曲线变化趋势一致;2021年风能参数呈现倒V形分布,五六月份达到最大值;风季和枯风季出现最高和最低日负荷的时间存在偏差;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盛行风向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022年06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分析

    王稳稳;胡仁祥;马瑞;魏智慧;王小杰;

    为分析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能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典型风区风机70 m测风塔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典型风区风能参数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论风季还是枯风季,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及典型负荷日曲线变化趋势一致;2021年风能参数呈现倒V形分布,五六月份达到最大值;风季和枯风季出现最高和最低日负荷的时间存在偏差;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的风速概率分布和盛行风向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022年06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 ]
  • 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分析与优化

    纪秀艳1;李青2;刘爱芬1

    根据核电厂电源系统基本要求及其配套设施安全要求,以满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堆机组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为前提,对两个典型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现有配电技术的设计分析思路及分析方法,对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进行优化。配置专用供电母线,采用两台主发电机为专用供电母线提供电源的方式,以提高专用供电母线可靠性,取消附加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在A列应急母线和B列应急母线之间设置联络为全厂断电工况用电负荷供电,从而减少1台全厂断电工况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核电厂应急母线配电方案优化后,既能满足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堆机组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又提高了工程经济性。

    2022年06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分析与优化

    纪秀艳;李青;刘爱芬;

    根据核电厂电源系统基本要求及其配套设施安全要求,以满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堆机组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为前提,对两个典型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现有配电技术的设计分析思路及分析方法,对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进行优化。配置专用供电母线,采用两台主发电机为专用供电母线提供电源的方式,以提高专用供电母线可靠性,取消附加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在A列应急母线和B列应急母线之间设置联络为全厂断电工况用电负荷供电,从而减少1台全厂断电工况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核电厂应急母线配电方案优化后,既能满足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堆机组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又提高了工程经济性。

    2022年06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分析与优化

    纪秀艳;李青;刘爱芬;

    根据核电厂电源系统基本要求及其配套设施安全要求,以满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堆机组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为前提,对两个典型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现有配电技术的设计分析思路及分析方法,对核电厂核岛应急母线配电方案进行优化。配置专用供电母线,采用两台主发电机为专用供电母线提供电源的方式,以提高专用供电母线可靠性,取消附加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在A列应急母线和B列应急母线之间设置联络为全厂断电工况用电负荷供电,从而减少1台全厂断电工况柴油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核电厂应急母线配电方案优化后,既能满足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堆机组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又提高了工程经济性。

    2022年06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电网技术

  • 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研究

    祁兵;李鹏云;李彬

    在电力行业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需求侧用户终端可调节潜力分析以及源网荷柔性互动研究已经成为迫切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模式下的负荷可调节潜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数据量大、调节潜力影响因素众多的情况。首先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融合边缘计算的智能分析系统;其次,通过多维度考虑可调节潜力影响因素情况下,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算法对台区内电气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进而利用所建模型移植到智能配变终端中,对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通过某地区电力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不同方法、不同维度下电力负荷可调节潜力,在改进以往分析方法的同时,为后续需求侧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6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研究

    祁兵;李鹏云;李彬;

    在电力行业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需求侧用户终端可调节潜力分析以及源网荷柔性互动研究已经成为迫切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模式下的负荷可调节潜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数据量大、调节潜力影响因素众多的情况。首先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融合边缘计算的智能分析系统;其次,通过多维度考虑可调节潜力影响因素情况下,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算法对台区内电气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进而利用所建模型移植到智能配变终端中,对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通过某地区电力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不同方法、不同维度下电力负荷可调节潜力,在改进以往分析方法的同时,为后续需求侧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6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研究

    祁兵;李鹏云;李彬;

