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晓宇;马迪;布仁;闫保柱;蒲日军;
建立了一种新型塔槽耦合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典型年8760 h的模拟计算,得出系统年平均光热效率为40.41%,年平均发电效率为16.34%,年发电量为410GWh。对系统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塔槽耦合系统具有稳定性及灵活性,可降低电站非计划停运率,且当纬度低于约36°时,塔槽耦合系统年平均发电效率和发电量均高于塔式与槽式;当电站容量大于100 MWe时,塔槽耦合系统年平均发电效率以及发电量明显高于塔式与槽式,具有技术优势以及开发前景。
2018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晓宇;马迪;布仁;闫保柱;蒲日军;
建立了一种新型塔槽耦合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典型年8760 h的模拟计算,得出系统年平均光热效率为40.41%,年平均发电效率为16.34%,年发电量为410GWh。对系统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塔槽耦合系统具有稳定性及灵活性,可降低电站非计划停运率,且当纬度低于约36°时,塔槽耦合系统年平均发电效率和发电量均高于塔式与槽式;当电站容量大于100 MWe时,塔槽耦合系统年平均发电效率以及发电量明显高于塔式与槽式,具有技术优势以及开发前景。
2018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布赫;王志忠;王永胜;吴文键;
针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影响,根据保护接地电缆电流变化特征提出了1种在线监测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的方法;通过建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电路模型,计算了接地特征参数;研制了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TA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解决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监控问题
2018年03期 v.36;No.185 7-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 ] - 闫晓宇;马迪;布仁;闫保柱;蒲日军;
建立了一种新型塔槽耦合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典型年8760 h的模拟计算,得出系统年平均光热效率为40.41%,年平均发电效率为16.34%,年发电量为410GWh。对系统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塔槽耦合系统具有稳定性及灵活性,可降低电站非计划停运率,且当纬度低于约36°时,塔槽耦合系统年平均发电效率和发电量均高于塔式与槽式;当电站容量大于100 MWe时,塔槽耦合系统年平均发电效率以及发电量明显高于塔式与槽式,具有技术优势以及开发前景。
2018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欢;
以某风电场为例,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后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分布情况,发现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选择不合理时,集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同时满足灵敏性与选择性的要求。通过优化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和集电线路零序保护整定方法,达到了继电保护要求,提高了集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2018年03期 v.36;No.185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布赫;王志忠;王永胜;吴文键;
针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影响,根据保护接地电缆电流变化特征提出了1种在线监测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的方法;通过建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电路模型,计算了接地特征参数;研制了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TA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解决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监控问题
2018年03期 13-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布赫;王志忠;王永胜;吴文键;
针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影响,根据保护接地电缆电流变化特征提出了1种在线监测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的方法;通过建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点接地电路模型,计算了接地特征参数;研制了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TA二次侧多点接地故障,解决电流互感器多点接地故障监控问题
2018年03期 13-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欢;
以某风电场为例,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后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分布情况,发现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选择不合理时,集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同时满足灵敏性与选择性的要求。通过优化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和集电线路零序保护整定方法,达到了继电保护要求,提高了集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2018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欢;
