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述

  •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的大型风电场双馈型机组等值模型的建立

    郭厚静;刘昭睿;程晓磊;乌日娜;

    为了仿真大型并网风电场的动态电气特性,正确评价风力发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对风电场进行整体建模。介绍了风电场等值建模的基本原理,研究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的双馈型机组各参数等值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风电场详细模型和等值模型正常运行时的稳态特性和故障时电磁暂态特性,验证等值模型的可靠性。

    2011年06期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的大型风电场双馈型机组等值模型的建立

    郭厚静;刘昭睿;程晓磊;乌日娜;

    为了仿真大型并网风电场的动态电气特性,正确评价风力发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对风电场进行整体建模。介绍了风电场等值建模的基本原理,研究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的双馈型机组各参数等值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风电场详细模型和等值模型正常运行时的稳态特性和故障时电磁暂态特性,验证等值模型的可靠性。

    2011年06期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的大型风电场双馈型机组等值模型的建立

    郭厚静;刘昭睿;程晓磊;乌日娜;

    为了仿真大型并网风电场的动态电气特性,正确评价风力发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对风电场进行整体建模。介绍了风电场等值建模的基本原理,研究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的双馈型机组各参数等值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风电场详细模型和等值模型正常运行时的稳态特性和故障时电磁暂态特性,验证等值模型的可靠性。

    2011年06期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蒙西电网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评估系统研究

    尹柏清;焦晓燕;杨春静;

    随着近几年蒙西电网电源及负荷构成的变化,对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国内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蒙西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评估系统的构想,该系统集远程监测、智能评估分析、电能质量信息发布、专家治理建议方案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特点。最后提出了该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2011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蒙西电网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评估系统研究

    尹柏清;焦晓燕;杨春静;

    随着近几年蒙西电网电源及负荷构成的变化,对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国内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蒙西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评估系统的构想,该系统集远程监测、智能评估分析、电能质量信息发布、专家治理建议方案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特点。最后提出了该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2011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蒙西电网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评估系统研究

    尹柏清;焦晓燕;杨春静;

    随着近几年蒙西电网电源及负荷构成的变化,对电网电能质量的监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国内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蒙西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电能质量智能监测评估系统的构想,该系统集远程监测、智能评估分析、电能质量信息发布、专家治理建议方案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特点。最后提出了该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2011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典型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分布规律分析

    王世昌;

    对中国60种典型动力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煤指数修正值CIW和燃料比修正值FRW。计算结果表明:随着Vdaf从30%提高到65%,CIW逐步从40%/(MJkg-1)降低到15%/(MJkg-1),FRW从0.25%提高到0.50%,说明褐煤煤粉的火焰持续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随着Vdaf的提高,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占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比例从8%提高到58%,挥发分的碳氢质量比从0.2提高到7.4,挥发分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从2.8 MJ/kg增加到10.5 MJ/kg;挥发分的理论热值从10.0 MJ/kg提高到25.0 MJ/kg,干燥无灰基理论热值比收到基理论热值高2.0~3.0 MJ/kg,哈氏可磨系数HGI从75降低到40。

    2011年06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典型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分布规律分析

    王世昌;

    对中国60种典型动力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煤指数修正值CIW和燃料比修正值FRW。计算结果表明:随着Vdaf从30%提高到65%,CIW逐步从40%/(MJkg-1)降低到15%/(MJkg-1),FRW从0.25%提高到0.50%,说明褐煤煤粉的火焰持续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随着Vdaf的提高,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占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比例从8%提高到58%,挥发分的碳氢质量比从0.2提高到7.4,挥发分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从2.8 MJ/kg增加到10.5 MJ/kg;挥发分的理论热值从10.0 MJ/kg提高到25.0 MJ/kg,干燥无灰基理论热值比收到基理论热值高2.0~3.0 MJ/kg,哈氏可磨系数HGI从75降低到40。

    2011年06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典型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分布规律分析

    王世昌;

    对中国60种典型动力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煤指数修正值CIW和燃料比修正值FRW。计算结果表明:随着Vdaf从30%提高到65%,CIW逐步从40%/(MJkg-1)降低到15%/(MJkg-1),FRW从0.25%提高到0.50%,说明褐煤煤粉的火焰持续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随着Vdaf的提高,褐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占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比例从8%提高到58%,挥发分的碳氢质量比从0.2提高到7.4,挥发分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从2.8 MJ/kg增加到10.5 MJ/kg;挥发分的理论热值从10.0 MJ/kg提高到25.0 MJ/kg,干燥无灰基理论热值比收到基理论热值高2.0~3.0 MJ/kg,哈氏可磨系数HGI从75降低到40。

    2011年06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阚忠南;

    在全球减排总量的硬约束下,电力工业将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火电厂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火电厂的节能改造需满足"额外性"要求,才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学开发CDM项目。开发CDM项目受"额外性"的限制条件及方法学的复杂性影响,同时也制约于CDM的普及情况。为此提出加强对减排形势的认识、选择EB通过的方法学等建议。

    2011年06期 v.29;No.14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高寒地区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结冰现象的研究

    乔燕军;王丰绪;崔啸鸣;

    针对高寒地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在冬季风雪天结冰现象进行调研和分析,从测风仪内部原因和环境外部原因进行研究,提出需在测风仪周围设计安装1套智能控制的红外加热设备,以解决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在风雪天结冰的问题。

    2011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寒地区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结冰现象的研究

    乔燕军;王丰绪;崔啸鸣;

    针对高寒地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在冬季风雪天结冰现象进行调研和分析,从测风仪内部原因和环境外部原因进行研究,提出需在测风仪周围设计安装1套智能控制的红外加热设备,以解决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在风雪天结冰的问题。

    2011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寒地区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结冰现象的研究

    乔燕军;王丰绪;崔啸鸣;

    针对高寒地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在冬季风雪天结冰现象进行调研和分析,从测风仪内部原因和环境外部原因进行研究,提出需在测风仪周围设计安装1套智能控制的红外加热设备,以解决风力发电机组测风仪在风雪天结冰的问题。

    2011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阚忠南;

    在全球减排总量的硬约束下,电力工业将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火电厂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火电厂的节能改造需满足"额外性"要求,才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学开发CDM项目。开发CDM项目受"额外性"的限制条件及方法学的复杂性影响,同时也制约于CDM的普及情况。为此提出加强对减排形势的认识、选择EB通过的方法学等建议。

    2011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阚忠南;

    在全球减排总量的硬约束下,电力工业将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火电厂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火电厂的节能改造需满足"额外性"要求,才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学开发CDM项目。开发CDM项目受"额外性"的限制条件及方法学的复杂性影响,同时也制约于CDM的普及情况。为此提出加强对减排形势的认识、选择EB通过的方法学等建议。