    在电力行业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需求侧用户终端可调节潜力分析以及源网荷柔性互动研究已经成为迫切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模式下的负荷可调节潜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数据量大、调节潜力影响因素众多的情况。首先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融合边缘计算的智能分析系统;其次,通过多维度考虑可调节潜力影响因素情况下,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算法对台区内电气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进而利用所建模型移植到智能配变终端中,对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通过某地区电力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不同方法、不同维度下电力负荷可调节潜力,在改进以往分析方法的同时,为后续需求侧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6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边缘计算的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研究

    祁兵;李鹏云;李彬;

    在电力行业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需求侧用户终端可调节潜力分析以及源网荷柔性互动研究已经成为迫切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模式下的负荷可调节潜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数据量大、调节潜力影响因素众多的情况。首先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融合边缘计算的智能分析系统;其次,通过多维度考虑可调节潜力影响因素情况下,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算法对台区内电气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进而利用所建模型移植到智能配变终端中,对台区负荷可调节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通过某地区电力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不同方法、不同维度下电力负荷可调节潜力,在改进以往分析方法的同时,为后续需求侧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6期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 ]
  • 110 kV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钢脚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1;2;田峰1;2;张涛1;2;谢利明1;2;孙云飞1;2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断口形貌分析、硬度测试及数值仿真等试验方法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悬式绝缘子钢脚的断裂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所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且风速均匀稳定,同时冬季气温较低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造成导线张力升高,导致未安装防振装置的导线发生微振,最终悬式绝缘子钢脚在循环弯曲应力的作用下沿着应力集中效应明显的球头与杆部结合部位发生疲劳开裂。

    2022年06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110 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误动事故分析

    孙海东;刘斌;姜华;王哲;邢钢

    针对一起110 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事故,分析事故前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及事故跳闸的经过,通过核对现场接线情况,判断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有误,并对区外相间短路故障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向量计算,判定事故原因为出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断路器跳闸失败,短路故障扩大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低压侧二次电流回路相序接反,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最后提出加强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工作、重视差动保护投运后带负荷检查等防范措施建议。

    2022年06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 110kV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钢脚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田峰;张涛;谢利明;孙云飞;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断口形貌分析、硬度测试及数值仿真等试验方法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悬式绝缘子钢脚的断裂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所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且风速均匀稳定,同时冬季气温较低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造成导线张力升高,导致未安装防振装置的导线发生微振,最终悬式绝缘子钢脚在循环弯曲应力的作用下沿着应力集中效应明显的球头与杆部结合部位发生疲劳开裂。

    2022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10kV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钢脚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田峰;张涛;谢利明;孙云飞;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断口形貌分析、硬度测试及数值仿真等试验方法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悬式绝缘子钢脚的断裂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所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且风速均匀稳定,同时冬季气温较低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造成导线张力升高,导致未安装防振装置的导线发生微振,最终悬式绝缘子钢脚在循环弯曲应力的作用下沿着应力集中效应明显的球头与杆部结合部位发生疲劳开裂。

    2022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10kV输电线路悬式绝缘子钢脚断裂原因分析

    陈浩;田峰;张涛;谢利明;孙云飞;

    利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断口形貌分析、硬度测试及数值仿真等试验方法对某110 kV输电铁塔悬式绝缘子钢脚的断裂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所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且风速均匀稳定,同时冬季气温较低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造成导线张力升高,导致未安装防振装置的导线发生微振,最终悬式绝缘子钢脚在循环弯曲应力的作用下沿着应力集中效应明显的球头与杆部结合部位发生疲劳开裂。

    2022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误动事故分析

    孙海东;刘斌;姜华;王哲;邢钢;

    针对一起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事故,分析事故前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及事故跳闸的经过,通过核对现场接线情况,判断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有误,并对区外相间短路故障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向量计算,判定事故原因为出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断路器跳闸失败,短路故障扩大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低压侧二次电流回路相序接反,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最后提出加强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工作、重视差动保护投运后带负荷检查等防范措施建议。

    2022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误动事故分析

    孙海东;刘斌;姜华;王哲;邢钢;