以某风电场为例,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后集电线路的零序电流分布情况,发现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选择不合理时,集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同时满足灵敏性与选择性的要求。通过优化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和集电线路零序保护整定方法,达到了继电保护要求,提高了集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2018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忠宝;强硕;王松寒;李晶晶;
介绍了电极式锅炉的系统结构,研究了其运行特性。以火电厂350 MW全范围仿真系统为平台,研究其对火电单元机组上网负荷和负荷变化率的影响。仿真试验表明,通过调整电极式锅炉功率,能够提高机组的上网负荷变化率,可以进一步降低上网负荷,更好地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
2018年03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冯忠宝;强硕;王松寒;李晶晶;
介绍了电极式锅炉的系统结构,研究了其运行特性。以火电厂350 MW全范围仿真系统为平台,研究其对火电单元机组上网负荷和负荷变化率的影响。仿真试验表明,通过调整电极式锅炉功率,能够提高机组的上网负荷变化率,可以进一步降低上网负荷,更好地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
2018年03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冯忠宝;强硕;王松寒;李晶晶;
介绍了电极式锅炉的系统结构,研究了其运行特性。以火电厂350 MW全范围仿真系统为平台,研究其对火电单元机组上网负荷和负荷变化率的影响。仿真试验表明,通过调整电极式锅炉功率,能够提高机组的上网负荷变化率,可以进一步降低上网负荷,更好地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
2018年03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陈浩;张涛;田峰;田力男;
某风电场810 kW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立支撑结构法兰连接螺栓发生断裂,通过搭建模型分别对风机机舱立支撑结构在3种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并通过宏观检测、显微组织分析、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法兰连接螺栓断裂属于疲劳失效,螺纹处存在超标脱碳层是导致其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强度等级的螺栓,同时将该法兰连接螺栓更换为强度等级更高的12.9级连接螺栓等建议,以防类似断裂事故再次发生。
2018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浩;张涛;田峰;田力男;
某风电场810 kW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立支撑结构法兰连接螺栓发生断裂,通过搭建模型分别对风机机舱立支撑结构在3种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并通过宏观检测、显微组织分析、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法兰连接螺栓断裂属于疲劳失效,螺纹处存在超标脱碳层是导致其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强度等级的螺栓,同时将该法兰连接螺栓更换为强度等级更高的12.9级连接螺栓等建议,以防类似断裂事故再次发生。
2018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浩;张涛;田峰;田力男;
某风电场810 kW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立支撑结构法兰连接螺栓发生断裂,通过搭建模型分别对风机机舱立支撑结构在3种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并通过宏观检测、显微组织分析、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法兰连接螺栓断裂属于疲劳失效,螺纹处存在超标脱碳层是导致其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强度等级的螺栓,同时将该法兰连接螺栓更换为强度等级更高的12.9级连接螺栓等建议,以防类似断裂事故再次发生。
2018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孙星;郭峰;张鹏;于俊峰;
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支架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的难易程度,以及光伏电站在25 a寿命期内是否出现支架基础沉降、支架变形、光伏组件隐裂等问题。本文针对某光伏电站支架基础使用的微孔灌注钢管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试验桩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最终的工程桩数据,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2018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星;郭峰;张鹏;于俊峰;
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支架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的难易程度,以及光伏电站在25 a寿命期内是否出现支架基础沉降、支架变形、光伏组件隐裂等问题。本文针对某光伏电站支架基础使用的微孔灌注钢管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试验桩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最终的工程桩数据,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2018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孙星;郭峰;张鹏;于俊峰;
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支架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的难易程度,以及光伏电站在25 a寿命期内是否出现支架基础沉降、支架变形、光伏组件隐裂等问题。本文针对某光伏电站支架基础使用的微孔灌注钢管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试验桩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最终的工程桩数据,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2018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祝永坤;杨永保;陈晶;勾雪冉;胡文艳;
