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能能;刘闯;夏克勤;张青云;盛刘宇;
为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以微电网最低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各类约束,建立了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利用柯西分布和差分进化策略对入侵杂草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柯西差分入侵杂草算法(Cauch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CDEIWO)的全局搜索性能,从而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测试结果表明,CDEIWO算法能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收敛精度。采用CDEIWO算法对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与其他优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DEIWO算法经过62次迭代后获得的最低运行成本为1 772.32元,在收敛次数和最优解上均优于其他方法,在CDEIWO算法的调度策略下,各微电源出力合理,在保证清洁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验证了本文所提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的正确性。
2024年02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肃;张瑞强;刘轶;宋志文;郑岩;李彬;王辉辉;
为实现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平台全面、快速、经济地考核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置算法,提出了一种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建模方法,能够实现系统电容电流设计及校验、中性点接地方式切换控制、Z形接地变压器建模及参数校核。基于该建模方法,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完成建模,并接入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搭建的配电网仿真模型的关键参数满足设计预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线正确。
2024年02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辛力坚;王超;燕宝峰;郑建军;
选取内蒙古电网不同输电线路多支在役复合绝缘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邵氏硬度计及拉伸试验机等仪器对各系列复合绝缘子高压侧伞裙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绝缘子伞裙表面粗糙度基本呈逐渐增大趋势,而C元素质量分数和Si-CH3峰面积则随运行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此外,硅橡胶材料的老化对伞裙硬度、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同样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各特征参量测试结果建立寿命预测模型,并初步制订复合绝缘子老化性能判断依据。
2024年02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哲;吴数伟;董义义;叶宝玉;张鑫;
针对输电线路基础在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及建造三大阶段的碳排放活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排放因子法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基础碳排放计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板柱式基础与挖孔基础的碳排放计算中。结果显示,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是输电线路基础总碳排放的主要组成部分,且不同类型基础的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了注重设计优化、研发绿色建材等降低输电线路基础碳排放的减排措施。
2024年02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志力;萨仁高娃;阿如汉;张振;聂建春;
为实现“双碳”、电力低碳转型目标,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内蒙古某110 kV变电站工程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设备选型与常规变电站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据碳排放量理论计算了本站相较于常规变电站的年减碳量。通过对比分析,本站主体结构采用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可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工程建设湿作业量;铝镁锰板复合保温板的良好保温、隔热性能适用于内蒙古严寒地区;采用透光率较高的碲化镉光伏板幕墙、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和SF6/N2混合气体GIS设备具有绿色低碳的优点,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203.86 t,有效降低了CO2年综合排放量,有助于实现变电站的节能减排及变电站工程的低碳设计。
2024年02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英杰;陈波;刘琦;谢明佐;于鲜莉;赵子建;王磊;
针对一起变电站连接金具发热缺陷,对该类型结构的常见发热缺陷做了分析,并基于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了该特殊缺陷的产生过程。以引流线夹故障为例,假设故障线夹处接触电阻R_(j1)在0.001~0.8Ω变化,电阻变化步长设置为0.005Ω,运行电流有效值为280 A。由仿真结果可看出,当线夹某处发生故障时,随着其电阻值的变化,该处发热功率P_(j1)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门型架构侧连接金具热功率P_(l1)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最后表现出P_(l1)远大于P_(j1)的现象。仿真验证在特定的故障参数下,实际故障部位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的发热,而其本身发热现象可能不明显。对此,提出了对于该类型缺陷的单独分类方式和针对该类故障的跟踪处理方式,为同类型站内金具发热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帆;张理放;白露薇;
通过对现有功耗测试仪的检测原理和高速电力载波(High 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单元的组网特性进行分析,针对HPLC所采用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基于峰值采集技术和设定阈值法,通过对电流电压进行AD采样,分析所发送报文长度,确定电流曲线的特性,捕捉其动态分量,经曲线拟合、数据处理后,获得该通信单元的工作状态,并提出了优化方案。该方案根据HPLC传输原理OFDM的传输特性,确定了动态功耗所持续时间,从而避免了功耗测试仪的错误判断。通过对本地通信单元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CCO)的检测,验证了该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4年02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顺;
为研究复合绝缘子套管中的SF_6气体发生液化对套管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采用电流场有限元法对内部电场进行了求解分析。基于某项目中复合套管参数建立了3D实体模型,假设在重要部位出现液滴进行工频瞬态电场计算,得出整体电场强度分布规律和液滴周围电场强度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轴对称方法不再适用于SF_6液化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液滴会导致附近电场强度增大,且液滴介电常数越大电场强度越高,电场强度随液滴参数变化最大可能变为原场强的3倍,当液态SF_6的介电常数高且SF_6填充压力低,产生过电压时可能会形成击穿。另外,在地电位屏蔽上发生液化并引起放电的可能性最高,需要额外的加热措施或更换填充气体为SF_6-N_2气体。
2024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