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 计及碳交易-绿证和储能成本的含风光发电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郭凯1;2;阿敏夫1;2;雅斯太1;2;刘紫琦1;2

    为促进传统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将碳交易-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引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中,同时通过引入电储能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来促进新能源消纳。首先在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基础上对火电机组加入补偿配额,并建立了碳交易成本模型;然后,构建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碳交易机制成本、绿证交易机制成本、储能运行成本以及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风电运行成本、光伏运行成本及系统各种约束条件;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碳交易-绿证机制和储能的引入可有效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系统碳排放。

    2023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网刊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计及碳交易-绿证和储能成本的含风光发电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郭凯;阿敏夫;雅斯太;刘紫琦;

    为促进传统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将碳交易-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引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中,同时通过引入电储能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来促进新能源消纳。首先在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基础上对火电机组加入补偿配额,并建立了碳交易成本模型;然后,构建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碳交易机制成本、绿证交易机制成本、储能运行成本以及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风电运行成本、光伏运行成本及系统各种约束条件;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碳交易-绿证机制和储能的引入可有效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系统碳排放。

    2023年04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计及碳交易-绿证和储能成本的含风光发电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郭凯;阿敏夫;雅斯太;刘紫琦;

    为促进传统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将碳交易-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引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中,同时通过引入电储能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来促进新能源消纳。首先在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基础上对火电机组加入补偿配额,并建立了碳交易成本模型;然后,构建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碳交易机制成本、绿证交易机制成本、储能运行成本以及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风电运行成本、光伏运行成本及系统各种约束条件;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碳交易-绿证机制和储能的引入可有效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系统碳排放。

    2023年04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寒潮天气对风电运行和功率预测的影响分析

    郑婷婷1;单小雨1;马继涛2;尹洪全2;王达1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电网在迎峰度冬期间面临的寒潮天气影响、供暖和用电负荷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提高寒潮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的准确率,以有效解决“保供电”和“保消纳”之间的矛盾。根据寒潮天气影响风电运行的过程,将寒潮天气特征分为风机覆冰、大风切机、低温脱网和晴冷无风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种寒潮类型对风电运行的影响机理,并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典型案例研究了寒潮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的偏差规律。基于上述分析,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加强寒潮天气的预测预警工作、开展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升级改造等提升风电功率预测性能的建议,以提高寒潮天气下风电预测的准确率。

    2023年04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寒潮天气对风电运行和功率预测的影响分析

    郑婷婷;单小雨;马继涛;尹洪全;王达;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电网在迎峰度冬期间面临的寒潮天气影响、供暖和用电负荷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提高寒潮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的准确率,以有效解决“保供电”和“保消纳”之间的矛盾。根据寒潮天气影响风电运行的过程,将寒潮天气特征分为风机覆冰、大风切机、低温脱网和晴冷无风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种寒潮类型对风电运行的影响机理,并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典型案例研究了寒潮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的偏差规律。基于上述分析,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加强寒潮天气的预测预警工作、开展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升级改造等提升风电功率预测性能的建议,以提高寒潮天气下风电预测的准确率。

    2023年04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寒潮天气对风电运行和功率预测的影响分析

    郑婷婷;单小雨;马继涛;尹洪全;王达;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电网在迎峰度冬期间面临的寒潮天气影响、供暖和用电负荷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提高寒潮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的准确率,以有效解决“保供电”和“保消纳”之间的矛盾。根据寒潮天气影响风电运行的过程,将寒潮天气特征分为风机覆冰、大风切机、低温脱网和晴冷无风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种寒潮类型对风电运行的影响机理,并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典型案例研究了寒潮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的偏差规律。基于上述分析,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加强寒潮天气的预测预警工作、开展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升级改造等提升风电功率预测性能的建议,以提高寒潮天气下风电预测的准确率。