对蒙东地区500 kV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并联间隙放电原因进行了分析,因在设计阶段理论计算得出耐张段小于1 km的线路感应电压最大值为388 V,未在该耐张段绝缘地线设计单点接地,而是全绝缘。但现场实际电压值远超过25 cm并联间隙所能承受的击穿电压值,造成了不间断放电。暴露出线路设计只考虑了单一线路理论计算,没有考虑同廊道多回线路复杂的电磁场环境对绝缘地线感应电压的影响等问题。为确保架空绝缘地线安全运行,提出对500 kV绝缘架空地线采取防范措施:开展同廊道、复杂运行环境绝缘架空电线不同接地形式下感应电压理论计算,以满足运行要求;开展并联间隙距离、绝缘子零值检测,红外测温,及时消除缺陷,防止绝缘地线间隙放电造成地线脱落等问题。
2018年03期 35-3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祝永坤;杨永保;陈晶;勾雪冉;胡文艳;
对蒙东地区500 kV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并联间隙放电原因进行了分析,因在设计阶段理论计算得出耐张段小于1 km的线路感应电压最大值为388 V,未在该耐张段绝缘地线设计单点接地,而是全绝缘。但现场实际电压值远超过25 cm并联间隙所能承受的击穿电压值,造成了不间断放电。暴露出线路设计只考虑了单一线路理论计算,没有考虑同廊道多回线路复杂的电磁场环境对绝缘地线感应电压的影响等问题。为确保架空绝缘地线安全运行,提出对500 kV绝缘架空地线采取防范措施:开展同廊道、复杂运行环境绝缘架空电线不同接地形式下感应电压理论计算,以满足运行要求;开展并联间隙距离、绝缘子零值检测,红外测温,及时消除缺陷,防止绝缘地线间隙放电造成地线脱落等问题。
2018年03期 35-3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祝永坤;杨永保;陈晶;勾雪冉;胡文艳;
对蒙东地区500 kV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并联间隙放电原因进行了分析,因在设计阶段理论计算得出耐张段小于1 km的线路感应电压最大值为388 V,未在该耐张段绝缘地线设计单点接地,而是全绝缘。但现场实际电压值远超过25 cm并联间隙所能承受的击穿电压值,造成了不间断放电。暴露出线路设计只考虑了单一线路理论计算,没有考虑同廊道多回线路复杂的电磁场环境对绝缘地线感应电压的影响等问题。为确保架空绝缘地线安全运行,提出对500 kV绝缘架空地线采取防范措施:开展同廊道、复杂运行环境绝缘架空电线不同接地形式下感应电压理论计算,以满足运行要求;开展并联间隙距离、绝缘子零值检测,红外测温,及时消除缺陷,防止绝缘地线间隙放电造成地线脱落等问题。
2018年03期 35-3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 左秀江;钱文晓;王钰;党乐;周一童;
针对锡盟±800 kV换流站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1种增加并联谐振电抗以提高试验设备带载能力的GIS工频耐压现场试验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回路等效电阻与补偿电抗器串间互感,并与历次特高压GIS工频耐压现场试验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行。
2018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秀江;钱文晓;王钰;党乐;周一童;
针对锡盟±800 kV换流站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1种增加并联谐振电抗以提高试验设备带载能力的GIS工频耐压现场试验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回路等效电阻与补偿电抗器串间互感,并与历次特高压GIS工频耐压现场试验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行。
2018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秀江;钱文晓;王钰;党乐;周一童;
针对锡盟±800 kV换流站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1种增加并联谐振电抗以提高试验设备带载能力的GIS工频耐压现场试验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回路等效电阻与补偿电抗器串间互感,并与历次特高压GIS工频耐压现场试验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行。
2018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朱迪锋;许杨勇;吴坤祥;丁栩麟;
某500 kV输电线路停电后在工作接地线挂设处发生了导线断裂掉线故障。通过对受损导线进行宏观检查、线路感应电流(电压)仿真、现场电流验证、接地线和导线材质检测及试验室验证等工作,认为故障原因为工作接地线铜线夹与铝导线长时间在酸雨潮湿环境中发生了原电池化学反应,且邻近线路的高幅值感应电流对电化学腐蚀进程具有加速作用,形成的间歇性电弧放电灼伤了导线,并最终导致导线断裂掉线;提出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上优先选用铝或铝合金材质线夹的接地线,以及处于强酸雨环境中工作接地线严禁选用铜质线夹等建议。
2018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迪锋;许杨勇;吴坤祥;丁栩麟;
某500 kV输电线路停电后在工作接地线挂设处发生了导线断裂掉线故障。通过对受损导线进行宏观检查、线路感应电流(电压)仿真、现场电流验证、接地线和导线材质检测及试验室验证等工作,认为故障原因为工作接地线铜线夹与铝导线长时间在酸雨潮湿环境中发生了原电池化学反应,且邻近线路的高幅值感应电流对电化学腐蚀进程具有加速作用,形成的间歇性电弧放电灼伤了导线,并最终导致导线断裂掉线;提出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上优先选用铝或铝合金材质线夹的接地线,以及处于强酸雨环境中工作接地线严禁选用铜质线夹等建议。
2018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朱迪锋;许杨勇;吴坤祥;丁栩麟;
某500 kV输电线路停电后在工作接地线挂设处发生了导线断裂掉线故障。通过对受损导线进行宏观检查、线路感应电流(电压)仿真、现场电流验证、接地线和导线材质检测及试验室验证等工作,认为故障原因为工作接地线铜线夹与铝导线长时间在酸雨潮湿环境中发生了原电池化学反应,且邻近线路的高幅值感应电流对电化学腐蚀进程具有加速作用,形成的间歇性电弧放电灼伤了导线,并最终导致导线断裂掉线;提出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上优先选用铝或铝合金材质线夹的接地线,以及处于强酸雨环境中工作接地线严禁选用铜质线夹等建议。
