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70,818

期刊简介

《内蒙古电力技术》是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电力领域专业性、前瞻性科技类学术期刊,为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界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优秀电力期刊”“新媒体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电力技术》以“关注科技前沿,交流创新成果,促进电力领域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搭建电力领域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本刊主要栏目设有:新能源、电网技术、发电技术等,并根据研究热点增设各种专题专栏,贯彻国家科技进步和电力工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电网、发电等有关电力设计施工、生产运行、科学研究以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成果;介绍各种电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情况(欢迎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踊跃投稿,《内蒙古电力技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论文一经刊出,稿酬优厚)

目前,《内蒙古电力技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JST数据库收录期刊和DOAJ数据库收录期刊。

2025年4期
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网协同规划及关键技术

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网协同规划及关键技术

梁海峰;张铁峰;蔡昌春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逐步构建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新兴负荷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呈现电力电子化、有源化等特征,其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网的多时间尺度建模及仿真、柔性组网规划、灵活性资源配置、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分析、电能质量控制等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现实需求与政策引导的双重激励下,需要科学分析配电网发展方向,准确刻画未来配电网的形态特征,提出构建新型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为探讨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系统组网规划与灵活运行技术的思路、方法与挑战,共享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进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内蒙古电力技术》诚邀华北电力大学梁海峰教授、张铁峰副教授及河海大学蔡昌春副教授,共同策划并主持“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网协同规划及关键技术”专题。该专题围绕源网荷储新型配电网协同规划,展示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推动新型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和发展,构建新型配电网新生态和新业态。

2025 年 4 期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PDF 引用本文

风光火储自适应SMPC调度策略研究

秦晓栋1;宋瑞军1;王安1;吕杰1;黄浩城2;郝静静2;邵贤杰2

为应对风能、光能等自然资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风光火储综合能源系统的新能源消纳率,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建立风光火储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随机模型预测控制(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SMPC)调度策略。该策略主要由供需预测模型、场景削减、滚动优化及反馈校正4部分组成,通过合理削减初始场景及实时改变滚动优化周期步长等手段提升调度精确性。同时,以某典型日为算例,对比分析自适应SMPC、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SMPC三种调度策略的优劣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自适应SMPC调度策略可有效应对风光出力与负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该策略下,调度精度较高、速度较快,且总调度成本变动较小。

2025 年 4 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与电网友好互动的大规模楼宇群综合能源系统”(U22B20112);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漂浮式风力机双尾流干涉机理”(2024M750738);常州市科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漂浮式风力机风浪双尾流干涉机理研究”(CJ20240095)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PDF 引用本文

考虑风光出力相关性的风光储协同规划研究

任小勇1;周陈龙1;高强2

为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消纳,充分发挥风电、光伏和储能的互补效益,研究风光储协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风电、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前提下,基于回代消除(Simultaneous Backward Reduction,SBR)算法缩减场景,得到典型运行场景。综合兼顾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同时建立减碳效益评价指标。最后通过温州市某供区输电网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不考虑风光相关性的规划模型,风光储协同规划模型能够使系统年投资运行成本降低9 056.527万元,减碳效益增加8.979万t,年新能源消纳率提高0.64%。

2025 年 4 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弹性评估与提升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U23B6006)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梁海峰;闫峰;尚隽;王楚通

为减少智能体达到收敛所需的训练轮数,提高经验样本利用效率,优化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能量调度,引入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环境实例和数据特征分数经验采样机制的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首先,借助多环境实例促使智能体和环境进行大量交互,从而获得有效的指导经验;其次,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特征量化处理,并依据特征分数进行经验采样,提高样本利用效率;最后,将改进DDPG算法与经典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win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TD3)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提高收敛速度和样本利用效率方面的有效性,并通过算例仿真对模型增量学习后的性能提升进行了验证。

2025 年 4 期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电力系统下共享储能市场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研究”(E2024502048)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PDF 引用本文

送端电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提升技术研究

刘昭睿1;杨学涛2;齐关秋1;范卓3;肖项涛2

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增加,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逐渐成为制约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对MRSCR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初始电压、近区新能源出力对MRSCR及暂态稳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电网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等多角度探讨提升MRSCR的合理方法。提出应参考MRSCR指标进行新能源布点、线路选型,做好MRSCR专题计算分析工作,利用MRSCR估算电网强度、预算新能源消纳能力等建议,结合内蒙古电网近期规划网架,基于功率差异化控制原则,制订满足MRSCR安全约束的新能源出力优化措施,为释放新能源发电能力提供思路。

2025 年 4 期 ; 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新型电力系统‘网源荷储’关键调度技术及其示范应用”(2022JBGS0044)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PDF 引用本文

深度脱碳配电系统规划研究

张铁峰1;张仕杰1;徐盛誉1;蔚靓2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深度脱碳的配电系统规划已成为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路径。本文以构建具备高度智能化与韧性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型配电系统为核心目标,系统开展深度脱碳的配电系统规划方法、关键技术、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方法的研究,旨在解决传统配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低、碳排放强度高、需求响应机制缺失等突出问题,同时为深度脱碳配电系统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依据,助力电力行业加速脱碳进程。