    2023年04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能源集群无功环流抑制策略研究

    吴宇辉1;尚斌2;杨鹏飞2;杨霖3;于保春2;马涛2;乔建旺2

    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并网地区无功电压控制中的无功分配不均衡、无功环流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稳定和新能源消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无功电压控制系统(AVC)子站电压控制的新能源集群无功环流抑制策略。通过分析新能源场站无功环流现象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无功环流的评价指标;依据无功环流产生原因,在保证满足电压指令值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新能源集群的无功功率,实现对无功环流的抑制;最后在RT-LAB平台搭建仿真测试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在保证汇集母线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减小无功不均衡,抑制无功环流。

    2023年04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新能源集群无功环流抑制策略研究

    吴宇辉;尚斌;杨鹏飞;杨霖;于保春;马涛;乔建旺;

    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并网地区无功电压控制中的无功分配不均衡、无功环流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稳定和新能源消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无功电压控制系统(AVC)子站电压控制的新能源集群无功环流抑制策略。通过分析新能源场站无功环流现象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无功环流的评价指标;依据无功环流产生原因,在保证满足电压指令值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新能源集群的无功功率,实现对无功环流的抑制;最后在RT-LAB平台搭建仿真测试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在保证汇集母线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减小无功不均衡,抑制无功环流。

    2023年04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能源集群无功环流抑制策略研究

    吴宇辉;尚斌;杨鹏飞;杨霖;于保春;马涛;乔建旺;

    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并网地区无功电压控制中的无功分配不均衡、无功环流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稳定和新能源消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无功电压控制系统(AVC)子站电压控制的新能源集群无功环流抑制策略。通过分析新能源场站无功环流现象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无功环流的评价指标;依据无功环流产生原因,在保证满足电压指令值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新能源集群的无功功率,实现对无功环流的抑制;最后在RT-LAB平台搭建仿真测试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在保证汇集母线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减小无功不均衡,抑制无功环流。

    2023年04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视觉振动放大技术的风电机组塔架固有频率测量

    刘飞;范海涛;贺瑞敏;程文;董云鹤

    介绍了视觉振动放大技术原理。为了进一步验证视觉振动分析技术测量频率的精度,在航天标准化研究院力学实验室利用电磁振动台进行了精度试验,验证了视觉振动分析系统的频率测量误差小于1%。采用该技术对某风电主机厂商生产的750 kW、2 MW、6 MW三种型号风电机组塔架进行了固有频率测量,通过与风机设计的一阶固有频率相比较,验证了采用视觉振动放大技术测量风电机组固有频率的可行性,为处于1 Hz以下超低频范围内风电机组的固有频率测量和监测提供了更为可靠和便捷的方法。

    2023年04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7K]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基于视觉振动放大技术的风电机组塔架固有频率测量

    刘飞;范海涛;贺瑞敏;程文;董云鹤;

    介绍了视觉振动放大技术原理。为了进一步验证视觉振动分析技术测量频率的精度,在航天标准化研究院力学实验室利用电磁振动台进行了精度试验,验证了视觉振动分析系统的频率测量误差小于1%。采用该技术对某风电主机厂商生产的750 kW、2 MW、6 MW三种型号风电机组塔架进行了固有频率测量,通过与风机设计的一阶固有频率相比较,验证了采用视觉振动放大技术测量风电机组固有频率的可行性,为处于1 Hz以下超低频范围内风电机组的固有频率测量和监测提供了更为可靠和便捷的方法。

    2023年04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视觉振动放大技术的风电机组塔架固有频率测量

    刘飞;范海涛;贺瑞敏;程文;董云鹤;

    介绍了视觉振动放大技术原理。为了进一步验证视觉振动分析技术测量频率的精度,在航天标准化研究院力学实验室利用电磁振动台进行了精度试验,验证了视觉振动分析系统的频率测量误差小于1%。采用该技术对某风电主机厂商生产的750 kW、2 MW、6 MW三种型号风电机组塔架进行了固有频率测量,通过与风机设计的一阶固有频率相比较,验证了采用视觉振动放大技术测量风电机组固有频率的可行性,为处于1 Hz以下超低频范围内风电机组的固有频率测量和监测提供了更为可靠和便捷的方法。

