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能源电力气象应用技术

风电场风机覆冰气象研究及预警服务

陈正洪1,2;贺莉微1,2

风机覆冰是影响风电场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风机覆冰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水滴粒子直径等。湖北、广西、江西、陕西等省级气象部门陆续开展了风机覆冰影响评估和预报预警的技术研究和专业服务,如建立新能源气象服务数据库、搭建风机覆冰气象服务平台、构建风机覆冰预报模型、进行风机覆冰实验与数值模拟等,并取得了成效,对提高风电场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风电场安全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建议气象部门未来重点开展风机覆冰监测、评估及预报(含功率预测)全链条气象研究,研发更具有针对性的风机覆冰气象服务产品及除冰设施等。

2025 年 02 期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丘陵山区风机叶片覆冰增长和消融过程的机理研究”(2022CFD131)
[下载次数: 1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64 ] PDF 引用本文

风电场覆冰线路气动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王帅;朱永灿;刘宇鹏;张怡然

针对风电场气候环境复杂,集电线路易受覆冰和大风的困扰,进而影响导线稳定性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扇形、D形和椭圆形三种覆冰线路的气体动力参数进行模拟计算,提取不同冰形在不同冰厚、不同风速和不同风攻角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力矩系数,分析不同覆冰情况下覆冰导线的气体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对不同冰形导线气动系数影响不同,椭圆形覆冰导线气动系数受冰厚影响较小,扇形冰和D形冰会因冰厚发生变化引起气动系数不同程度的突变;风速变化对升力系数影响较大。随着覆冰厚度增加,各种冰形导线逐渐趋于不稳定;当风速越接近10 m/s时,覆冰导线稳定性越差;三种形状覆冰导线舞动稳定性相差较大,其中D形冰不稳定风攻角区域最大。

2025 年 02 期 ;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电力设备智能运维技术研究”(2022KJXX-41)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70 ]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重冰区特高压线路导线安全系数研究

马海木呷1;马海云1;王杰2;罗鸣1;刘炯1

为了合理选取特高压输电线路重冰区导线安全系数,提高线路安全性,调研了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投运特高压工程涉及重冰区段的导线型号及安全系数,分析了重冰区导线安全系数与弧垂、应力和铁塔质量的关系;基于三维空间力学对输电线路悬挂点安全系数受耐张串拉力的影响进行数值计算;最后基于全生命周期对重冰区交替段导线归并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导线安全系数的增大,铁塔质量单体减少,同时导线弧垂增大导致铁塔高度增加,铁塔单体质量增大,当导线安全系数达到某个临界点,铁塔质量有最优解;40 mm和60 mm特重冰区推荐导线安全系数分别为3.5和3.1;耐张串拉力对悬挂点安全系数的影响值通常在0.1~0.2;对较短的重冰区交替段导线可进行适当归并。

2025 年 02 期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特重冰区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KQ0743)
[下载次数: 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59 ] PDF 引用本文

风电场测风塔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检验与评估

舒晨阳1;杨艳超1;杨晓春1;王丹1;杨荃1;崔葛安2;陈正洪3

根据2017—2024年陕西省12个风电场25个测风塔气象观测数据和风机轮毂上测风数据,在进行测风塔数据真实性检验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数据完整率和有效数据完整率等指标进行计算,将有效数据完整率划分为5个等级,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并对5个典型风电场的有效数据完整率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质量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12个风电场气温的数据质量最高,风的数据质量尤其是测风塔风的数据质量最差;其中5个典型风电场测风塔各要素在冬季的有效数据完整率较差,这与冬季日平均气温低、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观测设备覆冰等现象有关。提出在易覆冰地区的风电场安装可加热融冰的测风设备以及对覆冰不敏感的超声测风设备或激光测风雷达等建议。

2025 年 02 期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项目“强气象依赖背景下的新能源电力保供支撑能力管理提升研究”(SGSNKY00DYWT2400267)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00 ] PDF 引用本文

近距型激光测风雷达测风数据质量随天气和高度衰变试验

夏欣欣1;陈正洪1,2;李斐1;王敏1;谢超1;唐明来1;许杨2;孟丹2;洪超汉2;林建伟3;唐彦军3

为检验激光测风雷达测风数据的可靠性,基于两种近距型(300 m)激光测风雷达现场垂直探测数据、200 m测风塔测风数据及临近省级气象站的分钟降水数据,以数据完整性和水平风速准确性为主要衡量指标,综合评估了两种设备在不同天气下探测性能随高度增加的衰变及其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高度层的变化会影响降水时段内数据的完整率;激光测风雷达与测风塔测量风速有线性关系且相关性显著;两种设备各高度层影响时段平均偏差在0.2~0.3 m/s,非影响时段在-0.1~0.2 m/s。两种设备各风速区间平均绝对误差随风速变化呈“U”字形分布。小风或大风时,平均偏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较大,但小风时为正偏差,大风时为负偏差,在风速中间段平均偏差较小。激光测风雷达测量效果和测风塔具有一致性,高度和风速大小对测量精度都有一定影响。