2025 年 4 期 ;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储能和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智能配电网馈线离网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马越超1;徐宇1,2;秦韬1,2

基于储能和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智能配电网在计划和非计划馈线离网时,均会引起较大电压偏差。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针对计划馈线离网,设计了计划馈线离网切换时序,可提前将需切出的交流电网与系统间的交换功率降为0;针对非计划馈线离网,在蓄电池恒压控制中引入功率前馈控制,可在馈线离网瞬间快速释放蓄电池能量。针对离网后出现的故障负荷相位突变问题,提出具有离网锁相功能的改进V/f控制策略。不同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储能和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智能配电网功能控制策略能在计划馈线离网发生时,实现平滑切换;在非计划馈线离网发生时,减小母线电压波动,在离网切换后,快速实现相位锁定和跟踪,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5 年 4 期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博士后科技项目“基于储能的柔性多状态开关优化协调控制技术研究”(2024-4-54)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PDF 引用本文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新型终端配电网源荷储协同控制

齐军1;马鹏1;周生存2;何予莹1;杜鑫1;赵爱国1;杨勇1;罗毅2;刘海文3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后,常规的解耦电压控制、最大化消纳控制等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条件下配电网控制需求的问题,综合考虑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新能源消纳和电压合格率,将分时电价、系统损耗和相关经济损失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评估主动配电网智能体整体经济效益的奖励函数,构建了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控制数学模型,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源荷储协同控制技术下提升主动配电网智能体的动作效果。通过对IEEE 33节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源荷储协同优化控制技术的有效性,最大电压波动的标幺值降低了0.029 7,最大线损降低了26.09%,光伏消纳率提高了4.73%。

2025 年 4 期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供电分公司科技项目“园区级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二次) ”(ALSYS-2023-5-016)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多种策略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陈天宇;李升

分布式电源多点、大规模接入电网改变了电网结构,同时也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改变,不恰当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会使配电网的电压质量下降,出现反向潮流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建立以综合成本、有功网损和新型线路电压稳定指标值最小为目标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佳点集、非线性余弦收敛因子和分布估计策略对传统灰狼优化算法进行相关改进,结合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发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成本降低、系统网损显著减少、电网电压稳定性有所改善,验证了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比传统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及其他优化算法在选址定容方面更具优势。

2025 年 4 期 ; 江苏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苏教办高函[2023]16号);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改进算法的配电网电压稳定分析控制”(TB202417048)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PDF 引用本文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优化策略

郑日红1;都成刚2;葛景2;齐军1;朱丹2;俞秋阳2;刘阿荣3;李博通4

为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消纳和电网的稳定运行,主动配电网中可调控资源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增加了主动配电网能量优化问题的复杂性。为此,以经济环境成本最小、调控成本最小和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种协调配电网重构、无功补偿设备、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可调控负荷的主动配电网能量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IEEE 33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的基于角蜥优化算法的主动配电网能量优化方法表现出优异的效果,在电压偏差和网络损耗方面,比单一手段控制平均降低了51.62%和22.16%。在电网的智能化升级和主动控制转型中,本方法可以为新能源的消纳和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2025 年 4 期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供电分公司科技项目“阿拉善地区调相机经济运行策略及替代技术研究”(2024-4-28)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PDF 引用本文

“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梁作放1;陈炳锋1;潘华2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推进,清洁低碳将是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成为助推战略落地的重要措施。首先阐述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基础概念、关键技术及基本特征;在模型方面,从能路、潮流分析、能量枢纽、系统设备、不确定设备及机制等方面归纳出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梳理了学者在综合能源系统基本模型、多目标模型、鲁棒优化模型及博弈模型中的研究成果;在求解算法方面,研究了元启发式优化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及优化求解器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为系统优化提供了方法支撑;最后,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5 年 4 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习视角下企业绿色投资的同群效应及演化机制研究”(72403159)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PDF 引用本文
发电技术

基于PointCNN的煤场煤堆点云识别与体积计算

费亦凡;张豪庆;俞更喜

针对人工盘煤成本高昂与激光测量方法精度受限等问题,提出基于PointCNN网络的煤场煤堆点云识别与体积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欧式距离对毫米波雷达获取的煤堆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其次,采用PointCNN网络精确识别目标煤堆点云数据,并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及投影法实现煤堆点云数据的三维曲面重建和煤堆的体积计算;最后,以某燃煤电站煤场为研究对象,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本文所提方法精度更高,相对误差低于5%,能够满足燃煤电站对煤场煤堆的体积测量要求。

2025 年 4 期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G智慧电厂料场煤堆实时三维建模”(HNKJ21-HF86)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力技术
创办日期:1983年
刊期:双月刊
电话:0471-6227554
Email:nmgdljs@vip.163.com
CN 15-1200/TM
ISSN 1008-6218

微信公众号

电子书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