    2023年04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短劲性复合桩基在光伏发电项目中的应用

    武江1;李建2

    沿海滩涂或鱼塘中建设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光伏支架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多数为深厚淤泥地基,单桩承载力极低,需要大幅增加桩长才可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为此,提出一种超短劲性复合桩基方案,即预应力管桩+超短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六组不同桩径、桩长的复合桩基,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通过现场桩基试验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在广东沿海某大型滩涂光伏项目中,大规模采用了超短劲性复合桩基进行验证。现场试验与工程桩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单桩抗压与抗拔承载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且工程造价可降低5%以上;在施工中通过改装水泥土搅拌桩机械钻杆和行走系统,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便于施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2023年04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超短劲性复合桩基在光伏发电项目中的应用

    武江;李建;

    沿海滩涂或鱼塘中建设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光伏支架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多数为深厚淤泥地基,单桩承载力极低,需要大幅增加桩长才可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为此,提出一种超短劲性复合桩基方案,即预应力管桩+超短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六组不同桩径、桩长的复合桩基,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通过现场桩基试验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在广东沿海某大型滩涂光伏项目中,大规模采用了超短劲性复合桩基进行验证。现场试验与工程桩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单桩抗压与抗拔承载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且工程造价可降低5%以上;在施工中通过改装水泥土搅拌桩机械钻杆和行走系统,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便于施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2023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短劲性复合桩基在光伏发电项目中的应用

    武江;李建;

    沿海滩涂或鱼塘中建设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光伏支架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多数为深厚淤泥地基,单桩承载力极低,需要大幅增加桩长才可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为此,提出一种超短劲性复合桩基方案,即预应力管桩+超短水泥土搅拌桩,设计六组不同桩径、桩长的复合桩基,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通过现场桩基试验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在广东沿海某大型滩涂光伏项目中,大规模采用了超短劲性复合桩基进行验证。现场试验与工程桩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单桩抗压与抗拔承载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且工程造价可降低5%以上;在施工中通过改装水泥土搅拌桩机械钻杆和行走系统,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便于施工,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2023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知识图谱对吸收式热泵的研究概况与趋势预测

    石宏岩1;李艳来2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吸收式热泵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热点趋势预测。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吸收式热泵领域的相关文献,结合CNKI的检索结果并运用CiteSpace软件,科学、准确地对检索文献的发文数量、热点期刊、核心作者、发文机构、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和突显词等进行量化、可视化。结果表明,在吸收式热泵的检索主题下,获得学术期刊1320篇(其中核心期刊350篇),热点期刊《暖通空调》《节能》和《区域供热》均刊文50余篇,论文的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等院校中,高被引论文均刊发在核心期刊上,核心作者最低阈值为5篇,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是“余热回收”“余热利用”“热电联产”等吸收式热泵应用研究领域;下一步研究趋势是吸收式热泵用于余热回收、热泵储电技术、核热电水联产和耦合可再生能源取代集中供热中的热源等清洁取暖方式。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吸收式热泵的机理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下一步是侧重于应用技术的研发,现阶段该领域还是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将技术投产落地,为我国的碳中和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2023年04期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3K]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基于知识图谱对吸收式热泵的研究概况与趋势预测

    石宏岩;李艳来;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吸收式热泵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热点趋势预测。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吸收式热泵领域的相关文献,结合CNKI的检索结果并运用CiteSpace软件,科学、准确地对检索文献的发文数量、热点期刊、核心作者、发文机构、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和突显词等进行量化、可视化。结果表明,在吸收式热泵的检索主题下,获得学术期刊1320篇(其中核心期刊350篇),热点期刊《暖通空调》《节能》和《区域供热》均刊文50余篇,论文的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等院校中,高被引论文均刊发在核心期刊上,核心作者最低阈值为5篇,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是“余热回收”“余热利用”“热电联产”等吸收式热泵应用研究领域;下一步研究趋势是吸收式热泵用于余热回收、热泵储电技术、核热电水联产和耦合可再生能源取代集中供热中的热源等清洁取暖方式。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吸收式热泵的机理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下一步是侧重于应用技术的研发,现阶段该领域还是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将技术投产落地,为我国的碳中和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2023年04期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知识图谱对吸收式热泵的研究概况与趋势预测