2018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光;李隆基;周文涛;刘玄;文清丰;
针对天津地区地理环境、气候、鸟类活动等特点,分析了鸟害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历年涉鸟故障防治经验,绘制了天津电网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以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为依据,提出防鸟装置的配置原则和防鸟害建议,为天津电网鸟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8年03期 v.36;No.185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 ] - 徐向伟;陈珍顺;
某发电厂2×1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1号炉2号引风机变频器重故障切换至工频,其母线侧断路器差动保护误动作跳闸,工频启动失败,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原因为差动保护功能投入后,引风机变频器功率单元与电动机形成回路,电动机中性点依然存在电流,最终导致差动保护出口跳闸。将引风机变频器启动母线侧6211断路器保护装置差动保护功能的分闸接点取自QF22的辅助触点,令功率单元与电动机无法形成电流回路,避免了差动保护再出现误动情况。
2018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向伟;陈珍顺;
某发电厂2×1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1号炉2号引风机变频器重故障切换至工频,其母线侧断路器差动保护误动作跳闸,工频启动失败,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原因为差动保护功能投入后,引风机变频器功率单元与电动机形成回路,电动机中性点依然存在电流,最终导致差动保护出口跳闸。将引风机变频器启动母线侧6211断路器保护装置差动保护功能的分闸接点取自QF22的辅助触点,令功率单元与电动机无法形成电流回路,避免了差动保护再出现误动情况。
2018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向伟;陈珍顺;
某发电厂2×1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1号炉2号引风机变频器重故障切换至工频,其母线侧断路器差动保护误动作跳闸,工频启动失败,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原因为差动保护功能投入后,引风机变频器功率单元与电动机形成回路,电动机中性点依然存在电流,最终导致差动保护出口跳闸。将引风机变频器启动母线侧6211断路器保护装置差动保护功能的分闸接点取自QF22的辅助触点,令功率单元与电动机无法形成电流回路,避免了差动保护再出现误动情况。
2018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王晓光;李隆基;周文涛;刘玄;文清丰;
针对天津地区地理环境、气候、鸟类活动等特点,分析了鸟害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历年涉鸟故障防治经验,绘制了天津电网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以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为依据,提出防鸟装置的配置原则和防鸟害建议,为天津电网鸟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8年03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光;李隆基;周文涛;刘玄;文清丰;
针对天津地区地理环境、气候、鸟类活动等特点,分析了鸟害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历年涉鸟故障防治经验,绘制了天津电网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以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为依据,提出防鸟装置的配置原则和防鸟害建议,为天津电网鸟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18年03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亮亮;
针对某电厂1号机组1号、2号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温度低的问题,通过检查分析,确定原因是高压加热器水室隔板处有螺栓、螺帽脱落,大部分隔板的密封垫缺失,从而造成高压加热器水室短路,出口给水温度降低。在取消高压加热器隔板垫片、更换螺栓后,出口给水温度升高6.38℃,从而使机组发电煤耗约降低0.72 g/k Wh,节能效果明显。
2018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亮亮;
针对某电厂1号机组1号、2号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温度低的问题,通过检查分析,确定原因是高压加热器水室隔板处有螺栓、螺帽脱落,大部分隔板的密封垫缺失,从而造成高压加热器水室短路,出口给水温度降低。在取消高压加热器隔板垫片、更换螺栓后,出口给水温度升高6.38℃,从而使机组发电煤耗约降低0.72 g/k Wh,节能效果明显。
2018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亮亮;
针对某电厂1号机组1号、2号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温度低的问题,通过检查分析,确定原因是高压加热器水室隔板处有螺栓、螺帽脱落,大部分隔板的密封垫缺失,从而造成高压加热器水室短路,出口给水温度降低。在取消高压加热器隔板垫片、更换螺栓后,出口给水温度升高6.38℃,从而使机组发电煤耗约降低0.72 g/k Wh,节能效果明显。
2018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张春龙;任仲伟;唐上吉;王旭;赵远新;
万家寨水电站1号主变压器高压侧过渡封闭母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放电故障。经排查,放电原因为GIS不清洁,电极间的粉尘颗粒导致SF6气体间隙被电弧击穿,触头连接烧毁,并在罐体内表面产生放电痕迹。对故障设备进行解体更换,回装时严格把控卫生质量,设备投入至今运行良好,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018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春龙;任仲伟;唐上吉;王旭;赵远新;