    针对一起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事故,分析事故前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及事故跳闸的经过,通过核对现场接线情况,判断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有误,并对区外相间短路故障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向量计算,判定事故原因为出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断路器跳闸失败,短路故障扩大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低压侧二次电流回路相序接反,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最后提出加强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工作、重视差动保护投运后带负荷检查等防范措施建议。

    2022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误动事故分析

    孙海东;刘斌;姜华;王哲;邢钢;

    针对一起110kV变压器差动保护越级跳闸事故,分析事故前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及事故跳闸的经过,通过核对现场接线情况,判断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有误,并对区外相间短路故障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两种原因进行了向量计算,判定事故原因为出线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断路器跳闸失败,短路故障扩大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低压侧二次电流回路相序接反,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动作。最后提出加强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的验收工作、重视差动保护投运后带负荷检查等防范措施建议。

    2022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 ]
  •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鲍明正;祝永坤;吴昊;杨志超;于开文

    针对某±500 kV直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问题,结合该线路设计条件及平断面定位图、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通过地线悬垂线夹外观、尺寸检查以及金相、硬度检测,对悬垂线夹受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造成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档距比大、风力影响、地形地貌复杂等,并从技术和运维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档距、采用耐磨金具等处理建议及防范措施。

    2022年06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5K]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鲍明正;祝永坤;吴昊;杨志超;于开文;

    针对某±500 kV直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问题,结合该线路设计条件及平断面定位图、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通过地线悬垂线夹外观、尺寸检查以及金相、硬度检测,对悬垂线夹受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造成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档距比大、风力影响、地形地貌复杂等,并从技术和运维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档距、采用耐磨金具等处理建议及防范措施。

    2022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鲍明正;祝永坤;吴昊;杨志超;于开文;

    针对某±500 kV直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问题,结合该线路设计条件及平断面定位图、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通过地线悬垂线夹外观、尺寸检查以及金相、硬度检测,对悬垂线夹受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造成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档距比大、风力影响、地形地貌复杂等,并从技术和运维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档距、采用耐磨金具等处理建议及防范措施。

    2022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鲍明正;祝永坤;吴昊;杨志超;于开文;

    针对某±500 kV直流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问题,结合该线路设计条件及平断面定位图、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通过地线悬垂线夹外观、尺寸检查以及金相、硬度检测,对悬垂线夹受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造成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档距比大、风力影响、地形地貌复杂等,并从技术和运维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档距、采用耐磨金具等处理建议及防范措施。

    2022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 面向电力系统业务的边云协同应用分析

    刘思放1;王晓东1;盛肖宁2

    介绍了边缘计算、云计算、边云协同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业务数据处理时延高、云计算压力增加等问题,分析了边缘计算参考架构和边云协同技术框架,对输电线路、需求侧资源优化、电力物联网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边云协同技术在电力系统业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的方法,以缓解云计算压力。最后对未来面向电力物联网的边云协同技术策略优化及体系完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2年06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面向电力系统业务的边云协同应用分析

    刘思放;王晓东;盛肖宁;

    介绍了边缘计算、云计算、边云协同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业务数据处理时延高、云计算压力增加等问题,分析了边缘计算参考架构和边云协同技术框架,对输电线路、需求侧资源优化、电力物联网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边云协同技术在电力系统业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的方法,以缓解云计算压力。最后对未来面向电力物联网的边云协同技术策略优化及体系完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2年06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面向电力系统业务的边云协同应用分析

    刘思放;王晓东;盛肖宁;

    介绍了边缘计算、云计算、边云协同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业务数据处理时延高、云计算压力增加等问题,分析了边缘计算参考架构和边云协同技术框架,对输电线路、需求侧资源优化、电力物联网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边云协同技术在电力系统业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的方法,以缓解云计算压力。最后对未来面向电力物联网的边云协同技术策略优化及体系完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2年06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解析方法分析