    石宏岩;李艳来;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吸收式热泵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热点趋势预测。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吸收式热泵领域的相关文献,结合CNKI的检索结果并运用CiteSpace软件,科学、准确地对检索文献的发文数量、热点期刊、核心作者、发文机构、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和突显词等进行量化、可视化。结果表明,在吸收式热泵的检索主题下,获得学术期刊1320篇(其中核心期刊350篇),热点期刊《暖通空调》《节能》和《区域供热》均刊文50余篇,论文的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等院校中,高被引论文均刊发在核心期刊上,核心作者最低阈值为5篇,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是“余热回收”“余热利用”“热电联产”等吸收式热泵应用研究领域;下一步研究趋势是吸收式热泵用于余热回收、热泵储电技术、核热电水联产和耦合可再生能源取代集中供热中的热源等清洁取暖方式。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吸收式热泵的机理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下一步是侧重于应用技术的研发,现阶段该领域还是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将技术投产落地,为我国的碳中和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2023年04期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风电机组集群大数据平台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陈瑞

    介绍了大数据在风电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风机状态判定和电量损失归类不准确以及风机系统各参数间关联价值挖掘不深入等问题,结合风电机组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风机状态判定的准确性、对大数据系统开发挂牌识别功能、优化电量损失的分类方式、深入挖掘风机系统各参数间的关联价值等建议,以有效提升大数据平台应用效能,发挥大数据对生产实践的技术支撑作用。

    2023年04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风电机组集群大数据平台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陈瑞;

    介绍了大数据在风电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风机状态判定和电量损失归类不准确以及风机系统各参数间关联价值挖掘不深入等问题,结合风电机组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风机状态判定的准确性、对大数据系统开发挂牌识别功能、优化电量损失的分类方式、深入挖掘风机系统各参数间的关联价值等建议,以有效提升大数据平台应用效能,发挥大数据对生产实践的技术支撑作用。

    2023年04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风电机组集群大数据平台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陈瑞;

    介绍了大数据在风电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风机状态判定和电量损失归类不准确以及风机系统各参数间关联价值挖掘不深入等问题,结合风电机组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风机状态判定的准确性、对大数据系统开发挂牌识别功能、优化电量损失的分类方式、深入挖掘风机系统各参数间的关联价值等建议,以有效提升大数据平台应用效能,发挥大数据对生产实践的技术支撑作用。

    2023年04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电网技术

  • 配电网电缆接头SiR-XLPE绝缘界面热应力与击穿电压关系的实验与分析

    郭耀栋;赵一枫;胡冉;陆代强;刘刚

    通过构建电磁-热-应力多场耦合的电缆接头模型,建立配电网电缆不同稳态负荷电流条件下界面温度与绝缘界面压力的联系,随后通过电缆接头绝缘界面电压击穿实验探究界面压力对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接头绝缘界面压力与线路负荷状态存在强耦合关系,当电缆线芯达到90℃稳态运行时,绝缘界面处的界面压力为初始值的两倍以上;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随着界面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际线路运维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电缆负荷,促使绝缘界面热应力增大,以提高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

    2023年04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6K]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配电网电缆接头SiR-XLPE绝缘界面热应力与击穿电压关系的实验与分析

    郭耀栋;赵一枫;胡冉;陆代强;刘刚;

    通过构建电磁-热-应力多场耦合的电缆接头模型,建立配电网电缆不同稳态负荷电流条件下界面温度与绝缘界面压力的联系,随后通过电缆接头绝缘界面电压击穿实验探究界面压力对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接头绝缘界面压力与线路负荷状态存在强耦合关系,当电缆线芯达到90℃稳态运行时,绝缘界面处的界面压力为初始值的两倍以上;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随着界面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际线路运维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电缆负荷,促使绝缘界面热应力增大,以提高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

    2023年04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配电网电缆接头SiR-XLPE绝缘界面热应力与击穿电压关系的实验与分析

    郭耀栋;赵一枫;胡冉;陆代强;刘刚;