万家寨水电站1号主变压器高压侧过渡封闭母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放电故障。经排查,放电原因为GIS不清洁,电极间的粉尘颗粒导致SF6气体间隙被电弧击穿,触头连接烧毁,并在罐体内表面产生放电痕迹。对故障设备进行解体更换,回装时严格把控卫生质量,设备投入至今运行良好,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018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春龙;任仲伟;唐上吉;王旭;赵远新;
万家寨水电站1号主变压器高压侧过渡封闭母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放电故障。经排查,放电原因为GIS不清洁,电极间的粉尘颗粒导致SF6气体间隙被电弧击穿,触头连接烧毁,并在罐体内表面产生放电痕迹。对故障设备进行解体更换,回装时严格把控卫生质量,设备投入至今运行良好,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018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温向炜;翁鹏飞;刘杰;呼和;宫力彬;
针对内蒙古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的一起35 kV集电线路连锁跳闸事故进行原因排查,结果为TA内部绝缘击穿以及高压设备尖端放电引发事故跳闸。对此提出定期对35 kV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对光伏箱式变压器35 kV侧电缆接线母排尖端进行拆除或做绝缘处理等防范措施,35 kV集电线路再未发生连锁跳闸事故。
2018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向炜;翁鹏飞;刘杰;呼和;宫力彬;
针对内蒙古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的一起35 kV集电线路连锁跳闸事故进行原因排查,结果为TA内部绝缘击穿以及高压设备尖端放电引发事故跳闸。对此提出定期对35 kV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对光伏箱式变压器35 kV侧电缆接线母排尖端进行拆除或做绝缘处理等防范措施,35 kV集电线路再未发生连锁跳闸事故。
2018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温向炜;翁鹏飞;刘杰;呼和;宫力彬;
针对内蒙古乌兰伊力更光伏电站的一起35 kV集电线路连锁跳闸事故进行原因排查,结果为TA内部绝缘击穿以及高压设备尖端放电引发事故跳闸。对此提出定期对35 kV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对光伏箱式变压器35 kV侧电缆接线母排尖端进行拆除或做绝缘处理等防范措施,35 kV集电线路再未发生连锁跳闸事故。
2018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逢;
通过分析红外成像技术探测获得的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的低温区成因,设计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防冻卷帘。该设备主要包括卷帘主体、电动机、导向轨道、支撑轨道等部件,可以隔绝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的冷却介质,利用进入空冷凝汽器的乏汽热量解冻已发生冻结的空冷凝汽器。通过测试,该设备不仅可以消除因空冷凝汽器高度差而产生的虹吸效应,达到快速、彻底解冻的目的,而且规避了帆布封堵空冷风机入口存在的弊端。
2018年03期 v.36;No.18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丘善棋;
在电场、放电、机械应力、酸雨以及强紫外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硅橡胶复合套管运行一定年限后易出现表面开裂、粉化、伞裙脆化、憎水性丧失等劣化现象,导致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利用硅橡胶修补胶(FB-XBI)和防爆破飞溅涂料(FB-PRTV),对劣化的硅橡胶复合套管表面进行修复,使其电气绝缘性能得到恢复。各项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硅橡胶复合套管不会影响套管原有性能,憎水性和绝缘性能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2018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丘善棋;
在电场、放电、机械应力、酸雨以及强紫外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硅橡胶复合套管运行一定年限后易出现表面开裂、粉化、伞裙脆化、憎水性丧失等劣化现象,导致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利用硅橡胶修补胶(FB-XBI)和防爆破飞溅涂料(FB-PRTV),对劣化的硅橡胶复合套管表面进行修复,使其电气绝缘性能得到恢复。各项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硅橡胶复合套管不会影响套管原有性能,憎水性和绝缘性能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2018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丘善棋;
在电场、放电、机械应力、酸雨以及强紫外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硅橡胶复合套管运行一定年限后易出现表面开裂、粉化、伞裙脆化、憎水性丧失等劣化现象,导致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利用硅橡胶修补胶(FB-XBI)和防爆破飞溅涂料(FB-PRTV),对劣化的硅橡胶复合套管表面进行修复,使其电气绝缘性能得到恢复。各项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硅橡胶复合套管不会影响套管原有性能,憎水性和绝缘性能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2018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逢;
通过分析红外成像技术探测获得的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的低温区成因,设计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防冻卷帘。该设备主要包括卷帘主体、电动机、导向轨道、支撑轨道等部件,可以隔绝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的冷却介质,利用进入空冷凝汽器的乏汽热量解冻已发生冻结的空冷凝汽器。通过测试,该设备不仅可以消除因空冷凝汽器高度差而产生的虹吸效应,达到快速、彻底解冻的目的,而且规避了帆布封堵空冷风机入口存在的弊端。
2018年03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逢;