    2011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探讨

  • 220kV电力变压器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

    郭红兵;孟建英;夏洪刚;

    针对2006—2010年蒙西电网9台220 kV电力变压器发生事故损坏的情况,从损坏原因、运行时间、损坏部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防止变压器损坏的措施,即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尽量不采用螺旋式结构,优先采用半硬自黏性换位导线绕制。并对新变压器选型及变压器的运行、维护等提出了建议。

    2011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220kV电力变压器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

    郭红兵;孟建英;夏洪刚;

    针对2006—2010年蒙西电网9台220 kV电力变压器发生事故损坏的情况,从损坏原因、运行时间、损坏部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防止变压器损坏的措施,即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尽量不采用螺旋式结构,优先采用半硬自黏性换位导线绕制。并对新变压器选型及变压器的运行、维护等提出了建议。

    2011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220kV电力变压器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

    郭红兵;孟建英;夏洪刚;

    针对2006—2010年蒙西电网9台220 kV电力变压器发生事故损坏的情况,从损坏原因、运行时间、损坏部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防止变压器损坏的措施,即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尽量不采用螺旋式结构,优先采用半硬自黏性换位导线绕制。并对新变压器选型及变压器的运行、维护等提出了建议。

    2011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锅炉受热面未服役钢管显微组织异常原因分析

    田峰;白静;公维炜;李红;

    针对火电厂锅炉受热面未服役新钢管显微组织中珠光体沿晶界呈球粒状分布的异常现象,利用重新热处理、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异常现象是由于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正火温度偏低或回火温度偏高造成的,属于Ac1—Ac3温度区间的不完全相变产物,会导致钢管的球化速度加快,持久强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建议对已投运的钢管进行老化监督跟踪,掌握钢管老化的规律,降低参数运行。

    2011年06期 v.29;No.14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大型风电场无功功率调节能力试验分析

    张德强;

    对风电场所属无功调节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群、SVC、电抗器等)进行了单体和综合性调整能力试验,对风电场电压和无功、母线电能质量及SVC自动调节时间进行分析。经试验分析,得出结论:单投风电机组能量综合管理平台控制风电机组群吸收/发出无功,可有效调节整个风电场的无功水平,控制母线电压;单投SVC调节风电场无功,可吸收无功,降低母线电压,但35 kV母线会产生以奇次谐波为主的谐波畸变,总畸变率超出国家标准要求。

    2011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型风电场无功功率调节能力试验分析

    张德强;

    对风电场所属无功调节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群、SVC、电抗器等)进行了单体和综合性调整能力试验,对风电场电压和无功、母线电能质量及SVC自动调节时间进行分析。经试验分析,得出结论:单投风电机组能量综合管理平台控制风电机组群吸收/发出无功,可有效调节整个风电场的无功水平,控制母线电压;单投SVC调节风电场无功,可吸收无功,降低母线电压,但35 kV母线会产生以奇次谐波为主的谐波畸变,总畸变率超出国家标准要求。

    2011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型风电场无功功率调节能力试验分析

    张德强;

    对风电场所属无功调节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群、SVC、电抗器等)进行了单体和综合性调整能力试验,对风电场电压和无功、母线电能质量及SVC自动调节时间进行分析。经试验分析,得出结论:单投风电机组能量综合管理平台控制风电机组群吸收/发出无功,可有效调节整个风电场的无功水平,控制母线电压;单投SVC调节风电场无功,可吸收无功,降低母线电压,但35 kV母线会产生以奇次谐波为主的谐波畸变,总畸变率超出国家标准要求。

    2011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保护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辛晓钢;王彪;陈起;李恒;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具有锅炉蓄热能力强、床温波动对锅炉燃烧影响大等特点,在锅炉主保护逻辑设计中增加了床温异常、汽包水位低等跳风机逻辑;部分机组设置了独立于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继电器柜,以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根据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设备及运行特点,确定了保护跳闸设备,增加热态吹扫逻辑,提高了锅炉热态启动速度。

    2011年06期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保护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辛晓钢;王彪;陈起;李恒;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具有锅炉蓄热能力强、床温波动对锅炉燃烧影响大等特点,在锅炉主保护逻辑设计中增加了床温异常、汽包水位低等跳风机逻辑;部分机组设置了独立于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继电器柜,以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根据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设备及运行特点,确定了保护跳闸设备,增加热态吹扫逻辑,提高了锅炉热态启动速度。

    2011年06期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保护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辛晓钢;王彪;陈起;李恒;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具有锅炉蓄热能力强、床温波动对锅炉燃烧影响大等特点,在锅炉主保护逻辑设计中增加了床温异常、汽包水位低等跳风机逻辑;部分机组设置了独立于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继电器柜,以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根据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设备及运行特点,确定了保护跳闸设备,增加热态吹扫逻辑,提高了锅炉热态启动速度。

    2011年06期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内蒙古地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共性问题分析

    张长敏;

    针对内蒙古地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从风电场总体布置、建(构)筑物、风力机组选型、电气设备及其系统、集电线路、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分析发现投产运行中存在前期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行等基础工作不到位、未自觉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角度提出在设计、施工、设备选型及维护、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2011年06期 v.29;No.14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锅炉受热面未服役钢管显微组织异常原因分析

    田峰;白静;公维炜;李红;

    针对火电厂锅炉受热面未服役新钢管显微组织中珠光体沿晶界呈球粒状分布的异常现象,利用重新热处理、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异常现象是由于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正火温度偏低或回火温度偏高造成的,属于Ac1—Ac3温度区间的不完全相变产物,会导致钢管的球化速度加快,持久强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建议对已投运的钢管进行老化监督跟踪,掌握钢管老化的规律,降低参数运行。

    2011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锅炉受热面未服役钢管显微组织异常原因分析

    田峰;白静;公维炜;李红;

    针对火电厂锅炉受热面未服役新钢管显微组织中珠光体沿晶界呈球粒状分布的异常现象,利用重新热处理、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异常现象是由于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正火温度偏低或回火温度偏高造成的,属于Ac1—Ac3温度区间的不完全相变产物,会导致钢管的球化速度加快,持久强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建议对已投运的钢管进行老化监督跟踪,掌握钢管老化的规律,降低参数运行。

    2011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凝预处理对循环冷却水膜蒸馏过程影响的试验分析

    海雅玲;海洋;