    通过构建电磁-热-应力多场耦合的电缆接头模型,建立配电网电缆不同稳态负荷电流条件下界面温度与绝缘界面压力的联系,随后通过电缆接头绝缘界面电压击穿实验探究界面压力对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接头绝缘界面压力与线路负荷状态存在强耦合关系,当电缆线芯达到90℃稳态运行时,绝缘界面处的界面压力为初始值的两倍以上;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随着界面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际线路运维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电缆负荷,促使绝缘界面热应力增大,以提高绝缘界面起始击穿电压。

    2023年04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通信建模技术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安措防误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朱智;张永宏;吕帅;崔瑞;孟颖;李璐

    针对智能变电站高度信息化给安全措施执行带来的风险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通信建模技术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安措防误预警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数据建模和系统应用集成技术,构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移动运维模式,实现二次虚实回路动态展示、保护设备信息多层级监视和二次设备安全措施防误预警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在二次设备的巡视、缺陷故障快速定位及设备停电检修布置安措等方面为运维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了有效帮助,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可靠性。

    2023年04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基于数据通信建模技术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安措防误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朱智;张永宏;吕帅;崔瑞;孟颖;李璐;

    针对智能变电站高度信息化给安全措施执行带来的风险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通信建模技术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安措防误预警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数据建模和系统应用集成技术,构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移动运维模式,实现二次虚实回路动态展示、保护设备信息多层级监视和二次设备安全措施防误预警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在二次设备的巡视、缺陷故障快速定位及设备停电检修布置安措等方面为运维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了有效帮助,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可靠性。

    2023年04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通信建模技术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安措防误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朱智;张永宏;吕帅;崔瑞;孟颖;李璐;

    针对智能变电站高度信息化给安全措施执行带来的风险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数据通信建模技术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安措防误预警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数据建模和系统应用集成技术,构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移动运维模式,实现二次虚实回路动态展示、保护设备信息多层级监视和二次设备安全措施防误预警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在二次设备的巡视、缺陷故障快速定位及设备停电检修布置安措等方面为运维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了有效帮助,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可靠性。

    2023年04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算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识别

    黄雯1;张紫凡2;梁展弘2;邝国员2;王玕2;刘彬博2

    在10 kV配电网络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后,故障特征不明显,对故障识别的难度较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利用小波算法提取故障线路特征,将零序电流小波和小波能量熵作为识别高阻接地故障的特征量。利用仿真软件PSCAD搭建了10 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线路模型,仿真得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然后采用Matlab软件分析故障波形,提取故障的特征量并识别故障。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故障识别效果。

    2023年04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基于小波算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识别

    黄雯;张紫凡;梁展弘;邝国员;王玕;刘彬博;

    在10kV配电网络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后,故障特征不明显,对故障识别的难度较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利用小波算法提取故障线路特征,将零序电流小波和小波能量熵作为识别高阻接地故障的特征量。利用仿真软件PSCAD搭建了10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线路模型,仿真得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然后采用Matlab软件分析故障波形,提取故障的特征量并识别故障。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故障识别效果。

    2023年04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算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识别

    黄雯;张紫凡;梁展弘;邝国员;王玕;刘彬博;

    在10kV配电网络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发生高阻接地故障后,故障特征不明显,对故障识别的难度较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利用小波算法提取故障线路特征,将零序电流小波和小波能量熵作为识别高阻接地故障的特征量。利用仿真软件PSCAD搭建了10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线路模型,仿真得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然后采用Matlab软件分析故障波形,提取故障的特征量并识别故障。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故障识别效果。

    2023年04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长距离顶管顶力估算与中继间设置研究

    肖志军;张亮亮;曹波;罗彦

    对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实测顶力与估算顶力的对比情况、中继间设置及使用情况。以珠海某220 kV电缆线路穿越马骝洲水道顶管工程为例,该超长距离顶管单次顶进1022 m,使用2.2 m内径的钢筋混凝土管,穿越地层有黏土、淤泥质土、粗砂等。先按规范进行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测顶力变化情况,获得估算顶力与实测顶力的对比曲线,反算出实测平均摩阻力的变化曲线。理论分析与工程监测结果对比表明:正常顶进条件下,全程平均摩阻力可以降低到1.5 kPa左右,但在停止顶进48 h后再次启动时,全程平均摩阻力急剧增加到4.1 kPa,实测总顶力接近估算顶力值,表明应用触变泥浆减阻、连续顶进时管浆管土部分接触是超长距离顶管的理想状态。综合分析认为,顶力控制是超长距离顶管成功的关键,并提出按地层分段进行平均摩阻力取值的建议,同时提出中继间配置方案。