通过分析红外成像技术探测获得的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的低温区成因,设计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防冻卷帘。该设备主要包括卷帘主体、电动机、导向轨道、支撑轨道等部件,可以隔绝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的冷却介质,利用进入空冷凝汽器的乏汽热量解冻已发生冻结的空冷凝汽器。通过测试,该设备不仅可以消除因空冷凝汽器高度差而产生的虹吸效应,达到快速、彻底解冻的目的,而且规避了帆布封堵空冷风机入口存在的弊端。
2018年03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兆国;马波;常彬;闫振华;田禄;
宁夏电网输电线路多分布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域,局部大风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宁夏电网输电线路风害的分布特征,根据宁夏地区最大风速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输电线路运行经验,提出了设计、验收及线路运行阶段宁夏电网输电线路的防风策略。实施该防风策略后,输电线路风偏、舞动、倒杆断线等故障显著减少,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018年03期 73-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兆国;马波;常彬;闫振华;田禄;
宁夏电网输电线路多分布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域,局部大风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宁夏电网输电线路风害的分布特征,根据宁夏地区最大风速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输电线路运行经验,提出了设计、验收及线路运行阶段宁夏电网输电线路的防风策略。实施该防风策略后,输电线路风偏、舞动、倒杆断线等故障显著减少,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018年03期 73-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徐兆国;马波;常彬;闫振华;田禄;
宁夏电网输电线路多分布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域,局部大风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通过统计分析宁夏电网输电线路风害的分布特征,根据宁夏地区最大风速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输电线路运行经验,提出了设计、验收及线路运行阶段宁夏电网输电线路的防风策略。实施该防风策略后,输电线路风偏、舞动、倒杆断线等故障显著减少,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018年03期 73-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从美国河流、湖泊和水库中抽取的水大约39%用于冷却发电厂,大部分水都会以蒸汽的形式从这些发电厂的冷却塔排出,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的1个新系统可以将这些蒸汽转化为干净的饮用水。该系统是对现有雾网技术的1种变体,包括使用垂直悬挂的细网捕捉通过它们的潮湿空气中的水滴。在MIT的新系统中,网被1个类似
2018年03期 v.36;No.18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正>从美国河流、湖泊和水库中抽取的水大约39%用于冷却发电厂,大部分水都会以蒸汽的形式从这些发电厂的冷却塔排出,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的1个新系统可以将这些蒸汽转化为干净的饮用水。该系统是对现有雾网技术的1种变体,包括使用垂直悬挂的细网捕捉通过它们的潮湿空气中的水滴。在MIT的新系统中,网被1个类似
2018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从美国河流、湖泊和水库中抽取的水大约39%用于冷却发电厂,大部分水都会以蒸汽的形式从这些发电厂的冷却塔排出,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的1个新系统可以将这些蒸汽转化为干净的饮用水。该系统是对现有雾网技术的1种变体,包括使用垂直悬挂的细网捕捉通过它们的潮湿空气中的水滴。在MIT的新系统中,网被1个类似
2018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美国阿克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Mn_3O_4/C分级多孔纳米球,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该类纳米球的可逆比容量较高(电流为200 mA/g时,电池容量为1237 mAh/g)、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电流为4 A/g时,电池容量为425 mAh/g)和极长的循环使用寿命(电流为4 A/g,3000次循环使用后,无明显的容量衰减)。理论上,过渡金属氧化
2018年03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美国阿克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Mn_3O_4/C分级多孔纳米球,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该类纳米球的可逆比容量较高(电流为200 mA/g时,电池容量为1237 mAh/g)、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电流为4 A/g时,电池容量为425 mAh/g)和极长的循环使用寿命(电流为4 A/g,3000次循环使用后,无明显的容量衰减)。理论上,过渡金属氧化
2018年03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正>美国阿克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Mn_3O_4/C分级多孔纳米球,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该类纳米球的可逆比容量较高(电流为200 mA/g时,电池容量为1237 mAh/g)、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电流为4 A/g时,电池容量为425 mAh/g)和极长的循环使用寿命(电流为4 A/g,3000次循环使用后,无明显的容量衰减)。理论上,过渡金属氧化
2018年03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建煌;