    以某火电厂4号冷却塔循环冷却水为试验用水,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PVDF中空纤维膜丝为试验用膜,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系统,进行了混凝预处理及膜蒸馏模拟试验;同时对未经混凝预处理及混凝预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分别进行膜蒸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为:循环冷却水的最佳混凝预处理条件为:混凝剂的质量浓度20 mg/L,pH值7.0,此时TOC及浊度去除率最高;循环冷却水经混凝预处理后,产水水质较稳定,在连续10 h运行中,膜通量衰减程度仅为0.35%。建议在对电厂循环冷却水进行除盐处理时,以其最佳混凝条件为参考,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混凝预处理。

    2011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混凝预处理对循环冷却水膜蒸馏过程影响的试验分析

    海雅玲;海洋;

    以某火电厂4号冷却塔循环冷却水为试验用水,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PVDF中空纤维膜丝为试验用膜,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系统,进行了混凝预处理及膜蒸馏模拟试验;同时对未经混凝预处理及混凝预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分别进行膜蒸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为:循环冷却水的最佳混凝预处理条件为:混凝剂的质量浓度20 mg/L,pH值7.0,此时TOC及浊度去除率最高;循环冷却水经混凝预处理后,产水水质较稳定,在连续10 h运行中,膜通量衰减程度仅为0.35%。建议在对电厂循环冷却水进行除盐处理时,以其最佳混凝条件为参考,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混凝预处理。

    2011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混凝预处理对循环冷却水膜蒸馏过程影响的试验分析

    海雅玲;海洋;

    以某火电厂4号冷却塔循环冷却水为试验用水,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PVDF中空纤维膜丝为试验用膜,采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系统,进行了混凝预处理及膜蒸馏模拟试验;同时对未经混凝预处理及混凝预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分别进行膜蒸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为:循环冷却水的最佳混凝预处理条件为:混凝剂的质量浓度20 mg/L,pH值7.0,此时TOC及浊度去除率最高;循环冷却水经混凝预处理后,产水水质较稳定,在连续10 h运行中,膜通量衰减程度仅为0.35%。建议在对电厂循环冷却水进行除盐处理时,以其最佳混凝条件为参考,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混凝预处理。

    2011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地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共性问题分析

    张长敏;

    针对内蒙古地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从风电场总体布置、建(构)筑物、风力机组选型、电气设备及其系统、集电线路、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分析发现投产运行中存在前期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行等基础工作不到位、未自觉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角度提出在设计、施工、设备选型及维护、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2011年06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地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共性问题分析

    张长敏;

    针对内蒙古地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从风电场总体布置、建(构)筑物、风力机组选型、电气设备及其系统、集电线路、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分析发现投产运行中存在前期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行等基础工作不到位、未自觉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角度提出在设计、施工、设备选型及维护、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2011年06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气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郭昆;董益华;张俊英;王秀清;

    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针对电气专业技术论文中有关电力名词、专业术语、量和单位的使用等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示例分析,结合科技论文写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提出了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在提高论文写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2011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气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郭昆;董益华;张俊英;王秀清;

    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针对电气专业技术论文中有关电力名词、专业术语、量和单位的使用等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示例分析,结合科技论文写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提出了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在提高论文写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2011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气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郭昆;董益华;张俊英;王秀清;

    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针对电气专业技术论文中有关电力名词、专业术语、量和单位的使用等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示例分析,结合科技论文写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提出了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在提高论文写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2011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五防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及改进

    胡宏彬;董永乐;刘晓霞;唐丽;

    对蒙西电网内运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五防闭锁系统独立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五防一体化运行方式优点较多,同时针对五防一体化模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2011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五防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及改进

    胡宏彬;董永乐;刘晓霞;唐丽;

    对蒙西电网内运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五防闭锁系统独立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五防一体化运行方式优点较多,同时针对五防一体化模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2011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五防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及改进

    胡宏彬;董永乐;刘晓霞;唐丽;

    对蒙西电网内运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五防闭锁系统独立运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五防一体化运行方式优点较多,同时针对五防一体化模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2011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电力信息

  • 电力信息

    <正>"大型风电系统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研究项目启动2011-12-02,由中国电科院组织申报的2011年度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大型风电系统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跟踪风电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深入研究风电机组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制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我国风电机组检测标准体系。

    2011年06期 48+73+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力信息

    <正>"大型风电系统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研究项目启动2011-12-02,由中国电科院组织申报的2011年度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大型风电系统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跟踪风电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深入研究风电机组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制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我国风电机组检测标准体系。

    2011年06期 48+73+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力信息

    <正>"大型风电系统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研究项目启动2011-12-02,由中国电科院组织申报的2011年度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大型风电系统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跟踪风电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深入研究风电机组型式试验和并网测试技术,制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我国风电机组检测标准体系。

    2011年06期 48+73+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改进

  • 500kV变电站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计优化

    侯国柱;庞春;费雪萍;计伟;

    针对内蒙古电网已经投产运行的500 kV变电站占地面积偏大的问题,分析了各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计尺寸存在的问题。对于500 kV配电装置区,采用减小纵向距离、主变压器运输道路至进线架距离和取消架构拉缝等措施优化用地指标;对于220 kV配电装置区,采用减小纵向出线架至围墙距离、分段间隔宽度,优化母联间隔布置和优化环形路布置等措施优化设计;对于主变压器及35 kV无功补偿区,采用了减小主变压器尺寸、优化35kV主变压器进线间隔布置和压缩站前区面积等措施。优化后的配电装置区用地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参考值。

    2011年06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500kV变电站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计优化

    侯国柱;庞春;费雪萍;计伟;

    针对内蒙古电网已经投产运行的500 kV变电站占地面积偏大的问题,分析了各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计尺寸存在的问题。对于500 kV配电装置区,采用减小纵向距离、主变压器运输道路至进线架距离和取消架构拉缝等措施优化用地指标;对于220 kV配电装置区,采用减小纵向出线架至围墙距离、分段间隔宽度,优化母联间隔布置和优化环形路布置等措施优化设计;对于主变压器及35 kV无功补偿区,采用了减小主变压器尺寸、优化35kV主变压器进线间隔布置和压缩站前区面积等措施。优化后的配电装置区用地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参考值。

    2011年06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500kV变电站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计优化

    侯国柱;庞春;费雪萍;计伟;

    针对内蒙古电网已经投产运行的500 kV变电站占地面积偏大的问题,分析了各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计尺寸存在的问题。对于500 kV配电装置区,采用减小纵向距离、主变压器运输道路至进线架距离和取消架构拉缝等措施优化用地指标;对于220 kV配电装置区,采用减小纵向出线架至围墙距离、分段间隔宽度,优化母联间隔布置和优化环形路布置等措施优化设计;对于主变压器及35 kV无功补偿区,采用了减小主变压器尺寸、优化35kV主变压器进线间隔布置和压缩站前区面积等措施。优化后的配电装置区用地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参考值。