    2023年04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超长距离顶管顶力估算与中继间设置研究

    肖志军;张亮亮;曹波;罗彦;

    对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实测顶力与估算顶力的对比情况、中继间设置及使用情况。以珠海某220 kV电缆线路穿越马骝洲水道顶管工程为例,该超长距离顶管单次顶进1022 m,使用2.2 m内径的钢筋混凝土管,穿越地层有黏土、淤泥质土、粗砂等。先按规范进行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测顶力变化情况,获得估算顶力与实测顶力的对比曲线,反算出实测平均摩阻力的变化曲线。理论分析与工程监测结果对比表明:正常顶进条件下,全程平均摩阻力可以降低到1.5 kPa左右,但在停止顶进48 h后再次启动时,全程平均摩阻力急剧增加到4.1 kPa,实测总顶力接近估算顶力值,表明应用触变泥浆减阻、连续顶进时管浆管土部分接触是超长距离顶管的理想状态。综合分析认为,顶力控制是超长距离顶管成功的关键,并提出按地层分段进行平均摩阻力取值的建议,同时提出中继间配置方案。

    2023年04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长距离顶管顶力估算与中继间设置研究

    肖志军;张亮亮;曹波;罗彦;

    对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实测顶力与估算顶力的对比情况、中继间设置及使用情况。以珠海某220 kV电缆线路穿越马骝洲水道顶管工程为例,该超长距离顶管单次顶进1022 m,使用2.2 m内径的钢筋混凝土管,穿越地层有黏土、淤泥质土、粗砂等。先按规范进行顶力估算及中继间设置,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测顶力变化情况,获得估算顶力与实测顶力的对比曲线,反算出实测平均摩阻力的变化曲线。理论分析与工程监测结果对比表明:正常顶进条件下,全程平均摩阻力可以降低到1.5 kPa左右,但在停止顶进48 h后再次启动时,全程平均摩阻力急剧增加到4.1 kPa,实测总顶力接近估算顶力值,表明应用触变泥浆减阻、连续顶进时管浆管土部分接触是超长距离顶管的理想状态。综合分析认为,顶力控制是超长距离顶管成功的关键,并提出按地层分段进行平均摩阻力取值的建议,同时提出中继间配置方案。

    2023年04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短期电价预测方法

    王超1;陈奇2;谷新梅2;姜湖3;郭芳4;邓尚云4;严海贤4

    针对电力现货价格存在的高波动性、非线性特征的问题,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WOA-ATT-BiLSTM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短期电价预测。首先使用VMD将原始电价序列分解成多个相对平稳的子序列,然后采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ATT-BiLSTM来提取电价子序列中的特征信息并进行预测,同时引入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ATT-BiLSTM的超参数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了法国电力市场的数据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VMD和WOA-ATT-Bi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91%,均方根误差(RMSE)为1.65欧元/MWh,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29欧元/MWh,相较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准确的预测效果。

    2023年04期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短期电价预测方法

    王超;陈奇;谷新梅;姜湖;郭芳;邓尚云;严海贤;

    针对电力现货价格存在的高波动性、非线性特征的问题,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WOA-ATT-BiLSTM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短期电价预测。首先使用VMD将原始电价序列分解成多个相对平稳的子序列,然后采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ATT-BiLSTM来提取电价子序列中的特征信息并进行预测,同时引入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ATT-BiLSTM的超参数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了法国电力市场的数据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VMD和WOA-ATT-Bi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91%,均方根误差(RMSE)为1.65欧元/MWh,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29欧元/MWh,相较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准确的预测效果。