    杨溢;薛涛;赵斌;李西明;刘超

    针对多端星形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建立的电流分析模型,解析了端节点电压分布与电磁环网低压侧各节点负荷分布对电磁环网低压侧各支路电流的影响。模型中,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电流包含为所在臂下游节点供电的电流分量、由于该臂上各节点到端节点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附加电流分量、高压侧输电分流到低压侧并占用低压侧线路容量的传输电流分量以及中心点和其他臂负荷分布对该臂的影响产生的电流分量。此外,模型所得支路电流对各电流分量的灵敏度表明,使端节点电压幅值增大或相角提前,或向该节点方向倒负荷,将抬高该端节点所在臂,并改变其他臂的支路电流,其中位于相同臂上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相等。上述结论解析了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变化规律和控制方法,可为这种复杂电磁环网的稳态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2022年06期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解析方法分析

    杨溢;薛涛;赵斌;李西明;刘超;

    针对多端星形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建立的电流分析模型,解析了端节点电压分布与电磁环网低压侧各节点负荷分布对电磁环网低压侧各支路电流的影响。模型中,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电流包含为所在臂下游节点供电的电流分量、由于该臂上各节点到端节点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附加电流分量、高压侧输电分流到低压侧并占用低压侧线路容量的传输电流分量以及中心点和其他臂负荷分布对该臂的影响产生的电流分量。此外,模型所得支路电流对各电流分量的灵敏度表明,使端节点电压幅值增大或相角提前,或向该节点方向倒负荷,将抬高该端节点所在臂,并改变其他臂的支路电流,其中位于相同臂上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相等。上述结论解析了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变化规律和控制方法,可为这种复杂电磁环网的稳态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2022年06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解析方法分析

    杨溢;薛涛;赵斌;李西明;刘超;

    针对多端星形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建立的电流分析模型,解析了端节点电压分布与电磁环网低压侧各节点负荷分布对电磁环网低压侧各支路电流的影响。模型中,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电流包含为所在臂下游节点供电的电流分量、由于该臂上各节点到端节点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附加电流分量、高压侧输电分流到低压侧并占用低压侧线路容量的传输电流分量以及中心点和其他臂负荷分布对该臂的影响产生的电流分量。此外,模型所得支路电流对各电流分量的灵敏度表明,使端节点电压幅值增大或相角提前,或向该节点方向倒负荷,将抬高该端节点所在臂,并改变其他臂的支路电流,其中位于相同臂上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相等。上述结论解析了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变化规律和控制方法,可为这种复杂电磁环网的稳态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2022年06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解析方法分析

    杨溢;薛涛;赵斌;李西明;刘超;

    针对多端星形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建立的电流分析模型,解析了端节点电压分布与电磁环网低压侧各节点负荷分布对电磁环网低压侧各支路电流的影响。模型中,电磁环网低压侧支路电流包含为所在臂下游节点供电的电流分量、由于该臂上各节点到端节点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附加电流分量、高压侧输电分流到低压侧并占用低压侧线路容量的传输电流分量以及中心点和其他臂负荷分布对该臂的影响产生的电流分量。此外,模型所得支路电流对各电流分量的灵敏度表明,使端节点电压幅值增大或相角提前,或向该节点方向倒负荷,将抬高该端节点所在臂,并改变其他臂的支路电流,其中位于相同臂上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相等。上述结论解析了多端星形电磁环网的潮流变化规律和控制方法,可为这种复杂电磁环网的稳态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2022年06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拔2500 m以上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外绝缘配置研究