    2011年06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控制参数优化

    秦成果;辛晓钢;张敏;肖格远;

    通过分析直接空冷机组背压与负荷、环境气象参数的关系,结合空冷系统风机变频运行时的能耗特性,提出了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机组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将由背压—负荷函数关系确定的经济背压作为机组背压设定值的基准值,通过适当修改偏置值可以实现空冷系统的经济运行。给出了直接空冷系统经济背压运行指导原则。

    2011年06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控制参数优化

    秦成果;辛晓钢;张敏;肖格远;

    通过分析直接空冷机组背压与负荷、环境气象参数的关系,结合空冷系统风机变频运行时的能耗特性,提出了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机组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将由背压—负荷函数关系确定的经济背压作为机组背压设定值的基准值,通过适当修改偏置值可以实现空冷系统的经济运行。给出了直接空冷系统经济背压运行指导原则。

    2011年06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控制参数优化

    秦成果;辛晓钢;张敏;肖格远;

    通过分析直接空冷机组背压与负荷、环境气象参数的关系,结合空冷系统风机变频运行时的能耗特性,提出了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机组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将由背压—负荷函数关系确定的经济背压作为机组背压设定值的基准值,通过适当修改偏置值可以实现空冷系统的经济运行。给出了直接空冷系统经济背压运行指导原则。

    2011年06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特殊运行方式下机组同期系统的改造分析

    常锴;董志乾;

    针对京海电厂原同期系统不能满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在机组停机后仍需进行合环操作的特殊运行方式要求,提出改造方案:在同期屏上增设"单侧无压合闸"压板和"双侧无压合闸"压板,修改DCS同期逻辑和操作界面,设置同期并网、断路器合环和断路器试验3个模块,并在DEH屏上装设DEH闭锁压板。改造后,经开关同期合环模拟试验和假同期试验验证了改造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能够满足机组停机后的合环要求。

    2011年06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殊运行方式下机组同期系统的改造分析

    常锴;董志乾;

    针对京海电厂原同期系统不能满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在机组停机后仍需进行合环操作的特殊运行方式要求,提出改造方案:在同期屏上增设"单侧无压合闸"压板和"双侧无压合闸"压板,修改DCS同期逻辑和操作界面,设置同期并网、断路器合环和断路器试验3个模块,并在DEH屏上装设DEH闭锁压板。改造后,经开关同期合环模拟试验和假同期试验验证了改造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能够满足机组停机后的合环要求。

    2011年06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殊运行方式下机组同期系统的改造分析

    常锴;董志乾;

    针对京海电厂原同期系统不能满足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在机组停机后仍需进行合环操作的特殊运行方式要求,提出改造方案:在同期屏上增设"单侧无压合闸"压板和"双侧无压合闸"压板,修改DCS同期逻辑和操作界面,设置同期并网、断路器合环和断路器试验3个模块,并在DEH屏上装设DEH闭锁压板。改造后,经开关同期合环模拟试验和假同期试验验证了改造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能够满足机组停机后的合环要求。

    2011年06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电场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王金山;

    通过分析我国大部分区域性电网所辖风电场35 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电网频繁发生风机大面积脱网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并结合风电企业特点,提出将35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为电阻接地,以解决脱网、设备损坏、易引发谐振等问题。

    2011年06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风电场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王金山;

    通过分析我国大部分区域性电网所辖风电场35 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电网频繁发生风机大面积脱网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并结合风电企业特点,提出将35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为电阻接地,以解决脱网、设备损坏、易引发谐振等问题。

    2011年06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风电场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王金山;

    通过分析我国大部分区域性电网所辖风电场35 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电网频繁发生风机大面积脱网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并结合风电企业特点,提出将35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为电阻接地,以解决脱网、设备损坏、易引发谐振等问题。

    2011年06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国产风机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技术改造

    潘树军;王剑彬;

    风力发电机组液压传动系统担负着驱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与制动的作用。通过对国产风机液压传动系统中出现的泄漏、电机开启后不运行、液压泵功率不稳定、振动和噪音异常等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故障排查方法;对被动刹车型风机的液压系统进行改造,加装旁路液压差压开关,解决了由于滤清器滤网压差过高导致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的问题。

    2011年06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产风机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技术改造

    潘树军;王剑彬;

    风力发电机组液压传动系统担负着驱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与制动的作用。通过对国产风机液压传动系统中出现的泄漏、电机开启后不运行、液压泵功率不稳定、振动和噪音异常等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故障排查方法;对被动刹车型风机的液压系统进行改造,加装旁路液压差压开关,解决了由于滤清器滤网压差过高导致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的问题。

    2011年06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产风机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技术改造

    潘树军;王剑彬;

    风力发电机组液压传动系统担负着驱动、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与制动的作用。通过对国产风机液压传动系统中出现的泄漏、电机开启后不运行、液压泵功率不稳定、振动和噪音异常等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故障排查方法;对被动刹车型风机的液压系统进行改造,加装旁路液压差压开关,解决了由于滤清器滤网压差过高导致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的问题。

    2011年06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发电机轴瓦超温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武德文;

    针对苏里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2×180 MW国产发电机轴瓦出现的过热超温故障,从轴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磨损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由于轴瓦pv设计值大于轴瓦材料许用值。通过降低轴瓦动载荷、控制供油参数、增大新轴瓦间隙等措施,轴瓦温度控制在98℃以下。提出了发电机轴颈宽径比设计改进建议。

    2011年06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发电机轴瓦超温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武德文;

    针对苏里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2×180 MW国产发电机轴瓦出现的过热超温故障,从轴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磨损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由于轴瓦pv设计值大于轴瓦材料许用值。通过降低轴瓦动载荷、控制供油参数、增大新轴瓦间隙等措施,轴瓦温度控制在98℃以下。提出了发电机轴颈宽径比设计改进建议。

    2011年06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电机轴瓦超温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武德文;

    针对苏里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2×180 MW国产发电机轴瓦出现的过热超温故障,从轴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磨损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由于轴瓦pv设计值大于轴瓦材料许用值。通过降低轴瓦动载荷、控制供油参数、增大新轴瓦间隙等措施,轴瓦温度控制在98℃以下。提出了发电机轴颈宽径比设计改进建议。

    2011年06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主汽疏水系统防冲刷技术改造

    许文君;徐金柱;乔栋;梁志福;