    2023年04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短期电价预测方法

    王超;陈奇;谷新梅;姜湖;郭芳;邓尚云;严海贤;

    针对电力现货价格存在的高波动性、非线性特征的问题,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WOA-ATT-BiLSTM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短期电价预测。首先使用VMD将原始电价序列分解成多个相对平稳的子序列,然后采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ATT-BiLSTM来提取电价子序列中的特征信息并进行预测,同时引入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ATT-BiLSTM的超参数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了法国电力市场的数据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VMD和WOA-ATT-Bi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91%,均方根误差(RMSE)为1.65欧元/MWh,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29欧元/MWh,相较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准确的预测效果。

    2023年04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直线杆塔悬垂线夹地电位给销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凌志刚;贺欣;李瑞刚;郝欣健

    针对目前多风气候条件下悬垂线夹等金具的闭口销容易脱落,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人工补装导线侧闭口销耗时长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直线杆塔悬垂线夹地电位给销装置。该装置基于搭扣对准原理、杠杆原理以及塑性形变原理,通过固定销子的抓手,将中间部位设计为可旋转90°的操作轴,将销子固定在前爪,克服了传统给销装置无法将开口销的开口角度调整至60°的难题,实现了地电位多角度作业,从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带电补装导线侧缺失闭口销的工作。

    2023年04期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新型直线杆塔悬垂线夹地电位给销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凌志刚;贺欣;李瑞刚;郝欣健;

    针对目前多风气候条件下悬垂线夹等金具的闭口销容易脱落,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人工补装导线侧闭口销耗时长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直线杆塔悬垂线夹地电位给销装置。该装置基于搭扣对准原理、杠杆原理以及塑性形变原理,通过固定销子的抓手,将中间部位设计为可旋转90°的操作轴,将销子固定在前爪,克服了传统给销装置无法将开口销的开口角度调整至60°的难题,实现了地电位多角度作业,从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带电补装导线侧缺失闭口销的工作。

    2023年04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直线杆塔悬垂线夹地电位给销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凌志刚;贺欣;李瑞刚;郝欣健;

    针对目前多风气候条件下悬垂线夹等金具的闭口销容易脱落,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人工补装导线侧闭口销耗时长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直线杆塔悬垂线夹地电位给销装置。该装置基于搭扣对准原理、杠杆原理以及塑性形变原理,通过固定销子的抓手,将中间部位设计为可旋转90°的操作轴,将销子固定在前爪,克服了传统给销装置无法将开口销的开口角度调整至60°的难题,实现了地电位多角度作业,从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带电补装导线侧缺失闭口销的工作。

    2023年04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发电技术

  • 火力发电机组节能指标统计方法研究

    付旭晨1;2;于英利1;王磊1;韩义1;韩元1

    针对目前火力发电机组节能指标统计方法不统一、不准确及统计过程中异常数据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应用数理统计先进方法对大量性能参数进行异常值剔除与重构,同时规范了节能指标的统计方法,分别为积分法、直接算数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统计时间节点的选取,得出了适用于不同时间段的节能评价的5个指标,即时均统计数、日均统计数、月均统计数、季均统计数、年均统计数。最后通过算例,将推荐的统计方法与常规统计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说明,推荐的统计方法更为合理有效。

    2023年04期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火力发电机组节能指标统计方法研究

    付旭晨;于英利;王磊;韩义;韩元;

    针对目前火力发电机组节能指标统计方法不统一、不准确及统计过程中异常数据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应用数理统计先进方法对大量性能参数进行异常值剔除与重构,同时规范了节能指标的统计方法,分别为积分法、直接算数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统计时间节点的选取,得出了适用于不同时间段的节能评价的5个指标,即时均统计数、日均统计数、月均统计数、季均统计数、年均统计数。最后通过算例,将推荐的统计方法与常规统计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说明,推荐的统计方法更为合理有效。

    2023年04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力发电机组节能指标统计方法研究

    付旭晨;于英利;王磊;韩义;韩元;