介绍了某110 kV变电站发生的一起10 kV母线接地故障,通过分析保护装置和消弧线圈动作情况,发现故障原因为10 kV消弧线圈开关TA本体缺相、对接地选线方式干扰较大等,针对消弧线圈在日常检修、维护及管理等方面暴露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供检修人员参考。
2018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庄建煌;
介绍了某110 kV变电站发生的一起10 kV母线接地故障,通过分析保护装置和消弧线圈动作情况,发现故障原因为10 kV消弧线圈开关TA本体缺相、对接地选线方式干扰较大等,针对消弧线圈在日常检修、维护及管理等方面暴露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供检修人员参考。
2018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庄建煌;
介绍了某110 kV变电站发生的一起10 kV母线接地故障,通过分析保护装置和消弧线圈动作情况,发现故障原因为10 kV消弧线圈开关TA本体缺相、对接地选线方式干扰较大等,针对消弧线圈在日常检修、维护及管理等方面暴露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供检修人员参考。
2018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放;孟凡斌;樊庆玲;董平先;马晖;
分析当前智能变电站光缆、电缆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某220 kV半户内GIS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提出了半户内变电站光缆、电缆选型及敷设优化方案,使得1台主变压器预制电缆根数减少至5根,预制光缆、尾缆规格可以优化合并为4芯、8芯、12芯。取消了电缆夹层的常规设计,有利于光电缆的敷设。经过优化整合,方案较通用设计减少了光缆、电缆敷设施工量,提高了变电站建设效率。
2018年03期 82-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放;孟凡斌;樊庆玲;董平先;马晖;
分析当前智能变电站光缆、电缆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某220 kV半户内GIS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提出了半户内变电站光缆、电缆选型及敷设优化方案,使得1台主变压器预制电缆根数减少至5根,预制光缆、尾缆规格可以优化合并为4芯、8芯、12芯。取消了电缆夹层的常规设计,有利于光电缆的敷设。经过优化整合,方案较通用设计减少了光缆、电缆敷设施工量,提高了变电站建设效率。
2018年03期 82-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郭放;孟凡斌;樊庆玲;董平先;马晖;
分析当前智能变电站光缆、电缆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某220 kV半户内GIS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提出了半户内变电站光缆、电缆选型及敷设优化方案,使得1台主变压器预制电缆根数减少至5根,预制光缆、尾缆规格可以优化合并为4芯、8芯、12芯。取消了电缆夹层的常规设计,有利于光电缆的敷设。经过优化整合,方案较通用设计减少了光缆、电缆敷设施工量,提高了变电站建设效率。
2018年03期 82-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平;白静;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流沙基坑开挖的传统施工方法是先采用钢管架、挡土板等基坑支护措施进行支挡,然后在基础施工前用泵将基坑中的水抽出,存在基坑平整度得不到保证,混凝土方量较大,基础容易外露等问题。将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流沙基坑施工中,可以克服输电线路基础在粉细沙、细沙地质基坑施工时的涌水塌孔及基坑难以成型等问题,设计时通过选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提高了经济、环保效益。
2018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平;白静;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流沙基坑开挖的传统施工方法是先采用钢管架、挡土板等基坑支护措施进行支挡,然后在基础施工前用泵将基坑中的水抽出,存在基坑平整度得不到保证,混凝土方量较大,基础容易外露等问题。将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流沙基坑施工中,可以克服输电线路基础在粉细沙、细沙地质基坑施工时的涌水塌孔及基坑难以成型等问题,设计时通过选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提高了经济、环保效益。
2018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李永平;白静;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流沙基坑开挖的传统施工方法是先采用钢管架、挡土板等基坑支护措施进行支挡,然后在基础施工前用泵将基坑中的水抽出,存在基坑平整度得不到保证,混凝土方量较大,基础容易外露等问题。将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流沙基坑施工中,可以克服输电线路基础在粉细沙、细沙地质基坑施工时的涌水塌孔及基坑难以成型等问题,设计时通过选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提高了经济、环保效益。
2018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卫东;武霞;潘瑞;
说明了智能电厂的结构体系及各层级的功能,总结了智能电厂采用的炉内智能检控等最新技术。从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分析了智能电厂的效益优势。分别以国内各发电集团为例,介绍了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能电厂建设工作与发展趋势。
2018年03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潘卫东;武霞;潘瑞;
说明了智能电厂的结构体系及各层级的功能,总结了智能电厂采用的炉内智能检控等最新技术。从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分析了智能电厂的效益优势。分别以国内各发电集团为例,介绍了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能电厂建设工作与发展趋势。
2018年03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5 ] - 潘卫东;武霞;潘瑞;