    达拉特发电厂主汽疏水系统的阀门和管道频繁被疏水冲刷损坏,导致阀门泄漏和疏水管壁减薄,使得高温蒸汽大量泄漏,疏水管也因管壁减薄会产生突发性爆管现象。因此决定采用主汽疏水防冲刷技术,在主汽疏水管道末端加装节流喷嘴,并设置在扩容器内,让蒸汽扩容膨胀在扩容器内完成;降低管道内疏水流速,从而降低了疏水的冲刷力,杜绝了蒸汽泄漏和爆管现象,提高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11年06期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火电厂主汽疏水系统防冲刷技术改造

    许文君;徐金柱;乔栋;梁志福;

    达拉特发电厂主汽疏水系统的阀门和管道频繁被疏水冲刷损坏,导致阀门泄漏和疏水管壁减薄,使得高温蒸汽大量泄漏,疏水管也因管壁减薄会产生突发性爆管现象。因此决定采用主汽疏水防冲刷技术,在主汽疏水管道末端加装节流喷嘴,并设置在扩容器内,让蒸汽扩容膨胀在扩容器内完成;降低管道内疏水流速,从而降低了疏水的冲刷力,杜绝了蒸汽泄漏和爆管现象,提高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11年06期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主汽疏水系统防冲刷技术改造

    许文君;徐金柱;乔栋;梁志福;

    达拉特发电厂主汽疏水系统的阀门和管道频繁被疏水冲刷损坏,导致阀门泄漏和疏水管壁减薄,使得高温蒸汽大量泄漏,疏水管也因管壁减薄会产生突发性爆管现象。因此决定采用主汽疏水防冲刷技术,在主汽疏水管道末端加装节流喷嘴,并设置在扩容器内,让蒸汽扩容膨胀在扩容器内完成;降低管道内疏水流速,从而降低了疏水的冲刷力,杜绝了蒸汽泄漏和爆管现象,提高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11年06期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器技术改造

    高军;付宇强;穆楠;

    某电厂1号、2号循环流化床锅炉分室定位反吹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和清灰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锅炉排放的烟尘质量浓度超标、引风机动叶片严重磨损。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回转反吹机构替代环链反吹机构,并依据回转反吹机构要求,同时改造了电气、控制系统。改造后锅炉出口烟尘质量浓度最低降至8.30 mg/m3,除尘效率最高达99.975%,保证了机组满负荷长周期安全、环保、经济运行。

    2011年06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器技术改造

    高军;付宇强;穆楠;

    某电厂1号、2号循环流化床锅炉分室定位反吹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和清灰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锅炉排放的烟尘质量浓度超标、引风机动叶片严重磨损。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回转反吹机构替代环链反吹机构,并依据回转反吹机构要求,同时改造了电气、控制系统。改造后锅炉出口烟尘质量浓度最低降至8.30 mg/m3,除尘效率最高达99.975%,保证了机组满负荷长周期安全、环保、经济运行。

    2011年06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器技术改造

    高军;付宇强;穆楠;

    某电厂1号、2号循环流化床锅炉分室定位反吹布袋除尘器反吹系统和清灰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锅炉排放的烟尘质量浓度超标、引风机动叶片严重磨损。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回转反吹机构替代环链反吹机构,并依据回转反吹机构要求,同时改造了电气、控制系统。改造后锅炉出口烟尘质量浓度最低降至8.30 mg/m3,除尘效率最高达99.975%,保证了机组满负荷长周期安全、环保、经济运行。

    2011年06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作者须知

  • 作者须知

    <正>本刊投稿注意事项(1)为了能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及时处理稿件及方便期刊的发行,投稿时请将论文全部署名作者的情况进行填写登记,不得遗漏;如通信作者与署名作者不同时请注明。

    2011年06期 70+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作者须知

    <正>本刊投稿注意事项(1)为了能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及时处理稿件及方便期刊的发行,投稿时请将论文全部署名作者的情况进行填写登记,不得遗漏;如通信作者与署名作者不同时请注明。

    2011年06期 70+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作者须知

    <正>本刊投稿注意事项(1)为了能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及时处理稿件及方便期刊的发行,投稿时请将论文全部署名作者的情况进行填写登记,不得遗漏;如通信作者与署名作者不同时请注明。

    2011年06期 70+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基于无线测温的热缺陷检测系统在35kV开关柜中的应用

    刘世欣;刘志林;王乐强;付文光;

    介绍了热缺陷检测系统的技术原理、功能。对内蒙古某变电站35 kV开关柜热缺陷检测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测温传感器安装到带电物体表面,直接测量带电物体的温度,能够在设计距离内通过非接触手段获得监测节点的温度数据,实现对高压开关柜中断路器触头和电缆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监测并预警开关柜的发热故障,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06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无线测温的热缺陷检测系统在35kV开关柜中的应用

    刘世欣;刘志林;王乐强;付文光;

    介绍了热缺陷检测系统的技术原理、功能。对内蒙古某变电站35 kV开关柜热缺陷检测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测温传感器安装到带电物体表面,直接测量带电物体的温度,能够在设计距离内通过非接触手段获得监测节点的温度数据,实现对高压开关柜中断路器触头和电缆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监测并预警开关柜的发热故障,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06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无线测温的热缺陷检测系统在35kV开关柜中的应用

    刘世欣;刘志林;王乐强;付文光;

    介绍了热缺陷检测系统的技术原理、功能。对内蒙古某变电站35 kV开关柜热缺陷检测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测温传感器安装到带电物体表面,直接测量带电物体的温度,能够在设计距离内通过非接触手段获得监测节点的温度数据,实现对高压开关柜中断路器触头和电缆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监测并预警开关柜的发热故障,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06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技术在内蒙古电网的应用分析

    李勇;葛利宏;范文静;

    介绍了内蒙古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在采用ESRI ArcGIS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GIS在ArcGIS平台开发框架下的各种实现方式,提出基于C/S和B/S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并给出2种GIS与内蒙古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方案,即采用Maximo的GIS接口组件进行整合和单纯的二次开发方式进行整合,分析了GIS空间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相关建议。

    2011年06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技术在内蒙古电网的应用分析

    李勇;葛利宏;范文静;

    介绍了内蒙古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在采用ESRI ArcGIS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GIS在ArcGIS平台开发框架下的各种实现方式,提出基于C/S和B/S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并给出2种GIS与内蒙古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方案,即采用Maximo的GIS接口组件进行整合和单纯的二次开发方式进行整合,分析了GIS空间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相关建议。

    2011年06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技术在内蒙古电网的应用分析

    李勇;葛利宏;范文静;