    针对目前火力发电机组节能指标统计方法不统一、不准确及统计过程中异常数据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应用数理统计先进方法对大量性能参数进行异常值剔除与重构,同时规范了节能指标的统计方法,分别为积分法、直接算数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统计时间节点的选取,得出了适用于不同时间段的节能评价的5个指标,即时均统计数、日均统计数、月均统计数、季均统计数、年均统计数。最后通过算例,将推荐的统计方法与常规统计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说明,推荐的统计方法更为合理有效。

    2023年04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及粒度分析法优化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的预处理

    孙晖1;孙鑫格2;戴家涨1;冯悦1;郑玲洋1;赵悦1;曾玉彬2

    针对浙能阿克苏热电有限公司的生产用水预处理效果不显著问题,选取混凝剂加药量、澄清时间和搅拌速度作为影响因子,使用响应面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10.0进行拟合,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混凝剂加药量230 mg/L、澄清时间53 min、搅拌速度95 r/min,此时最高浊度去除率为95.60%,水中浊度小于0.5 NTU;同时通过粒度分布法研究不同影响因子对颗粒沉降速率的影响,得出增大混凝剂加药量、延长澄清时间、设置搅拌时间为30 s可以显著增大水中颗粒的中值粒径,进而提高沉降速度,同时得出搅拌速度对颗粒中值粒径的影响不明显。电厂可以通过综合评定来进一步确定混凝过程参数的设定值,以提高生产用水混凝澄清处理的效率。

    2023年04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响应面法及粒度分析法优化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的预处理

    孙晖;孙鑫格;戴家涨;冯悦;郑玲洋;赵悦;曾玉彬;

    针对浙能阿克苏热电有限公司的生产用水预处理效果不显著问题,选取混凝剂加药量、澄清时间和搅拌速度作为影响因子,使用响应面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10.0进行拟合,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混凝剂加药量230 mg/L、澄清时间53 min、搅拌速度95 r/min,此时最高浊度去除率为95.60%,水中浊度小于0.5 NTU;同时通过粒度分布法研究不同影响因子对颗粒沉降速率的影响,得出增大混凝剂加药量、延长澄清时间、设置搅拌时间为30 s可以显著增大水中颗粒的中值粒径,进而提高沉降速度,同时得出搅拌速度对颗粒中值粒径的影响不明显。电厂可以通过综合评定来进一步确定混凝过程参数的设定值,以提高生产用水混凝澄清处理的效率。

    2023年04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及粒度分析法优化城市再生水回用于电厂的预处理

    孙晖;孙鑫格;戴家涨;冯悦;郑玲洋;赵悦;曾玉彬;

    针对浙能阿克苏热电有限公司的生产用水预处理效果不显著问题,选取混凝剂加药量、澄清时间和搅拌速度作为影响因子,使用响应面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10.0进行拟合,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混凝剂加药量230 mg/L、澄清时间53 min、搅拌速度95 r/min,此时最高浊度去除率为95.60%,水中浊度小于0.5 NTU;同时通过粒度分布法研究不同影响因子对颗粒沉降速率的影响,得出增大混凝剂加药量、延长澄清时间、设置搅拌时间为30 s可以显著增大水中颗粒的中值粒径,进而提高沉降速度,同时得出搅拌速度对颗粒中值粒径的影响不明显。电厂可以通过综合评定来进一步确定混凝过程参数的设定值,以提高生产用水混凝澄清处理的效率。

    2023年04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力技术》召开编委会换届会议

    <正>2023年8月10日,《内蒙古电力技术》编委会换届会议暨第七届编委会一次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内蒙古电力技术》编委会副主任栗文义、杨定华、刘舜奇、吕殿明以及部分编委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第六届编委会主编胡宏彬所作工作报告,从第六届编委会工作回顾、目前办刊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思路三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随后,会上宣布了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2023年04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力技术》召开编委会换届会议

    <正>2023年8月10日,《内蒙古电力技术》编委会换届会议暨第七届编委会一次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内蒙古电力技术》编委会副主任栗文义、杨定华、刘舜奇、吕殿明以及部分编委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第六届编委会主编胡宏彬所作工作报告,从第六届编委会工作回顾、目前办刊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思路三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随后,会上宣布了新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2023年04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