2025 年 02 期 ; 湖北省气象局科研项目“湖北省大气边界层风能资源特性分析及开发潜力评估”(2023Y08);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湖北天宏检测科技集团科研项目“高灵敏度激光测风雷达优化改造”(HBTH-2025-01)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66 ]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权理论的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白剑锋1,2;唐融1,2;王正宇1,2;吴振1,2;黄松林3;张书林3

为有效评估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与熵权理论的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地质灾害历史数据,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滑坡地质灾害与海拔高度、坡度、河网密度等评价因子的关联关系。其次,通过熵权理论量化各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综合敏感性矩阵。最后,利用高斯型隶属函数对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完成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某电网220 kV MC线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并给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025 年 02 期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面向输电线路的滑坡风险动态评估技术研究”(5216AP23000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链演化模式及风险防控对策研究”(24B1158)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50 ] PDF 引用本文
新能源

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贯入分析

王金玺1;陈珂1;王洪庆1;宋长智2;张晓蕊2

针对安装地土壤属性参数各异、海洋工程经验不足导致的吸力筒基础安装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圆锥静力触探方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的吸力筒基础安装及评估方法。首先,基于CPT建立贯入阻力公式;其次,对安装所需压力进行评估,分析安装过程中所需吸力的限值及计算方法;最后,基于有限元非线性屈曲分析确定发生屈曲的临界载荷压力值,对比所需贯入压力与发生屈曲的临界压力,进而评估吸力筒基础安装的可行性。对某场址吸力筒基础进行贯入安装评估,结果表明,吸力筒基础下沉10 m时吸力筒临界屈曲载荷最小为991.508 kPa,吸力筒贯入需要的最大压力为452 kPa,安装方法可行,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025 年 02 期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受力机理与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EV04631W)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06 ] PDF 引用本文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计算方法研究

林淑;兰杰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尺寸和柔性的不断增大,风机极易发生扫塔。叶片净空能否满足运行要求成为制约风机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叶片净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叶片净空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坐标变换将参考截面从叶根坐标系转换到塔底坐标系,并考虑参考截面翼型四边形近似,实现对叶片净空的实时预测与控制。以国产某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基于叶片净空的计算方法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叶片净空测量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

2025 年 02 期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兆瓦级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关键技术与装备”(2022YFB4201303)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95 ] PDF 引用本文
能源电力气象应用技术

台风灾害中配电网重构的二阶段优化模型

吴龙腾1;郭乾1;吴杰康2;陈冠熹2

针对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台风灾害频发,对配电网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提出构建台风灾害中配电网重构的二阶段优化模型,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模拟台风对线路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抽样得到故障线路集。在灾中阶段,系统处于降负荷运行时,进行配电网重构恢复部分重要负荷的正常供电;在灾后阶段,抢修队伍对故障线路进行修复,以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使用粒子群算法生成最优抢修顺序;在线路抢修过程中,协同故障抢修与配电网重构,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配电系统内所有负荷的正常供电。以IEEE 33配电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台风灾害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保证系统内的负荷供电。

2025 年 02 期 ;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极端灾害下配电网灵活资源调控策略与防御技术研究”(2020B151513000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极端灾害下配电网灵活资源调控策略与防御技术研究”[036000KK52222036(GDKJXM20222392)]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18 ] PDF 引用本文
新能源

碳中和目标下风电行业质量数字化战略转型研究

马希磊1,2;蒋东翔2;张凯1

针对风电行业机组单机容量快速迭代面临的频发质量问题,产生大量质量成本的问题,提出通过质量数字化战略转型,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涵盖零部件开发、供应链质量管控、基地装配质量控制、风机档案管理、可靠性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在线主动防御等因素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达到实现可视化反馈实施结果的目的。指出质量数字化战略转型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降低风机的运维质量成本、提高项目的进出质保率、推进风电行业各主机制造商在风机采用的部件接口上建立统一标准等。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物料采购成本实现其可替代性。此外,提出质量数字化战略需依托实时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风机运行各阶段的质量表现,为风电场实际价值评估、基地制造水平衡量及供应商产品质量管控提供依据。

2025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92 ]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