    介绍了内蒙古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在采用ESRI ArcGIS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GIS在ArcGIS平台开发框架下的各种实现方式,提出基于C/S和B/S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并给出2种GIS与内蒙古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方案,即采用Maximo的GIS接口组件进行整合和单纯的二次开发方式进行整合,分析了GIS空间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相关建议。

    2011年06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高压容性设备智能绝缘监控系统的开发设计

    王赫男;张云端;张渺;

    针对传统绝缘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开发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压容性设备智能绝缘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散测量、集中监控的总体结构,其信号的采集、处理、运算、分析和控制以及通信均由以DSP为核心的测控单元完成,实现绝缘参数的分散就地测量,通过通信总线接收和分析各监测单元传回的数据并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运行事故的发生,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

    2011年06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高压容性设备智能绝缘监控系统的开发设计

    王赫男;张云端;张渺;

    针对传统绝缘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开发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压容性设备智能绝缘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散测量、集中监控的总体结构,其信号的采集、处理、运算、分析和控制以及通信均由以DSP为核心的测控单元完成,实现绝缘参数的分散就地测量,通过通信总线接收和分析各监测单元传回的数据并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运行事故的发生,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

    2011年06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高压容性设备智能绝缘监控系统的开发设计

    王赫男;张云端;张渺;

    针对传统绝缘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开发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压容性设备智能绝缘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散测量、集中监控的总体结构,其信号的采集、处理、运算、分析和控制以及通信均由以DSP为核心的测控单元完成,实现绝缘参数的分散就地测量,通过通信总线接收和分析各监测单元传回的数据并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运行事故的发生,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

    2011年06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5kV输配电线路直线单杆带电作业工器具研制与应用

    曹国文;

    针对35 kV输配电线路存在的线间距离小、作业空间狭小、绝缘子片数少、开展带电作业困难及"4"字形角钢横担自身缺陷等问题,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结合现场工作实际情况,从工具设计上改良,研制出了符合横担安装和操作的专用卡具,在不缩减现有作业距离的基础上,利用间接带电作业方式对损伤、脏污绝缘子进行更换处理,避免发生缺陷时需停电处理的不利局面,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和用户的可靠供电。

    2011年06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5kV输配电线路直线单杆带电作业工器具研制与应用

    曹国文;

    针对35 kV输配电线路存在的线间距离小、作业空间狭小、绝缘子片数少、开展带电作业困难及"4"字形角钢横担自身缺陷等问题,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结合现场工作实际情况,从工具设计上改良,研制出了符合横担安装和操作的专用卡具,在不缩减现有作业距离的基础上,利用间接带电作业方式对损伤、脏污绝缘子进行更换处理,避免发生缺陷时需停电处理的不利局面,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和用户的可靠供电。

    2011年06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5kV输配电线路直线单杆带电作业工器具研制与应用

    曹国文;

    针对35 kV输配电线路存在的线间距离小、作业空间狭小、绝缘子片数少、开展带电作业困难及"4"字形角钢横担自身缺陷等问题,为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结合现场工作实际情况,从工具设计上改良,研制出了符合横担安装和操作的专用卡具,在不缩减现有作业距离的基础上,利用间接带电作业方式对损伤、脏污绝缘子进行更换处理,避免发生缺陷时需停电处理的不利局面,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和用户的可靠供电。

    2011年06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G60发电机匝间保护装置在600MW机组的应用分析

    徐淑新;吕广飞;郝东波;

    庄河发电厂2台600 MW机组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装置采用G60保护装置,主要由负序功率方向元件及纵向零序电压元件构成。分别介绍了负序功率方向匝间短路保护及零序电压匝间保护动作逻辑的设置情况及优、缺点,并根据匝间保护装置实际运行及维护情况,提出了提高保护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

    2011年06期 92-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60发电机匝间保护装置在600MW机组的应用分析

    徐淑新;吕广飞;郝东波;

    庄河发电厂2台600 MW机组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装置采用G60保护装置,主要由负序功率方向元件及纵向零序电压元件构成。分别介绍了负序功率方向匝间短路保护及零序电压匝间保护动作逻辑的设置情况及优、缺点,并根据匝间保护装置实际运行及维护情况,提出了提高保护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

    2011年06期 92-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60发电机匝间保护装置在600MW机组的应用分析

    徐淑新;吕广飞;郝东波;

    庄河发电厂2台600 MW机组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装置采用G60保护装置,主要由负序功率方向元件及纵向零序电压元件构成。分别介绍了负序功率方向匝间短路保护及零序电压匝间保护动作逻辑的设置情况及优、缺点,并根据匝间保护装置实际运行及维护情况,提出了提高保护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

    2011年06期 92-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方案技术分析

    秦开宇;赵强;

    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2×350 MW供热机组工程中的再生水深度处理站来水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论证和分析,决定采用生物加强超滤(MBR)工艺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作为电厂循环水系统及锅炉补给水系统的补充水;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污泥回流选择后提升方式,抽吸泵兼做反洗泵,改进了膜池排空方式,设计了消泡系统。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运行后出水水质良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06期 95-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方案技术分析

    秦开宇;赵强;

    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2×350 MW供热机组工程中的再生水深度处理站来水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论证和分析,决定采用生物加强超滤(MBR)工艺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作为电厂循环水系统及锅炉补给水系统的补充水;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污泥回流选择后提升方式,抽吸泵兼做反洗泵,改进了膜池排空方式,设计了消泡系统。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运行后出水水质良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06期 95-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方案技术分析

    秦开宇;赵强;

    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2×350 MW供热机组工程中的再生水深度处理站来水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论证和分析,决定采用生物加强超滤(MBR)工艺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作为电厂循环水系统及锅炉补给水系统的补充水;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污泥回流选择后提升方式,抽吸泵兼做反洗泵,改进了膜池排空方式,设计了消泡系统。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运行后出水水质良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06期 95-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火力发电厂烟囱脱硫防腐后渗酸的防腐处理

    王小亚;李永胜;李永兵;

    安庆电厂烟囱脱硫防腐后,烟道与烟囱的接口处、钢烟道与混凝土烟道接缝处、积灰平台与烟囱接口位置以及烟囱内部牛腿处易腐蚀渗酸,分析其原因为材质不同引起的冷热膨胀量不均、外形极不规则,难以整体防腐成型等,对此采取了"3油2布"、"干法"等防腐措施,处理后效果良好。

    2011年06期 v.29;No.14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高寒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冻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祝永坤;王宝成;

    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铁塔基础冻胀、多年冻土融沉问题,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在建设前做地质勘探、依据地质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加强施工质量、定期检测等措施以防冻害。