    唐巍;梁明;黎亮;李育兵;王劲

    依据已建1000 kV交流线路的设计、运维经验,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的绝缘子污闪、冰闪研究成果,按复合绝缘子工频、操作、雷电及覆冰闪络特性对海拔2500 m以上地区轻中冰区复合绝缘子配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憎水性状态对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影响非常大,按弱憎水性设计,海拔0~5000 m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复合绝缘子长度可按9 m配置;按亲水性设计,随着海拔的升高,在9 m长度基础上需相应增加复合绝缘子的长度。同时研究发现,绝缘子表面覆冰进一步增加达到15 mm时,覆冰闪络电压显著下降,该种状况下需按覆冰闪络电压来选择复合绝缘子长度,海拔2500 m以下复合绝缘子均按9.75 m防冰伞型配置,海拔2500 m以上区域,复合绝缘子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需相应增长。

    2022年06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海拔2500 m以上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外绝缘配置研究

    唐巍;梁明;黎亮;李育兵;王劲;

    依据已建1000 kV交流线路的设计、运维经验,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的绝缘子污闪、冰闪研究成果,按复合绝缘子工频、操作、雷电及覆冰闪络特性对海拔2500 m以上地区轻中冰区复合绝缘子配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憎水性状态对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影响非常大,按弱憎水性设计,海拔0~5000 m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复合绝缘子长度可按9 m配置;按亲水性设计,随着海拔的升高,在9 m长度基础上需相应增加复合绝缘子的长度。同时研究发现,绝缘子表面覆冰进一步增加达到15 mm时,覆冰闪络电压显著下降,该种状况下需按覆冰闪络电压来选择复合绝缘子长度,海拔2500 m以下复合绝缘子均按9.75 m防冰伞型配置,海拔2500 m以上区域,复合绝缘子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需相应增长。

    2022年06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拔2500 m以上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外绝缘配置研究

    唐巍;梁明;黎亮;李育兵;王劲;

    依据已建1000 kV交流线路的设计、运维经验,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的绝缘子污闪、冰闪研究成果,按复合绝缘子工频、操作、雷电及覆冰闪络特性对海拔2500 m以上地区轻中冰区复合绝缘子配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憎水性状态对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影响非常大,按弱憎水性设计,海拔0~5000 m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复合绝缘子长度可按9 m配置;按亲水性设计,随着海拔的升高,在9 m长度基础上需相应增加复合绝缘子的长度。同时研究发现,绝缘子表面覆冰进一步增加达到15 mm时,覆冰闪络电压显著下降,该种状况下需按覆冰闪络电压来选择复合绝缘子长度,海拔2500 m以下复合绝缘子均按9.75 m防冰伞型配置,海拔2500 m以上区域,复合绝缘子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需相应增长。

    2022年06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拔2500 m以上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外绝缘配置研究

    唐巍;梁明;黎亮;李育兵;王劲;

    依据已建1000 kV交流线路的设计、运维经验,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的绝缘子污闪、冰闪研究成果,按复合绝缘子工频、操作、雷电及覆冰闪络特性对海拔2500 m以上地区轻中冰区复合绝缘子配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憎水性状态对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影响非常大,按弱憎水性设计,海拔0~5000 m地区1000 kV交流线路复合绝缘子长度可按9 m配置;按亲水性设计,随着海拔的升高,在9 m长度基础上需相应增加复合绝缘子的长度。同时研究发现,绝缘子表面覆冰进一步增加达到15 mm时,覆冰闪络电压显著下降,该种状况下需按覆冰闪络电压来选择复合绝缘子长度,海拔2500 m以下复合绝缘子均按9.75 m防冰伞型配置,海拔2500 m以上区域,复合绝缘子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需相应增长。

    2022年06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发电技术

  • 基于孔隙尺度的石灰石煅烧和硫化反应模拟分析

    王猛;张志勇

    基于介观尺度(多孔介质尺度)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石灰石脱硫机理,引入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石灰石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C++语言开发了石灰石脱硫反应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煅烧反应的进行,CaCO<sub>3</sub>逐渐被消耗,并生成多孔的CaO;提高温度可促进煅烧反应的进行,提高环境CO<sub>2</sub>质量浓度会抑制煅烧反应。对于硫化反应,生成的CaSO<sub>4</sub>会覆盖在CaO表面并使孔隙变小进而逐渐堵塞,导致部分CaO未反应完全,提高SO<sub>2</sub>质量浓度可促进硫化反应的进行,而O<sub>2</sub>质量浓度的影响与此相反,且SO<sub>2</sub>质量浓度的影响更大。