说明了智能电厂的结构体系及各层级的功能,总结了智能电厂采用的炉内智能检控等最新技术。从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分析了智能电厂的效益优势。分别以国内各发电集团为例,介绍了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能电厂建设工作与发展趋势。
2018年03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高三策;孙添资;张平;张欣伟;
现场进行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电容器组保护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在模拟电容器组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拒动,存在功能性缺失缺陷。通过运用对称分量法及电路叠加原理进行故障定性分析,发现保护设置违反了继电保护设计规范。修改过电流闭锁保护判断逻辑,解决了设计缺陷问题,防止后续新建变电站工程中电容器保护出现类似缺陷,保证了设备稳定运行。
2018年03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三策;孙添资;张平;张欣伟;
现场进行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电容器组保护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在模拟电容器组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拒动,存在功能性缺失缺陷。通过运用对称分量法及电路叠加原理进行故障定性分析,发现保护设置违反了继电保护设计规范。修改过电流闭锁保护判断逻辑,解决了设计缺陷问题,防止后续新建变电站工程中电容器保护出现类似缺陷,保证了设备稳定运行。
2018年03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三策;孙添资;张平;张欣伟;
现场进行1000 kV特高压变电站电容器组保护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在模拟电容器组单相、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时保护拒动,存在功能性缺失缺陷。通过运用对称分量法及电路叠加原理进行故障定性分析,发现保护设置违反了继电保护设计规范。修改过电流闭锁保护判断逻辑,解决了设计缺陷问题,防止后续新建变电站工程中电容器保护出现类似缺陷,保证了设备稳定运行。
2018年03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赵远新;吴博;杨墨宇;张春龙;
龙口水电站3号机组停机过程中,因导叶关闭不严使得导叶漏水量较之前增大,机组转速惯性下降阶段耗时增加。按照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空转→停机"流程顺序进行扫描,检测从"导叶全关"信号到"机组转速小于20%Ne"信号的计时情况,两信号实际间隔时间频繁超过设定值,从而导致机组停机不成功。为有效避免由于机组停机时导叶关闭不严影响机组正常停机,对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空转→停机"流程进行了优化处理,解决了停机时机组转速下降缓慢的问题。
2018年03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远新;吴博;杨墨宇;张春龙;
龙口水电站3号机组停机过程中,因导叶关闭不严使得导叶漏水量较之前增大,机组转速惯性下降阶段耗时增加。按照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空转→停机"流程顺序进行扫描,检测从"导叶全关"信号到"机组转速小于20%Ne"信号的计时情况,两信号实际间隔时间频繁超过设定值,从而导致机组停机不成功。为有效避免由于机组停机时导叶关闭不严影响机组正常停机,对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空转→停机"流程进行了优化处理,解决了停机时机组转速下降缓慢的问题。
2018年03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赵远新;吴博;杨墨宇;张春龙;
龙口水电站3号机组停机过程中,因导叶关闭不严使得导叶漏水量较之前增大,机组转速惯性下降阶段耗时增加。按照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空转→停机"流程顺序进行扫描,检测从"导叶全关"信号到"机组转速小于20%Ne"信号的计时情况,两信号实际间隔时间频繁超过设定值,从而导致机组停机不成功。为有效避免由于机组停机时导叶关闭不严影响机组正常停机,对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空转→停机"流程进行了优化处理,解决了停机时机组转速下降缓慢的问题。
2018年03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志军;王荣;董伟波;
某电厂600 MW机组两侧引风机在运行中出现动叶开度偏差大的问题。经分析,确定原因为乙侧引风机液压油缸支撑体椎体小面产生裂纹,导致液压油缸中心偏移,带动动叶执行机构随之发生振动,使动叶执行机构控制杆和反馈杆簧片断裂,其中控制杆簧片断裂使得乙侧引风机动叶开度偏大。而支撑体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在引风机出厂前对支撑体椎体与固定法兰进行焊接时焊接电流控制不当。针对该故障提出预防性建议,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2018年03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志军;王荣;董伟波;
某电厂600 MW机组两侧引风机在运行中出现动叶开度偏差大的问题。经分析,确定原因为乙侧引风机液压油缸支撑体椎体小面产生裂纹,导致液压油缸中心偏移,带动动叶执行机构随之发生振动,使动叶执行机构控制杆和反馈杆簧片断裂,其中控制杆簧片断裂使得乙侧引风机动叶开度偏大。而支撑体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在引风机出厂前对支撑体椎体与固定法兰进行焊接时焊接电流控制不当。针对该故障提出预防性建议,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2018年03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志军;王荣;董伟波;
某电厂600 MW机组两侧引风机在运行中出现动叶开度偏差大的问题。经分析,确定原因为乙侧引风机液压油缸支撑体椎体小面产生裂纹,导致液压油缸中心偏移,带动动叶执行机构随之发生振动,使动叶执行机构控制杆和反馈杆簧片断裂,其中控制杆簧片断裂使得乙侧引风机动叶开度偏大。而支撑体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在引风机出厂前对支撑体椎体与固定法兰进行焊接时焊接电流控制不当。针对该故障提出预防性建议,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2018年03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