    2011年06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寒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冻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祝永坤;王宝成;

    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铁塔基础冻胀、多年冻土融沉问题,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在建设前做地质勘探、依据地质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加强施工质量、定期检测等措施以防冻害。

    2011年06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寒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冻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祝永坤;王宝成;

    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铁塔基础冻胀、多年冻土融沉问题,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等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在建设前做地质勘探、依据地质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加强施工质量、定期检测等措施以防冻害。

    2011年06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火力发电厂烟囱脱硫防腐后渗酸的防腐处理

    王小亚;李永胜;李永兵;

    安庆电厂烟囱脱硫防腐后,烟道与烟囱的接口处、钢烟道与混凝土烟道接缝处、积灰平台与烟囱接口位置以及烟囱内部牛腿处易腐蚀渗酸,分析其原因为材质不同引起的冷热膨胀量不均、外形极不规则,难以整体防腐成型等,对此采取了"3油2布"、"干法"等防腐措施,处理后效果良好。

    2011年06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火力发电厂烟囱脱硫防腐后渗酸的防腐处理

    王小亚;李永胜;李永兵;

    安庆电厂烟囱脱硫防腐后,烟道与烟囱的接口处、钢烟道与混凝土烟道接缝处、积灰平台与烟囱接口位置以及烟囱内部牛腿处易腐蚀渗酸,分析其原因为材质不同引起的冷热膨胀量不均、外形极不规则,难以整体防腐成型等,对此采取了"3油2布"、"干法"等防腐措施,处理后效果良好。

    2011年06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发电机匝间保护误动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张利君;

    针对某电厂发生的发电机组匝间保护误动作的事故,采用试验方法分析事故原因,由于发电机匝间保护专用TV的W相二次回路插件接触不良和W相开口三角绕组至就地端子箱电缆芯压接不良,引起TV开口三角二次侧输出较高的不平衡电压,达到匝间保护整定值,引起保护误动作。采取紧固、更换TV二次端子的措施消除了故障,并从继电保护专业技术角度提出了预防继电保护误动作、提高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和加强继电保护工作的建议。

    2011年06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电机匝间保护误动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张利君;

    针对某电厂发生的发电机组匝间保护误动作的事故,采用试验方法分析事故原因,由于发电机匝间保护专用TV的W相二次回路插件接触不良和W相开口三角绕组至就地端子箱电缆芯压接不良,引起TV开口三角二次侧输出较高的不平衡电压,达到匝间保护整定值,引起保护误动作。采取紧固、更换TV二次端子的措施消除了故障,并从继电保护专业技术角度提出了预防继电保护误动作、提高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和加强继电保护工作的建议。

    2011年06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发电机匝间保护误动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张利君;

    针对某电厂发生的发电机组匝间保护误动作的事故,采用试验方法分析事故原因,由于发电机匝间保护专用TV的W相二次回路插件接触不良和W相开口三角绕组至就地端子箱电缆芯压接不良,引起TV开口三角二次侧输出较高的不平衡电压,达到匝间保护整定值,引起保护误动作。采取紧固、更换TV二次端子的措施消除了故障,并从继电保护专业技术角度提出了预防继电保护误动作、提高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和加强继电保护工作的建议。

    2011年06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基建验收发现的典型问题分析及建议

    赵晓东;张彦斌;李纪昌;

    对500 kV变电站基建验收中保护装置定值、故障录波器定值及动作报告无法打印,继电保护装置继电器接点分配不当,重要继电器动作信号无法上传监控和二次接线施工工艺不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各生产厂家的通信规约格式或预留标准打印接口,加强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主变风冷控制回路及信号回路的检查,改进施工工艺等建议。

    2011年06期 v.29;No.144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3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顺控系统故障处理

    胡晓春;赵宏伟;高璐;秦成果;

    分析了3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启动过程中顺控系统存在的故障,认为故障原因为逻辑不能跟踪当前步序而造成顺控复位,以及背压控制逻辑调节参数设置不当,造成机组背压波动大。提出空冷机系统顺控逻辑改进和背压自动控制参数优化措施,实现了机组启停全程空冷顺控和背压自动投入。

    2011年06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顺控系统故障处理

    胡晓春;赵宏伟;高璐;秦成果;

    分析了3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启动过程中顺控系统存在的故障,认为故障原因为逻辑不能跟踪当前步序而造成顺控复位,以及背压控制逻辑调节参数设置不当,造成机组背压波动大。提出空冷机系统顺控逻辑改进和背压自动控制参数优化措施,实现了机组启停全程空冷顺控和背压自动投入。

    2011年06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顺控系统故障处理

    胡晓春;赵宏伟;高璐;秦成果;

    分析了3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启动过程中顺控系统存在的故障,认为故障原因为逻辑不能跟踪当前步序而造成顺控复位,以及背压控制逻辑调节参数设置不当,造成机组背压波动大。提出空冷机系统顺控逻辑改进和背压自动控制参数优化措施,实现了机组启停全程空冷顺控和背压自动投入。

    2011年06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二阶质量不平衡振动分析与处理

    辛士红;聂维东;陈德强;

    某电厂1号发电机组4号瓦轴振动超标,测试分析发现振动频率主要以基频成分为主,振动对二阶临界转速较敏感且振动相位相对稳定。分析认为该汽轮机转子存在的二阶质量不平衡是造成4号瓦轴振动大的主要原因。经过对低压转子进行现场高速动平衡处理,低压转子各瓦轴振动都达到了优良水平。

    2011年06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二阶质量不平衡振动分析与处理

    辛士红;聂维东;陈德强;

    某电厂1号发电机组4号瓦轴振动超标,测试分析发现振动频率主要以基频成分为主,振动对二阶临界转速较敏感且振动相位相对稳定。分析认为该汽轮机转子存在的二阶质量不平衡是造成4号瓦轴振动大的主要原因。经过对低压转子进行现场高速动平衡处理,低压转子各瓦轴振动都达到了优良水平。

    2011年06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二阶质量不平衡振动分析与处理

    辛士红;聂维东;陈德强;

    某电厂1号发电机组4号瓦轴振动超标,测试分析发现振动频率主要以基频成分为主,振动对二阶临界转速较敏感且振动相位相对稳定。分析认为该汽轮机转子存在的二阶质量不平衡是造成4号瓦轴振动大的主要原因。经过对低压转子进行现场高速动平衡处理,低压转子各瓦轴振动都达到了优良水平。

    2011年06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校准

    王欣然;李昂;

    介绍了电力变压器温控器的校准原理、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说明利用标准水银温度计、冰点槽及恒温槽等组成的检定装置校准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校准方法可行,结果能够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