    2022年06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4K]
    [网刊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基于孔隙尺度的石灰石煅烧和硫化反应模拟分析

    王猛;张志勇;

    基于介观尺度(多孔介质尺度)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石灰石脱硫机理,引入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石灰石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C++语言开发了石灰石脱硫反应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煅烧反应的进行,CaCO_3逐渐被消耗,并生成多孔的CaO;提高温度可促进煅烧反应的进行,提高环境CO_2质量浓度会抑制煅烧反应。对于硫化反应,生成的CaSO_4会覆盖在CaO表面并使孔隙变小进而逐渐堵塞,导致部分CaO未反应完全,提高SO_2质量浓度可促进硫化反应的进行,而O_2质量浓度的影响与此相反,且SO_2质量浓度的影响更大。

    2022年06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孔隙尺度的石灰石煅烧和硫化反应模拟分析

    王猛;张志勇;

    基于介观尺度(多孔介质尺度)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石灰石脱硫机理,引入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石灰石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C++语言开发了石灰石脱硫反应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煅烧反应的进行,CaCO_3逐渐被消耗,并生成多孔的CaO;提高温度可促进煅烧反应的进行,提高环境CO_2质量浓度会抑制煅烧反应。对于硫化反应,生成的CaSO_4会覆盖在CaO表面并使孔隙变小进而逐渐堵塞,导致部分CaO未反应完全,提高SO_2质量浓度可促进硫化反应的进行,而O_2质量浓度的影响与此相反,且SO_2质量浓度的影响更大。

    2022年06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孔隙尺度的石灰石煅烧和硫化反应模拟分析

    王猛;张志勇;

    基于介观尺度(多孔介质尺度)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石灰石脱硫机理,引入格子Boltzmann方法建立石灰石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C++语言开发了石灰石脱硫反应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煅烧反应的进行,CaCO_3逐渐被消耗,并生成多孔的CaO;提高温度可促进煅烧反应的进行,提高环境CO_2质量浓度会抑制煅烧反应。对于硫化反应,生成的CaSO_4会覆盖在CaO表面并使孔隙变小进而逐渐堵塞,导致部分CaO未反应完全,提高SO_2质量浓度可促进硫化反应的进行,而O_2质量浓度的影响与此相反,且SO_2质量浓度的影响更大。

    2022年06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网小频差考核的供热机组一次调频优化

    殷建华;张国斌;贾斌;于海存

    为适应电网一次调频性能考核,火电机组普遍对原有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了优化,针对“反向调节闭锁”“快动缓回”“加速冲量响应”几种典型的策略,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了兼顾机组稳定性的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同时针对供热机组在尖寒期机组出力超限、响应电网低频能力下降问题,提出了采用热网储能来响应机组一次调频负荷需求的控制策略。优化后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在提升一次调频性能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年06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基于电网小频差考核的供热机组一次调频优化

    殷建华;张国斌;贾斌;于海存;

    为适应电网一次调频性能考核,火电机组普遍对原有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了优化,针对“反向调节闭锁”“快动缓回”“加速冲量响应”几种典型的策略,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了兼顾机组稳定性的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同时针对供热机组在尖寒期机组出力超限、响应电网低频能力下降问题,提出了采用热网储能来响应机组一次调频负荷需求的控制策略。优化后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在提升一次调频性能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年06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网小频差考核的供热机组一次调频优化

    殷建华;张国斌;贾斌;于海存;