    2011年06期 v.29;No.14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基建验收发现的典型问题分析及建议

    赵晓东;张彦斌;李纪昌;

    对500 kV变电站基建验收中保护装置定值、故障录波器定值及动作报告无法打印,继电保护装置继电器接点分配不当,重要继电器动作信号无法上传监控和二次接线施工工艺不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各生产厂家的通信规约格式或预留标准打印接口,加强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主变风冷控制回路及信号回路的检查,改进施工工艺等建议。

    2011年06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基建验收发现的典型问题分析及建议

    赵晓东;张彦斌;李纪昌;

    对500 kV变电站基建验收中保护装置定值、故障录波器定值及动作报告无法打印,继电保护装置继电器接点分配不当,重要继电器动作信号无法上传监控和二次接线施工工艺不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各生产厂家的通信规约格式或预留标准打印接口,加强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主变风冷控制回路及信号回路的检查,改进施工工艺等建议。

    2011年06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喷涂管焊缝开裂原因分析

    公维炜;白静;田峰;王艳波;

    利用显微组织检测、扫描电镜、能谱检测等方法,对3种表面有喷涂层的不同材质锅炉受热面钢管焊缝热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为:焊接时,碳含量较高的喷涂料在焊接时熔入焊缝,初生相发生变化,导致硫元素在晶界析出,形成低熔相或共晶,造成晶界弱化,在冷却收缩引起的拉伸应力作用下形成了结晶裂纹。提出对表面喷涂防磨材料的钢管焊接时,要将坡口两侧表面打磨干净以及加强金属部件焊缝区域监督检验的建议。

    2011年06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喷涂管焊缝开裂原因分析

    公维炜;白静;田峰;王艳波;

    利用显微组织检测、扫描电镜、能谱检测等方法,对3种表面有喷涂层的不同材质锅炉受热面钢管焊缝热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为:焊接时,碳含量较高的喷涂料在焊接时熔入焊缝,初生相发生变化,导致硫元素在晶界析出,形成低熔相或共晶,造成晶界弱化,在冷却收缩引起的拉伸应力作用下形成了结晶裂纹。提出对表面喷涂防磨材料的钢管焊接时,要将坡口两侧表面打磨干净以及加强金属部件焊缝区域监督检验的建议。

    2011年06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喷涂管焊缝开裂原因分析

    公维炜;白静;田峰;王艳波;

    利用显微组织检测、扫描电镜、能谱检测等方法,对3种表面有喷涂层的不同材质锅炉受热面钢管焊缝热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为:焊接时,碳含量较高的喷涂料在焊接时熔入焊缝,初生相发生变化,导致硫元素在晶界析出,形成低熔相或共晶,造成晶界弱化,在冷却收缩引起的拉伸应力作用下形成了结晶裂纹。提出对表面喷涂防磨材料的钢管焊接时,要将坡口两侧表面打磨干净以及加强金属部件焊缝区域监督检验的建议。

    2011年06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10kV架空地线脱落原因分析

    焦永升;

    某变电站110 kV线路架空地线在运行中,设备部件由于承受多种机械应力,造成悬垂线夹销子断裂后线路跳闸事故。通过对此次事故的原因查找,分析了在管理人员、运行设备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011年06期 v.29;No.144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校准

    王欣然;李昂;

    介绍了电力变压器温控器的校准原理、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说明利用标准水银温度计、冰点槽及恒温槽等组成的检定装置校准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校准方法可行,结果能够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

    2011年06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校准

    王欣然;李昂;

    介绍了电力变压器温控器的校准原理、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说明利用标准水银温度计、冰点槽及恒温槽等组成的检定装置校准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校准方法可行,结果能够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

    2011年06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临界机组SA335-P91主蒸汽厚壁管焊接工艺

    孙增伟;

    介绍了超临界机组主蒸汽SA335-P91厚壁管焊接时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工艺要求及难点,并对施焊后厚壁管焊接件的焊缝外观、断口、冲击韧性、抗拉强度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通过试验确立了适合SA335-P91厚壁管的焊接工艺参数及相应的热处理规范,对该类型钢种厚壁管的焊接具有指导意义。

    2011年06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超临界机组SA335-P91主蒸汽厚壁管焊接工艺

    孙增伟;

    介绍了超临界机组主蒸汽SA335-P91厚壁管焊接时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工艺要求及难点,并对施焊后厚壁管焊接件的焊缝外观、断口、冲击韧性、抗拉强度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通过试验确立了适合SA335-P91厚壁管的焊接工艺参数及相应的热处理规范,对该类型钢种厚壁管的焊接具有指导意义。

    2011年06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临界机组SA335-P91主蒸汽厚壁管焊接工艺

    孙增伟;

    介绍了超临界机组主蒸汽SA335-P91厚壁管焊接时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工艺要求及难点,并对施焊后厚壁管焊接件的焊缝外观、断口、冲击韧性、抗拉强度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通过试验确立了适合SA335-P91厚壁管的焊接工艺参数及相应的热处理规范,对该类型钢种厚壁管的焊接具有指导意义。

    2011年06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10kV架空地线脱落原因分析

    焦永升;

    某变电站110 kV线路架空地线在运行中,设备部件由于承受多种机械应力,造成悬垂线夹销子断裂后线路跳闸事故。通过对此次事故的原因查找,分析了在管理人员、运行设备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011年06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10kV架空地线脱落原因分析

    焦永升;

    某变电站110 kV线路架空地线在运行中,设备部件由于承受多种机械应力,造成悬垂线夹销子断裂后线路跳闸事故。通过对此次事故的原因查找,分析了在管理人员、运行设备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011年06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正>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经自治区经委授权对区内发供用电企业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电力技术服务中心,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业"技术监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信息、技术人才"五大中心职能。获得中国电力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证书,实验室认可资质证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的认证证书,是国家电力公司首批"一流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具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一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发电工程类甲级、输变电工程类甲级调试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甲级

    2011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正>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经自治区经委授权对区内发供用电企业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电力技术服务中心,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业"技术监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信息、技术人才"五大中心职能。获得中国电力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证书,实验室认可资质证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的认证证书,是国家电力公司首批"一流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具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一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发电工程类甲级、输变电工程类甲级调试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甲级

    2011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正>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经自治区经委授权对区内发供用电企业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电力技术服务中心,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业"技术监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信息、技术人才"五大中心职能。获得中国电力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证书,实验室认可资质证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的认证证书,是国家电力公司首批"一流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具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一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发电工程类甲级、输变电工程类甲级调试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甲级

    2011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