    为适应电网一次调频性能考核,火电机组普遍对原有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了优化,针对“反向调节闭锁”“快动缓回”“加速冲量响应”几种典型的策略,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了兼顾机组稳定性的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同时针对供热机组在尖寒期机组出力超限、响应电网低频能力下降问题,提出了采用热网储能来响应机组一次调频负荷需求的控制策略。优化后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在提升一次调频性能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年06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基于电网小频差考核的供热机组一次调频优化

    殷建华;张国斌;贾斌;于海存;

    为适应电网一次调频性能考核,火电机组普遍对原有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了优化,针对“反向调节闭锁”“快动缓回”“加速冲量响应”几种典型的策略,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了兼顾机组稳定性的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同时针对供热机组在尖寒期机组出力超限、响应电网低频能力下降问题,提出了采用热网储能来响应机组一次调频负荷需求的控制策略。优化后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在提升一次调频性能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年06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汽轮机性能试验中过桥汽封漏汽率的能效平衡计算

    韩建春;荀华

    针对变汽温法测量过桥汽封漏汽率存在的需单独的试验时间、参数稳定性差、敏感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以能耗指标与机组效率为基准的过桥汽封漏汽能效平衡算法。该算法根据汽轮机能量转换效率与发电热耗率的内在关系对汽轮机各缸效率及运行参数进行修正,实现了汽轮机性能试验过程中汽轮机发电热耗率与过桥汽封漏汽率计算的同步完成,有效减少了汽轮机性能试验步骤,降低了性能试验中的操作风险。

    2022年06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汽轮机性能试验中过桥汽封漏汽率的能效平衡计算

    韩建春;荀华;

    针对变汽温法测量过桥汽封漏汽率存在的需单独的试验时间、参数稳定性差、敏感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以能耗指标与机组效率为基准的过桥汽封漏汽能效平衡算法。该算法根据汽轮机能量转换效率与发电热耗率的内在关系对汽轮机各缸效率及运行参数进行修正,实现了汽轮机性能试验过程中汽轮机发电热耗率与过桥汽封漏汽率计算的同步完成,有效减少了汽轮机性能试验步骤,降低了性能试验中的操作风险。

    2022年06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汽轮机性能试验中过桥汽封漏汽率的能效平衡计算

    韩建春;荀华;

    针对变汽温法测量过桥汽封漏汽率存在的需单独的试验时间、参数稳定性差、敏感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以能耗指标与机组效率为基准的过桥汽封漏汽能效平衡算法。该算法根据汽轮机能量转换效率与发电热耗率的内在关系对汽轮机各缸效率及运行参数进行修正,实现了汽轮机性能试验过程中汽轮机发电热耗率与过桥汽封漏汽率计算的同步完成,有效减少了汽轮机性能试验步骤,降低了性能试验中的操作风险。

    2022年06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00 MW湿冷机组利用热泵回收余热供热措施优化

    周新乐;薛昊栋;周永钢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600 MW湿冷机组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技术供热。在运行过程中,机组负荷波动大,相关参数变化也大,尤其是余热水温度不易控制,另外供热季供热量不均匀,在供热初末期热泵无法满负荷运行,造成热泵节能效果下降。通过采取降低余热水温度、合理配置上塔水量与热泵余热水量、适当增减水塔挡风板数量等措施,大幅提升了热泵节能效果。建议对湿冷机组进行热泵供热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循环水系统和热网抽汽系统的灵活调配,优化控制结构,实现系统最优节能配置方式,充分发挥热泵节能效果。

    2022年06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600 MW湿冷机组利用热泵回收余热供热措施优化

    周新乐;薛昊栋;周永钢;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600 MW湿冷机组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技术供热。在运行过程中,机组负荷波动大,相关参数变化也大,尤其是余热水温度不易控制,另外供热季供热量不均匀,在供热初末期热泵无法满负荷运行,造成热泵节能效果下降。通过采取降低余热水温度、合理配置上塔水量与热泵余热水量、适当增减水塔挡风板数量等措施,大幅提升了热泵节能效果。建议对湿冷机组进行热泵供热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循环水系统和热网抽汽系统的灵活调配,优化控制结构,实现系统最优节能配置方式,充分发挥热泵节能效果。

    2022年06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600 MW湿冷机组利用热泵回收余热供热措施优化

    周新乐;薛昊栋;周永钢;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600 MW湿冷机组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技术供热。在运行过程中,机组负荷波动大,相关参数变化也大,尤其是余热水温度不易控制,另外供热季供热量不均匀,在供热初末期热泵无法满负荷运行,造成热泵节能效果下降。通过采取降低余热水温度、合理配置上塔水量与热泵余热水量、适当增减水塔挡风板数量等措施,大幅提升了热泵节能效果。建议对湿冷机组进行热泵供热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循环水系统和热网抽汽系统的灵活调配,优化控制结构,实现系统最优节能配置方式,充分发挥热泵节能效果。

    2022年06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600 MW湿冷机组利用热泵回收余热供热措施优化

    周新乐;薛昊栋;周永钢;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600 MW湿冷机组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技术供热。在运行过程中,机组负荷波动大,相关参数变化也大,尤其是余热水温度不易控制,另外供热季供热量不均匀,在供热初末期热泵无法满负荷运行,造成热泵节能效果下降。通过采取降低余热水温度、合理配置上塔水量与热泵余热水量、适当增减水塔挡风板数量等措施,大幅提升了热泵节能效果。建议对湿冷机组进行热泵供热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循环水系统和热网抽汽系统的灵活调配,优化控制结构,实现系统最优节能配置方式,充分发挥热泵节能效果。

    2022年06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分析及处理

    孙晖;戴家涨;冯悦;郑玲洋;赵悦

    对新疆阿克苏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性和变化规律、预处理现状与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再生水水质波动大、预处理生物曝气滤池的脱氮效果差和高密度沉淀池的石灰除硬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取优化净水药剂降低浊度、混凝-石灰-纯碱法除硬度等措施,使再生水预处理后满足电厂冷却水的要求,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022年06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6K]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分析及处理

    孙晖;戴家涨;冯悦;郑玲洋;赵悦;

    对新疆阿克苏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性和变化规律、预处理现状与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再生水水质波动大、预处理生物曝气滤池的脱氮效果差和高密度沉淀池的石灰除硬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取优化净水药剂降低浊度、混凝-石灰-纯碱法除硬度等措施,使再生水预处理后满足电厂冷却水的要求,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022年06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分析及处理

    孙晖;戴家涨;冯悦;郑玲洋;赵悦;

    对新疆阿克苏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性和变化规律、预处理现状与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再生水水质波动大、预处理生物曝气滤池的脱氮效果差和高密度沉淀池的石灰除硬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取优化净水药剂降低浊度、混凝-石灰-纯碱法除硬度等措施,使再生水预处理后满足电厂冷却水的要求,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022年06期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非凡十年·蒙电答卷|北疆电网新跨越

  • 非凡十年·蒙电答卷|北疆电网新跨越

    郝丽媛;王云龙;云飞翔;

    <正>千里草原,辽阔天地,壮美风光。坚强电网,绿电涌动,赋能北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聚焦电网建设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电网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电网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成为自治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022年06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凡十年·蒙电答卷|北疆电网新跨越

    郝丽媛;王云龙;云飞翔;

    <正>千里草原,辽阔天地,壮美风光。坚强电网,绿电涌动,赋能北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聚焦电网建设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电网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电网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成为自治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022年06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凡十年·蒙电答卷|北疆电网新跨越

    郝丽媛;王云龙;云飞翔;

    <正>千里草原,辽阔天地,壮美风光。坚强电网,绿电涌动,赋能北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聚焦电网建设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电网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电网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成为自治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022年06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